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衣羊船长看世界》系列游记之苏伊士运河篇丨码头网

 九亩荷塘一书屋 2017-10-28 发布于江苏


起风了!航行到了红海纬度20°N位置,海面开始风起云涌,强大西北风劲吹。海浪涌起之后撞击船舷,又被风吹得粉碎。成泡沫状飞向甲板,飞向驾驶台。庞大的船体在风浪中巍然不动,摇的感觉都没有。可是逆风航行,像筛子样的运动状态却十分敏感。


此刻不管是谁,中耳平衡器官灵敏还是不灵敏都感觉脑袋发胀了。人晕船实际上是船在大风浪航行中不规则的摇动、振动和颠簸合成三维(立体)运动产生的后果。它让人体平衡器官失灵,脑袋发胀、发痛,五脏六腑像似被搅水棒搅动地颠倒旋动,加上舱室空气不流通,闷热环境下继而产生了呕吐。晕船者可以把隔夜饭呕出来不算,还把胃液都呕出来。


假如偶尔乘船者大多中耳平衡器官灵敏,碰到大风浪船摇颠簸,大呕小吐肯定不断,严重的话可能脱水而造成休克。经过大风浪的考验,很多海员的中耳平衡器官灵敏度下降了,于是感觉不晕船了。实际上在海洋上碰到大风浪人人都晕船,你可能不觉得但体力消耗很大,感觉比平时累。


所以,在大洋上航行的海员是要有勇气的。由此推断海员职业是非一般人能够充当的职业,只有不畏俱海洋的海员才是勇士,才是航海家。


随着在红海中纬度渐渐升高,地球的旋转偏向力开始增大,加上在纬度20°N的红海逐渐狭窄,两岸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很大,温差导致了气压差,气压高的空气就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形成了很稳定空气流动。空气流动的方向就是非洲和亚洲大陆合成的苏伊士湾的走向——西北风!喇叭形状的地理位置仿佛人在吹唢呐。


这样的狭管效应下,在红海接近苏 伊士湾的地方空气流动特别强劲了,演变为海上成为了大风,有的时候还是沙尘暴。那铺天盖地的沙尘有的时候可以将整个甲板都覆盖,以至于船到红海纬度20°N,水手们不到驾驶台看海图就知道船即将抵达苏伊士湾了。


为了在运河中防备意外,每一艘过河船舶都要雇佣一到两只小艇吊在船舷边上,一旦紧急情况需要或者需要绑岸,小艇就放到水面协助带缆。每一艘小艇都有3-4个运河工人,工人们随船到运河另外一端,等过完运河才下方小艇随艇离去。在这期间船舶必须提供一个能够遮蔽风雨的地方,以前这些工人都是在甲板吹不到风,晒不到阳光的地方,现代化的船舶都在造船时给这些工人专门建造了休息的舱室。水手长和水手们要把左舷走道旁的一间苏伊士运河小艇工人专用的舱室整理干净,该舱室有六只铺位。


我到甲板巡视了一周,看见水手长正在试验生活区后部的行车吊,此吊在过运河时承担了吊起小艇然后绑在舷边的功能。只见钩头、索具一应俱全地放置到位了。


在船头,直径大概60cm的运河专用探照灯还没有安装好。亦等到风浪小了,在过运河之前水手长将及时安装好。这是夜间过运河时照亮船艏航道的强光灯具,如果船舶没有配备运河探照灯或者探照灯有故障的话,可以租用运河当局的灯具,租用运河探照灯是很贵的,但是船方将付出很大的代价。


运河当局专门派了一位电工到船,专门检查和看管运河灯的使用。这位电工的身份是Officer,因此他上船后派头很大,要求有间独立的舱室供他过河期间的休息,船上还专门提供他的饮食。埃及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他们不吃猪肉,所以他的伙食必须叫大厨“另起炉灶”。


衣羊船长与引水员


苏伊士湾是双向航行分隔通道,来往于运河的船舶百舸争流,驾驶员不担心被分隔带分隔对驶的船舶,而是担忧互相间追越的船舶,因为同向航行追越,持续相持时间长,假如不控制好两船横距的话,那么船吸就会发生。因此,驾驶员有的时候脑袋上的眼睛必须长在后面,要有眼观八方,耳听四方的特殊功能本领。特别是在这样复杂的航区,驾驶员的驾船技艺直接保证了船舶的航行安全。


来源:衣羊船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