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h0ping 2017-10-21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北非全貌

文明的扩张:古代北非

北非在古代的各种贡献,如数学、建筑学和农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历史观、伦理观和世界观影响到了西方文明的三大世界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以埃及为例,古埃及的宗教是以文明自身为基础的,它是人、土地和时间创造性、合作性的典范。人们对埃及的兴趣世代不减,一再证明了古埃及的永恒特性。从地理上看,除了与利比亚人偶有冲突外,埃及几乎未在马格里布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埃及作为亚非枢纽,提升了马格里布的战略地位,推动着北非诸文明的流变。

希腊人适时地出现在昔兰尼加,这是一个重要事件,因为它把北非与欧洲紧密联系起来。迦太基人和希腊人之间的西西里战争便起到了这样的桥梁作用。特别重要的是,希腊化时代的埃及以开拓印度洋贸易和南亚市场为特征的“全球化”也将北非与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了。希腊化时代的宗教融合是跨文化主义的典型案例,巩固了托勒密王朝,亚历山大里亚既是希腊化时代商业革命的中心,也是西方文明第一次科学革命的中心。

迦太基作为大马格里布地区的第一个文明单元出现在北非舞台。它在地中海的力量表明了北非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和扩张中的重要性。迦太基人掌握了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文化的能力。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迦太基城

罗马与阿非利加

罗马通过占有北非而获利颇丰。

尽管罗马的政治权威和文化影响没有深入北非内陆,但它的成就始终是令人惊叹的,这在其城市遗迹中可见一斑。北非为罗马的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是对罗马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贡献颇多。尤其是“罗马治下的和平”,北非的罗马化显得与众不同。

北非民众皈依基督教是宗教信仰跨文化传播的突出示例,尽管如此,宗教信仰变得颇有争议。北非基督教的分裂,削弱了罗马和拜占庭,这种冲突破坏了原本将各个异教徒团结起来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强化和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为统一并创造跨文化的、宽容的和变化的新北非文明奠定了强大基础。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中世纪:从伊斯兰教传入至柏柏尔人帝国

伊斯兰教的传入是整个北非历史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北非是亲欧的,将西亚视作异己;但在这之后,北非是亲亚的,将欧洲视作异己。这里再次被归拢进欧洲势力范围,要等到殖民时代了。

穆斯林对整个北非乃至部分欧洲地区的征服,决定性地将北非与西亚联系了起来。

阿拉伯 + 柏柏尔 = 复杂的哈里发政权。这个时期开启了地缘政治学的“三边主义”:突尼斯的阿格拉布王朝、阿尔及利亚鲁斯塔姆王朝、摩洛哥出现伊德里斯王朝。这种三边主义将在马格里布流行很长时间,并在政治发展个社会繁荣中扮演重要角色。

毫无疑问,文明共存秩序是所有文明所必须经历的跨文化思考和合作的最重要事例。中世纪的这些伊斯兰教国家将穆斯林庞大的知识宝库和先进技术通过北非向欧洲扩散与传播。与之伴随而来的,是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的迅速崛起。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跨文化的马格里布

从11世纪开始,马格里布地区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达到了鼎盛,并异乎寻常地实现了文化统一。

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唤醒了北非人对马格里布地区的一种幻想:即北非的大一统。这体现了伊斯兰教在改变马格里布社会政治意识方面发挥的作用。北非人牢牢记住了一个完整的统一概念。1989年,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建立,尽管它是属于阿拉伯民族的产物,但本质上是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的意识遗产。

16世纪是北非再次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开端,欧洲人对摩洛哥的干涉越来愈多,引起了地区性的抵抗运动。同时需要阐明的是,这个时代一个新的穆斯林霸主登上了世界舞台,奥斯曼帝国,它对整个北非乃至巴尔干发动了征服战争,使北非从政治层面再度与马格里布联系起来——但偏偏摩洛哥不在其征服范围内。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埃及神殿


土耳其的统治

这一时期的北非政治十分简单,但是这一时期的北非历史却十分复杂。

政治上,从奥斯曼的到来,到拿破仑的离开,北非与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碰撞和联系。当时的地中海世界被一分为二——奥斯曼人和哈布斯堡王朝各自控制着这个世界的一端,两者虽然有贸易联系,但是每个“世界”是高度自治的。这种僵持不下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7世纪奥斯曼国力滑坡。

历史上,它的复杂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技术上。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个欧洲都不是奥斯曼的对手,但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悄然临近,商业贸易改变了天平两端的实力对比——西方工业品需要寻找市场;东方需要西方的金属,以及被迫采纳西方的生产技术。

这转移了两大霸权的战线,伊比利亚-摩洛哥一带不再是分水岭,特别是哈布斯堡转向对付葡萄牙,以及奥斯曼与波斯在亚洲的对抗。两大霸权的冲突也集中体现在中欧地区——奥斯曼两次围攻维也纳未果。

然而这种转变却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文化痕迹,一条过去一个世纪形成的痕迹——摩洛哥走向了一条与其它北非国家不同的道路,这种趋势直到拿破仑的突然入侵才被中断。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拿破仑在埃及


欧洲殖民主义

欧洲大国对北非的占领在北非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存在——这是全方位的冲突与融合,包括了政治制度、法律概念、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

这个殖民时代成了之后几个世纪“西方优越性与东方卑微性”的典型注脚。

在埃及,欧洲考古学者将文物运回各自国家的博物馆——直到今天你还可以看到。在阿尔及利亚,最明显的莫过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摄影艺术,带有明显的窥探癖倾向,欧美的殖民摄影者特别热衷于色情题材。

其它影响则相对隐性,这其中大多是对后世的现代北非有助益的事情:基础交通的建设——特别是港口和机场,以及著名的苏伊士运河;法律概念的输入;医院和学校的出现;旅游业的开发等。特别有趣的是,英国人在埃及对历史的发掘,引发了本土人的兴趣,推动了现代民族意识的产生。

殖民主义的虚荣做派和经济掠夺不可避免的产生当地民族的独立抗争。这其中以阿尔及利亚的抗争最为激烈、持久和血腥。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今天的阿尔及利亚


现代:去殖民化的独立

2005年2月23日,法国议会通过立法,呼吁教育工作者对北非的殖民主义提供积极正面的评价。这一呼吁得到了法国民众的普遍支持。而整个阿尔及利亚则对之加以激烈的谴责。

北非的去殖民化不仅重新确立了北非的国家,也重新定位了殖民者的政治地位和历史地位。

以下三个可以算作划时代的历史性事件:英国失去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意大利在二战后不能继续保有利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脱离法国控制,阿尔及利亚反抗法国走向独立。

去殖民化不仅仅是把欧洲人从北非赶出去那么简单,这还涉及到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再塑造。毕竟殖民的烙印虽然深刻,但是相比于整个宏大的北非史,不过是短暂的一刻——北非终究要回归自我。北非人在去殖民化的过程中见识到并理解了“内部力量”——在阿拉伯-柏柏尔时代形成的自我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下出现的团结。

后殖民时代存在的问题对北非而言也是一个难解的矛盾:殖民者将他们从封闭的角落拖入开放的世界舞台,他们憎恨着殖民者,但步入现代文明后发现殖民者又深深影响着他们——特别是对比“黑非洲”,北非已经是完全不像非洲的一块非洲了。

欧洲人的离开真的意味着北非走出殖民阴影了吗?未必。

北非,最不像非洲的非洲

夜晚的丹吉尔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