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不好?有救了!这两个穴位用好,能解决关键问题

 释迦牟尼佛1 2017-10-28 发布于内蒙古

本文理论依据:《玉龙歌》、国医大师吕景山用穴心法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话说困扰当代人的种种亚健康问题里,睡眠不好,可谓十分突出的一个。有调查显示,在当代白领中,有几乎一半以上的人,存在睡眠问题,集中表现为入睡难、早醒、易醒、睡眠不实、多梦等等。

今天,在这里,“精诚名医汇”要告诉你一个好办法,对于改善睡眠质量非常有好处。这就是妙用我们的足三里和肝俞穴。

在具体解释这个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睡眠不好的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

有人说,这是气血不足所致,有人说,这是心火过旺所致。还有人说,这是肾精亏虚所致。其实,这些都有道理。但是就现代人最突出的问题而言,上述种种似乎还说不到点子上。最值得重视的,乃是肝脾不和。

为什么这么说?看官,当代中青年乃至中老年,哪个不背负一定的生活压力?有几个饮食清淡无痰湿所困?肝郁脾虚,肝火犯脾胃者,比比皆是。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当代人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必然结果。

肝脾不和,为什么能引发失眠呢?看官,这里的道理十分浅显。

首先,我们知道,中医有“五神脏”之说。其中,肝藏魂,脾藏意。肝脾两脏,本来就和人的神智有关系。两脏有问题,我们自然睡不好。其次,肝属木,脾属土,肝本克木。如果肝火过旺,过于克伤脾土,则容易出现脾虚不运的问题。这时候,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濡心血肝血,心肝失养必然睡眠,同时中焦气滞,久而化热,扰动心神,也会影响睡眠。总而言之。肝脾不和、脾虚肝旺,是诱发失眠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其实,这样患者,在生活和临床中是十分常见的。其主要表现。就是睡眠不实,睡不着或者早醒,爱生闷气,睡不好的时候心烦意乱,躺在床上心乱如麻,平时消化不好,要么食欲不佳,要么腹胀难忍,爱上厕所,容易烦躁。

这个时候怎么办?这就要说到我们开篇提及的足三里和肝俞穴,这两个穴位了。

足三里的大名,大家都知道了。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一般认为,足三里是全身十分重要的保健大穴,能健脾胃,调和气血,培补一身之正气。其中的肝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肝之背俞穴。它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一般来说,它是肝气流转输注之所,可以疏泄肝木,升清阳之气,祛湿热,平肝风,养肝阴。两者相配,恰好可以舒肝和胃,肝脾同调。这两个穴位的妙用,历来为中医临床家所重视。比如国医大师吕景山先生,就特别重视这两个穴位,特意将其录入部分著作中,供后人研习。另外,《玉龙歌》里面也把肝俞穴和足三里并而论之,足见此二穴伍用之妙,深为医家所知。

总之,我们睡不好的人,可以在平时都刺激这两个穴位,以适度揉按为佳,足三里可以每天不拘时揉按,肝俞穴可以每天请家人揉按10到15分钟。长期坚持,可以养肝血、健脾胃、生气血、清肝火,最终改善睡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