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厚甜课徒稿-《九成宫醴泉铭》的学习(下)

 昵称41239917 2017-10-20


读者可在文章底部留言提问书法学习相关的问题,获赞最多的将在下期由洪厚甜老师亲自为您解答。


上期书友问题解答

超哥
洪老师好!我是业余爱好者,专习魏楷就有十年的经历,以《张猛龙》《龙门二十品》为基,近两年又临习元氏墓誌。这样乱临一通,主要是学《张》《龙》难出成绩。但现在问题又来了,写出的东西不纯不精,还是难有成绩。本想参训学习,苦于多方条件限制,很是苦恼。恳求老师指点,帮我进步为感!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来理解:学习魏碑很多人选择的是这样一条路,就是从魏碑开始学习,比如你选择的是《张猛龙碑》和《龙门二十品》的学习来展开对魏碑的学习。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因为我对魏碑学习的经验,直接从魏碑的某一碑、某一帖的入手对魏碑的学习,只能学其表象,也就是说更多的收获是在间架结构和点画的外在形态上的学习。
这种学习有没有效呢?这种学习它对我们在熟悉魏碑结构、魏碑大的感觉和氛围上,还是有帮助的。有时候我们了解魏碑的学习,从它的结构啊这些都会有收获,但是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所以说你越写越觉得自己没有支撑,越写越觉得自己不能深入。这个也是我们很多很多学习魏碑的书友的一个困惑。
依我的经验和我的感觉,我觉得我们除了从碑的点画形态和结构上去学之外,还应该从碑的元素上去做更多的思考。因为碑不是圆笔方笔就是碑,也不是说单纯地写成它的外在形态就是碑,我觉得更应该是一种元素,超越了结构和超越了点画形态的元素,我觉得这种元素实际上就是篆隶的线的元素,或者是一种体
系,应该是具有篆隶书的品质的线和线的意趣,它才是碑的根本。以此和我们对点画形态上的学习、字的结构上的学习来结合,可能才会在这个领域里有更深地或更高地研究和提高。

洪厚甜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唐代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对《九成宫醴泉铭》的学习,我们在上一节课里面给大家做了分析和讲解,对它的书法风格和相关的延伸做了一些梳理,接下来做一些临写示范。



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再现当年欧阳询写这块碑的时候的精神面貌和状态。点画的书写技术虽丰富,但是要善于浓缩。《九成宫醴泉铭》对方框处理得很中正,大家注意,它字与字的上下并不是对得特别整齐,一定要有书写的节奏,就是怕把它写成一样黑,写成简单的碑刻翻黑是大忌。



注意临帖过程中的这种主次、详略、轻重、快慢、起伏的变化,掌握了笔法以后,它还是有行书的意趣,对字形的精确地捕捉,训练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点画的姿态、组合的关系。



很多字都是特别有特点的,我们要注意它特征后面的常态的感觉。刻在碑刻上的是结果,我们把它转换成纸上是笔墨,字有轻重、有疏密、有扁和长,但是它浑然一体。



我们在对它整体书写的这种氛围有了一个直观感受以后,就要深入到对它点画的学习。对欧体的点画地刻画,我们还是要认认真真地下一番功夫,因为欧体每一个点画跟它的结构的关系是非常得密切,一个点画跟一个结构都是浑然一体,也就是说它的点画形态是决定它的结构的,反过来说,这个结构又规定了它有对应的点画,这才体现出了欧阳询楷书的这种精美、精细、精严。




比如这个“安”这个“安”的结构就是由它的点画形态组合决定的。欧体在处理它的时候,你看它的捺角重心,整个重心左移,把整个横都显得格外的长,这个时候纵向的点就显得尤为突出,露锋的点和露锋的撇这种排列的关系,就取决了这个点是纵向的,如果我们把这个点写成三角形的,它这个意趣就大打折扣。所以说“安”字在这里一定还得是一个纵向的点,横的劲和挺在这里成了最让人瞩目的一横,就是它的结构就觉得了它这个形态和势态,反过来说这个势态又完成了、服务于它整体的结构。



我们再给大家对《九成宫》楷书的结构做一个提示。在处理它结构的时候,大家注意,它是以纵向取势。纵向取势是什么意思呢?弱化它的横向的势态,拉长它上下纵深的意味。




你比如说,我们通常写的“享”字,但是在《九成宫》里面,它把左右横的势态收了,把左右撑的势收了,它字内并不是紧,越是收外面横向的势,里面它的空间反而并不是单纯的把它收紧。



“功”增加字内的空间,缩了外面的势。我们平常写的“功”,把外部空间挤掉,增加字的内部空间。



“者”在《九成宫》里面收了两边,把势态拉长。我们有时候看到它一个长横,实际上是一个平横,“者”的这一横好像是长了,但是反衬了它整个势态的紧,有这个长横让这个字显得更紧了,更收了,纵向的势一下子更突出了。



这个是欧阳询结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另外一个就是字的重心一拉长,往上提,通常的重心都是往上靠,偶尔也有往下靠的进行调剂。一收一起,整体给人感觉向上提,整个字就显得起伏有致。所以大家用这样的眼光,用这样的分析方法去进入到《九成宫》的世界里面,你就觉得趣味无穷。



还有一个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九成宫》的点画与点画之间多呼应,少映带。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点画与一个点画之间让它在势态上有一种呼应的感觉,减少点画之间的映带,如果在褚遂良的楷书里面是增加了映带,强化了映带,但是在欧阳询的楷书里面要弱化映带,强化它的呼应。就是在势态上有一种照应,空间自然就显得更大,但是这里面也有个别的特例,比如这个“致”字就用了行书的笔法,但是这些都是极少极少的在里面的一种表达、调剂,欧阳询他的结构是与点画处理相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