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13
本次修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指南的形式发布,主要针对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制订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标准,供中医科医生、感染科医生、消化科医生及其他相关科室医生参考使用。主要目的是推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在辨证基础上规范使用中医药,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急性肝炎
1
湿热内蕴证

临床表现:纳呆,呕恶,厌油腻,右胁疼痛,口干口苦,肢体困重,脘腹痞满,乏力,大便溏或黏滞不爽,尿黄或赤,或身目发黄,或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主症:(1)纳呆或呕恶;(2)右胁疼痛;(3)舌红,苔黄腻。

次症:(1)脘腹痞满或肢体困重;(2)口干口苦;(3)脉弦滑数。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注:具备主症及次症(2)属于热重于湿证;具备主症及次症(1)者,属于湿重于热证;具备全部主症及次症者,属于湿热并重。

2
寒湿中阻证

临床表现:纳呆,呕恶,腹胀喜温,口淡不渴,神疲乏力,头身困重,大便溏薄,或身目发黄,舌淡或胖,苔白滑,脉濡缓。

主症:(1)纳呆或呕恶;(2)腹胀喜温;(3)舌淡或胖,苔白滑。

次症:(1)头身困重;(2)大便溏薄;(3)脉濡缓。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推荐意见1

急性肝炎最常见证型是湿热内蕴证、寒湿中阻证(1A),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慢性肝炎
1
湿热内结证

临床表现:纳差食少,口干口苦,困重乏力,小便黄赤,大便溏或黏滞不爽,或伴胁肋不适,恶心干呕,或伴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数。

主症:(1)纳差食少;(2)口干口苦;(3)舌红,苔黄腻。

次症:(1)大便溏或黏滞不爽;(2)困重乏力;(3)脉弦数或弦滑数。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中的任何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2
肝郁脾虚证

临床表现:胁肋胀痛,情志抑郁,身倦乏力,纳呆食少,脘痞,腹胀,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弦细。

主症:(1)胁肋胀痛;(2)腹胀或便溏;(3)舌质淡,有齿痕,苔白。

次症:(1)情志抑郁;(2)身倦乏力;(3)脉弦细。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3
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胁肋隐痛,腰膝酸软,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失眠多梦,或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主症:(1)胁肋隐痛;(2)腰膝酸软;(3)舌红少苔或无苔。

次症:(1)五心烦热;(2)失眠多梦;(3)脉细数。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4
瘀血阻络证

临床表现:胁肋刺痛,面色晦暗,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或胁下痞块,赤缕红丝,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

主症:(1)胁肋刺痛;(2)面色晦暗;(3)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次症:(1)赤缕红丝或胁下痞块;(2)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3)脉沉涩。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5
脾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畏寒喜暖,面色无华,少腹、腰膝冷痛,食少脘痞,腹胀便溏,或伴下肢浮肿,舌质暗淡,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主症:(1)畏寒喜暖;(2)少腹、腰膝冷痛;(3)舌质暗淡,有齿痕。

次症:(1)面色无华;(2)腹胀便溏;(3)脉沉细无力。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推荐意见2

慢性肝炎最常见证型是湿热内结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1A),上述证型如兼夹出现,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为复合证型。

淤胆型肝炎
1
湿热瘀滞证

临床表现:身目俱黄,色泽鲜明,皮肤瘙痒,胁肋胀痛,口干口苦,或大便灰白,尿黄,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主症:(1)身目俱黄,色泽鲜明;(2)口干口苦;(3)舌暗红,苔黄腻。

次症:(1)皮肤瘙痒;(2)尿黄;(3)脉弦数。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2
寒湿瘀滞证

临床表现:身目俱黄,色泽晦暗,皮肤瘙痒,胁肋刺痛,脘痞腹胀,尿黄,或大便灰白,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缓。

主症:(1)身目俱黄,色泽晦暗;(2)脘痞腹胀;(3)舌暗淡,苔白腻。

次症:(1)皮肤瘙痒;(2)胁肋刺痛(3)脉沉缓。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推荐意见3

淤胆型肝炎常见证型为湿热瘀滞证、寒湿瘀滞证(1B)。

重型肝炎(肝衰竭)

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重危证候,其病机复杂,病情演变快,病死率高。限于中医诊治缺少大样本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故暂不制订相应的辨证标准。但是,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建议根据疾病发展中出现的不同并发症,将其分别归属于中医的“急黄”“瘟黄”“鼓胀”“血证”等范畴。根据不同的临床证候及相关检查,将其辨证为热毒淤肝证、瘀血内阻证、阴虚血热证、脾肾阳虚证、痰闭心窍证和邪陷正脱证等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也可针对其主要并发症,从黄疸、腹水、出血、昏迷等进行辨病辨证论治。

慢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

1
湿热蕴毒证

临床表现:身目俱黄或迅速加深,极度乏力,脘腹胀满,纳呆呕恶,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溏或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主症:(1)身目俱黄,小便短赤;(2)脘腹胀满;(3)舌红,苔黄腻。

次症:(1)极度乏力;(2)大便溏或黏滞不爽;(3)脉弦滑数。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中2项[主症(1)为必备症]及次症中2项者,即属本证。

2
瘀热蕴毒证

临床表现:身目俱黄或迅速加深,极度乏力,纳呆呕恶,口干,尿黄赤,大便秘结,或鼻齿衄血,皮肤瘀斑,昏狂谵妄,胁下痞块,舌质绛红,瘀斑瘀点,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脉弦数。

主症:(1)身目俱黄,小便短赤;(2)鼻齿衄血,或皮肤瘀斑;(3)舌质绛红。

次症:(1)极度乏力;(2)纳呆呕恶;(3)脉弦数。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中2项[主症(1)为必备症]及次症中2项者,即属本证。

3
阴虚瘀毒证

临床表现:身目俱黄,色泽晦暗,腰膝酸软,神疲形衰,胁肋隐痛,失眠多梦,尿色深黄,舌质暗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涩。

主症:(1)身目俱黄,色泽晦暗;(2)神疲形衰;(3)舌质暗红,苔少或无苔。

次症:(1)腰膝酸软;(2)胁肋隐痛;(3)脉细涩。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其中主症(1)必备]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4
阳虚瘀毒证

临床表现:身目俱黄,色泽晦暗,形寒肢冷,极度乏力,腹胀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但欲寐,或有胁下痞块,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主症:(1)身目俱黄,色泽晦暗;(2)形寒肢冷;(3)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

次症:(1)极度乏力;(2)腹胀纳呆;(3)脉沉迟。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其中主症(1)必备]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推荐意见4

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建议证型为热毒淤肝证、瘀血内阻证、阴虚血热证、脾肾阳虚证、痰闭心窍证和邪陷正脱证(2C)。 

推荐意见5

慢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最常见证型是湿热蕴毒证、瘀热蕴毒证、阴虚瘀毒证、阳虚瘀毒证(2B),上述证型如兼夹出现,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为复合证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1
湿热内伏证

临床表现:食少纳差,口黏口苦,脘腹痞满,胁肋不适,大便不畅,尿黄,舌红,苔腻,脉弦滑。

主症:(1)胁肋不适;(2)脘腹痞满;(3)舌红,苔腻。

次症:(1)口黏口苦;(2)大便不畅;(3)脉弦滑。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2
肝郁脾虚证

临床表现:胁肋隐痛,情志抑郁,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弦细。

主症:(1)胁肋隐痛;(2)情志抑郁;(3)舌质淡,苔白。

次症:(1)腹胀或便溏;(2)乏力;(3)脉弦细。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3
脾肾亏虚证

临床表现:面色无华或萎黄,腰膝酸软,腹胀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

主症:(1)面色无华或萎黄;(2)腹胀便溏;(3)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

次症:(1)腰膝酸软;(2)小便清长;(3)脉沉细无力。

辨证标准:(1)具备所有主症者,即属本证;(2)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属本证。

推荐意见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最常见辨证分型是湿热内伏证、肝郁脾虚证、脾肾亏虚证(2B)。

 

引证本文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10): 1839-184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