分享

她用一首“小鸡之歌”,让全世界知道新时代的中国音乐有多嗨 | 意外x刘索拉

 昵称31310373 2017-10-19




 


 


想问下你,有没有设想过,自己过了60岁会是什么样子的?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这估计是一个久远到难以想象的数字吧。

 

可就是有些人的60岁,酷到不行:


一头白发玩band、满世界巡演,天天做着那些年轻人都想做的事。

 

当然最酷的,还得说她做的音乐。


她把中国的音乐带向世界,让全世界来了一场“中国嗨”。



 

先来听一段:

 

这可能是今年最让你意外的音乐 来自意外艺术 06:10

.

.

.

.

.

.

.

 

 

我知道,你听完一定一脸懵比。这到底是啥!

 

其实音乐讲了 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人们常常在重要的节庆里,在村口举办庙会,庙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有杂技、有乐队,人非常多,动物也非常多。

 

有一天,有一只鸡无意中闯入了庙会。


它兴奋地在人群里穿梭,碰到了吹拉弹唱的音乐家,后来又遇到了其他小动物,有猪有狗也有其它的鸡,鸡跟鸡之间还干了一架。

 

这段音乐叫做《鸡赶庙会》。

 

那个令你难忘的人声,模仿的就是这只逛庙会的鸡。这个人声,来自是这段音乐的创作者——刘索拉。


第一次听到这段音乐时的时候,我就决定要采访这位世界级音乐家。我就想问问她,为什么要这样搞音乐!

 

我猜可能是因为:

 


 

……咳咳,我重新说。

 

于是那天,我们采访了刘索拉。对于音乐,她其实想的很远很深。

 

 



 

 

刘索拉今年60岁了,可外表看起来完全一幅“酷女孩”模样——侧分短发,灰白发色看起来非常时髦,穿着一身黑衣服,常常跟着音乐没来由的手舞足蹈。

 

 

问她最近在听什么音乐,她说:

 

“陕西民间鼓乐,非洲部落鼓乐,自由爵士音乐,鸟的声音,狗的声音,脑子里各种种声音。”

 

各种看起来不搭界的东西,常常会同时出现在刘索拉的身上。可能因为她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吧!

 

当年,明明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交出的第一个作品却是搅动了当时整个文坛的先锋小说《你别无选择》,在当时年轻的迷弟迷妹里炸开了锅,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作协甚至都想把她收了。


(▲ 照片左一为刘索拉)


可是就在文坛得意时,她却放弃了刚开始的事业,义无反顾出国去了。

 

去干嘛呢?去继续学别的音乐。

 

1988年旅居英国,1993年移居纽约,甚至到了蓝调音乐的故乡孟菲斯去学习,她不断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


 

这个时候,正好是世界音乐运动的高潮。很多很多非主流音乐,比如中东、非洲、印度等等各种原始音乐,在这个时候被重新挖掘。


但是刘索拉又不高兴了,因为在这所有的音乐里,刘索拉明显感觉到,没有中国的声音。


中国的民乐去哪里了?要知道,当年盛唐时期,中国的“啸歌”,可曾随着文化交流直接影响了中亚的音乐发展。可是今天,我们自己却再也听不到自己“啸歌”了。


开始不爽的刘索拉,又要搞事情了。



她尝试在西方音乐蓝调里,加入了中国民乐元素:梆子、大鼓、京剧,各种各样,然后做出来一张唱片:《 蓝调在东方》,一时间西方乐坛都震惊了,这张唱片曾在美国新世界音乐榜停留数周,排名前十。


在西方人人都知道有一位音乐家叫刘索拉,把中国音乐元素玩嗨了。即便今天再听,也是先锋得不行。


这也还不够!——刘索拉觉得,要真真正正做中国音乐,还得建一支中国乐队。也有


所以后来,就有了乐队“刘索拉和她的朋友们”,这支乐队去到哪里,就把中国民乐带到哪里,他们的乐器里有琵琶、古琴、大鼓,也有吉他、架子鼓,各种组合在一起把民乐玩嗨了。

 

(▲刘索拉和她的乐队小伙伴们)


后来问起刘索拉为什么要做乐队,她只说,在那个时候,“你别无选择”。




 



那做中国音乐,是要做什么?

 

你不妨再回去听那首《鸡赶庙会》。

 

它有两个奇妙的元素:小动物故事&没有一句完整的歌词。但这恰恰就是中国民乐的特色啊。

 

在中国传统民乐中,其实有很多表现动物的部分,有种天然的可爱。从音乐的历史来看,音乐跟动物其实一直有着很深的联系。

 

至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别称为人类乐器鼻祖的骨笛,有9000-7000年历史。这种骨笛是用禽类小动物的中段股骨加工制成的:

 

(▲ 河南出土的8000年前五孔骨笛)

 

在早期的音乐创作中,有非常非常大一部分模仿动物的鸣叫、情绪,音乐里有人也有大自然。

 

诗经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民歌。它要讲人的欢愉,但偏偏要先学鹿叫两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再看看《口技》:

 

“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全是人对千万种声音的模仿,没有实词。

 

再回过头来听听开篇那首《鸡赶庙会》,也是小动物,也是没有实词,你只听到刘索拉“啊~呀~哇~啦~”的,刘索拉说,有的时候,用词是对音乐的限制。

 

比如我们要表达“我爱你”,你看中国古典音乐、歌曲里,有一百种表现方式,但是极少直接说“爱”,它宁愿先模仿鸟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中国的民乐极其自由宽广,总是把自己和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低吟婉转、高唱磅礴,歌者用吟唱,把自己和听歌的人,放进一个更辽阔畅快的环境里。




 



刘索拉说,音乐可不是为了让“听明白”,而是让你产生情感的共振。

 

这很像是什么呢?就像“巫”。


人类部族最早的“巫”,跟音乐也有莫大的关系。它没有逻辑、词汇,但是它却能够直击你的心灵,它更直觉化。


(▲ 距今2000多年前的 广西花山岩画中,记录的部落祭祀音乐和舞蹈场面)

 

而这种人跟音乐很原始的共振,就一直藏在中国民乐里,刘索拉要做的,是把这种力量重新释放出来。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在现场听《鸡赶庙会》,不用紧张自己“听不懂”,在音乐会上,刘索拉常常会让大家放松,站起来,跟着她的旋律随意摆动,用自己最自在的方式去享受音乐。

 

很多人听索拉的音乐,都会反馈一个词叫“带劲”,因为那真的是一种自然的抒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你看她每次演唱,都能自己嗨起来。

 


这种对音乐的情感,恐怕从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了,只是有的时候我们一味追求“懂”,忘了“品”。

 

刘索拉后来她跟我们说了一句话:


“你们要寻找的,就是那些形形色色不断突破自己并且可以对你的生活和视野有直接启发的作品。找那些可以启发你本性的作品,而无须追求时髦。


在中国音乐当中,刘索拉要帮我们找回这样的自信。


哪有这么多“别无选择”?也许你要时刻记得,去争取那些你知道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这讲的是中国音乐,当然也是每个人的生活。

 




撒花!刘索拉老师为意外真爱们准备了5本精装中英文双语版本:


《你别无选择》


在本文下方留言,精选留言前5的盆友,我们将给你寄出这本中国现当代文坛的扛鼎之作:





真正的音乐,一定要现场感受。刘索拉老师的乐队将于近期开启全国巡演,你可以临现场,感受不同寻常的中国民乐魅力!一定会燃起来的!



PS: 刘索拉在東京画廊+BTAP的多媒体个展《莫名·奇妙》本周五就闭幕了,没有看展的小伙伴可以约一波了。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陶瓷三街E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