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业:人生最简单的修行

 龙叔文馆 2017-10-29

声明

昨天由于小编的疏忽,在发送推文之前忘记给本文点选“原创”声明了,导致周老师的劳动成果无法得到原创类文章的保护,特此重新发送,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致歉!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朋友在新学期前看到这篇推文,我们想进行一个简单的互动活动,欢迎大家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本文,得到最多赞的前三名用户(请将截屏发送到我们的后台或微信交流群)将分别获得本号精心挑选的英文原版绘本一本谢谢大家的支持!







                 对不起 

我没时间  


和你讨论作业

值不值得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作业滚滚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写作业请家长。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楼道补作业。


这是网络上盛传的吐槽“作业”的段子,说明“作业问题”是被社会、学校尤其是家庭教育时刻关注又被频频“吐槽”的焦点,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孩子“作业问题”及其背后的“问题”。




1

关于作业的各种声音


作业历来是教育活动中的“是非之地”,社会、教师、家长对作业各执一词且没有共识:


  • 社会用“减负”的程度来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改革情况。社会的标准就是能够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减少考试次数的才是好学校;


  • 教师觉得,知识的掌握有三个基本环节,理解(懂)、巩固(记)、应用(用)。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熟记所学原理、作业可以实现知识的应用,所以重点是你们要知道,知识掌握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作业;


  • 家长对作业是“爱恨交加”:父母一方面通过作业的情况来感知孩子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通过作业的情况来判断学校和教师的水平。例如,坊间传闻一所学校作业多,父母会觉得这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就是用作业来撑着的,“我的孩子作业多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有时间去玩耍和课外学习”;假如坊间传闻一所学校作业少,父母立马觉得这个学校不负责任,“我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一小会就写完作业了,这个学校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我孩子考不上重点高中谁负责”。再者,如果一位教师布置的作业多,父母就会说,这个老师自己上课全然讲不清楚就靠作业来扛升学率;如果一位教师布置的作业少,父母又会说,这个老师光拿工资不干活,连作业都懒得布置了。



2

孩子的“作业问题”有哪些?


“作业”在不同的年级段呈现不同的“问题”,以下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孩子们出现的“作业问题”:


  • 效率低:“作业问题”的最早症状。表现为慢慢吞吞,写到很晚才收兵;

  • 错误多:作业质量低、错误比较多,做十题错三题,屡纠屡错;

  • 不愿写:“作业问题”的中期症状。表现为排斥写作业,与写作业伴随的都是负面的情绪如反感、厌倦、焦虑、冷漠;

  • 抄作业:“作业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不会写也不想写,通过网络搜答案、QQ微信群共享、找人代写等,以应付检查;

  • 拒绝写:“作业问题”的晚期症状。表现为无视和反抗作业的存在,更为麻烦的是由作业问题引发了与教师、父母的对抗。



3

孩子为何会有“作业问题”?


作业问题绝不是我们看到的“潦草、拖拉延误、错误频出、不能完成”这么简单,按照“冰山理论”的观点,我们来探究一下海面以下孩子的“问题”:


  • 上课没听懂: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不足”或者“偏差”,导致要用这些知识完成作业时出现了困难。通俗地说,就是你的孩子“上课没全听懂”所以导致作业“写的慢、错的多”;

  • 被动作业:处于作业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必须完成不完成不行、“为了少找麻烦所以必须写完”的被动状态;

  • 夸大作业”:通过夸大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来逃避其它学习、逃避家务;

  • 作业习惯不好:时间管理、自我检查、难题对待等作业习惯养成不好;

  • 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这是造成初中阶段孩子“作业问题”的典型原因;

  • 意志力薄弱:一向被“娇惯”了之后变得“好逸恶劳”的孩子是很难做到十几年如一日认真对待作业的;

  • 厌学:一旦到了厌学的程度,孩子就会表现出“反教育反学习”的行为,这时需要父母面对的问题要比“作业问题”多而且复杂,例如“品德问题”、“迷恋网络游戏”等,这时候,“作业问题”已经不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4

父母在“作业问题”上的

问题是什么?



“周老师讲家教”的基本立场就是“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做粗粝现实的接盘手”。所以,尽管学校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非常多,但是今天的话题我们不说这些,只反思、只“向内用力”,从家长的角度看究竟是父母的啥“问题”导致了孩子的“作业问题”


  1. 父母对作业的过度监督:父母时时刻刻盯作业、碎碎念念说作业,就是一种“过度监督”。这其实是对孩子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不信任。“过分监督”同时为以后孩子作业的“过分依赖”埋下了病根子;


  2. 父母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是一些家长常用的方法,孩子在完成老师的作业后,还要完成“妈妈的作业”,正是由于这种“出于好心”的“过度教育”,才导致孩子对作业因噎废食、唯恐避之不及;


  3. 父母对作业的疏于管理:有的父母在“作业管理”上是前紧后松的态势,小学阶段的作业相对好管理,所以就“监督过度”,随着年级增高到了中学,父母就先懈怠并疏于管理了,所以初中阶段是孩子“作业问题”的“井喷”阶段;


  4. 父母对作业的抱怨:往往是孩子还没有抱怨作业时,家长早已叫苦连天了,这种情绪无形中给孩子了一种暗示即:写作业就是烦就是累;与此同时,“作业写完了吗?”,几乎是父母下班到家和孩子见面问候的标配。这种一面抱怨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一面又督促孩子赶紧完成的“双重标准”,让孩子对作业无所适从、进而应付差事以蒙混过关;


  5. 父母对作业的认知误区:以上家长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是由以下认知误区导致的:


  • “作业”是老师安排的任务,没啥好说的必须完成;

  • “作业”完成慢、错误多就是孩子没用心写而已,只要用心自然就好了;

  • “作业”完成不好就是作业太多。这是父母对“作业问题”最直接最粗暴的解释。其实,作业的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等量的作业在理论上会有三种反应:甲反应觉得特别多难以完成、乙反应觉得刚刚好、丙反应是“写有余力”,如果你的孩子觉得作业特别多简直难以完成的时候,就应该不是作业量的问题,而是孩子学习上已经处于“跟不上”的情况了。




5

究竟什么是“作业”?

一一教育观点链接






▲向上滑动

今天所讨论的“作业”就是教育术语里所说的“练习”。教育心理学对“练习”的解释是:是以改善知识、技能学习效果为目的的理解性的刺激-反应的重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作业差异的主要表现:自觉性差异、独立性差异、速度差异、质量差异;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习”是指“习练”、“实践”,孔子的意思是说学习与“习练”和“实践”相伴而行;


杜威【美】说过:“练习是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它是一种力量,是通过控制种种手段从而达到目的所必须的力量”;


裴斯泰洛齐【瑞士】说:“纯粹的、正直的人,借助习练自身一切的力量与素质,就能够基于人类的本性获得陶冶,达致真正的人类的智慧”;


克林伯格【德】指出:“练习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是一切教育教学过程的现象及其领域的本质特征”;


华东师大教育学者钟启泉教授认为:“练习”涵盖了“习练”、“训练”、“操练”、“演练”、“修炼”等不同层次的含义,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终生练习者”。





6

给父母的几个小建议


“作业问题”是孩子学业出现”问题”的信号,需要父母及早发现和认真对待

“作业问题”上父母不能只充当“监督者”、“问责者”、“旁观者”,而是要转型为“问题预防者”、“策略支持者”、“习惯养成者”

就事(作业)论事(作业)不能解决问题:在“作业问题”上用“死磕”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守着他、盯着他、不让他上网抄、不让他打电话抄.....结果发现不光作业问题没解决还搞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有学者把作业问题隐喻为“黄叶子现象”,在家庭教育的这棵大树上,“作业问题”就像是树上出现的一片黄叶子,通过刷绿漆的方法把黄叶子变绿是不可行的。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要知道大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才导致“叶子发黄”的?解决了教育的问题“作业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今日聚焦


聚焦一

“作业必须要写”


作业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通过技术的操练达到熟练乃至纯熟的过程,如果从教育哲学的高度解读作业的话,作业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道与术”高度整合的过程。所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在作业上追求“道与术”的统一


“术”:就是在“作业”过程中孩子对技术的追求,如记忆术、一题多解、思维导图、知识的结构化、课程的融合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的技能与技巧。“术”中包含的教育意蕴是:孩子在不断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入了“主动建构知识、个性化地思考问题,发展认知能力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境界


“道”:就是在“作业”过程中孩子持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如专注、坚持、知错改错、严谨、忍耐、完美主义、敬畏、虔诚等,这些高贵的人格品质是不能凭空具备和产生的,长期认真地对待“作业”是获得这些品质的途径之一。孩子只有在对“作业的忘我投入、并不断获得理智感满足的高峰体验、进而生发出能够排解作业(伴随的身心疲劳)、评价(伴随的焦虑和竞争)和他人(要实现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带来的压力后”从而全身心地接纳、喜爱作业的境界



聚焦二


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经或者正在抱怨担心孩子的作业负担和作业问题,但我们只要深度思考“作业”这件几乎绵延千年的事件后,发现”作业”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其背后自然蕴含着玄机。


要想成为高手只能按照“从边缘地带走向中心地带”的路径去践行


美发店的学徒学手艺是从扫头发渣、洗头开始,慢慢才能走到理发和造型的境界;


孩子要学习践行人生也需要从认真作业开始,慢慢走到修为、善行、分享、奉献、创造的境界;



聚焦三


在漫天诟病“作业”的时候,作为教师、父母和成年人,我们不能盲目排斥和低估“作业”的价值,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孩子,成长就像一场旅行,作业就是行走、没有这个行走就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参考文献:

钟启泉.课堂研究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24-1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