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命玄鸟】殷商文字拓本赏析

 颐源书屋 2017-10-30

一、戍嗣子鼎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出土時地】1959年河南安陽高樓床後岡祭祀坑

【形制紋飾】折沿方唇,立耳外侈,深腹圜底,蹄形半空足,口下獸面紋6組,以扉稜為鼻,雲雷紋為地,足上端飾獸面紋通高48口徑39.5釐米。

【銘文釋文】腹內壁銘文30字(其中合文2),記錄了王對器主的賞賜。銘文:丙午,王商(賞)戍嗣子貝廿朋,才(在)管宗,用乍(作)父癸寶,隹(唯)王(食宛)管(太)室,才(在)九月,犬魚。





























二、戍甬(俎子鼎、宜子鼎)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原藏李山農(羅表),後歸故宮博物院,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形制紋飾】立耳圜底、柱足,頸飾渦紋間四瓣花紋,通高28.8、口徑23.7釐米。

【銘文釋文】亞,丁卯王令俎子合(會)西方于省。隹(唯)反(返),王賞戍甬貝一朋,用乍(作)父乙鬻(鼎)。














三、易縣三句兵

3-1、大祖日己戈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原為羅振玉收藏,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出土時地】傳河北保定或易縣出土。

【形制紋飾】直援微胡,脊微隆起,闌上下出齒,內作鏤空鷙鳥首。長27.5、援長17.8釐米。

【銘文釋文】大且(祖)日己、且(祖)日丁、且(祖)日乙、且(祖)日庚、且(祖)日丁、且(祖)日己、且(祖)日己。












3-2、祖日乙戈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原為羅振玉收藏,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出土時地】傳河北保定或易縣出土。

【形制紋飾】直援微胡,脊微隆起,闌上下出齒,內作鏤空鷙鳥首。長27.6、援長17.4釐米。

【銘文釋文】且(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中(仲)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














3-3、大兄日乙戈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原為羅振玉收藏,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出土時地】傳河北保定或易縣出土。

【形制紋飾】直援微胡,脊微隆起,闌上下出齒,內作鏤空鷙鳥首。通長26.1、援長17.5釐米。

【銘文釋文】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













四、(方鼎)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遼寧省博物館。

【出土時地】1973年5月遼寧省喀左縣北洞村2號窖藏。

【形制紋飾】體呈長方槽形,直耳方唇,壁稍傾斜,四角有扉棱,柱足粗短,底外表有十字形鑄紋,內底與足相應部位呈圓窩狀。四壁上部均飾獸面紋,兩側和下部飾三列乳釘,中部光素,四足上部亦飾獸面紋。通高52、口縱30.6、口橫40.6釐米。

【銘文釋文】丁亥,*商(賞)又(右)正**貝,才(在)穆朋二百,**商(賞),用乍(作)母已尊鬻。(以下釋文參見吳振烽先生《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






























五、司母戊方鼎(后母戊鼎)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原藏南京博物院,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出土時地】1939年河南安陽武官村。

【形制紋飾】目前最大商周銅鼎。長方體,直壁平底,大立耳,四柱足中空,四角有扉棱,腹壁四緣各飾獸面紋和夔紋,耳飾雙虎食人紋,足上部飾獸面紋。通高133、口長79.2、口寬112釐米,重875公斤。

【銘文釋文】原釋:司母戊。現改為:后母戊。

【備    注】此本為西泠印社林乾良先生舊藏。











六、“旬亡禍”卜骨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

【出土時地】1973年安陽小屯南地,編號2315。

【尺    寸】橫22、縱38釐米。

【甲骨釋文】(從左往右,自下而上。)

1、癸亥貞:旬亡禍。

2、癸酉貞:旬亡禍。

3、癸未貞:旬亡禍。

4、癸巳貞:旬亡禍。

5、癸卯貞:旬亡禍。

6、癸丑貞:旬亡禍。

7、癸亥貞:旬亡禍。

8、癸酉貞:旬亡禍。

9、癸未貞:旬亡禍。

























七、“不雨”卜骨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

【出土時地】1973年安陽小屯南地,編號6。

【尺    寸】橫9、縱22釐米。

【甲骨釋文】(從左往右)

1、其雨,戊午卜,今日戊王其田,不雨?吉。

2、吉。

3、戊不,仳雨?



















八、“牢羊”卜甲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不詳。

【出土時地】近年新出。

【尺    寸】橫10、縱10釐米。

【甲骨釋文】(從左往右,自上而下。)

1、(二)又歲于壬,不雨?

2、雨不?

3、(二)其雨。

4、(二)牢奭羊。

5、(三)牢奭羊,(一)奭牛。

6、眾奭,弜又。

7、(二)牢奭羊。

8、弜眾奭。

























九、“丙寅”卜骨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

【出土時地】1973年安陽小屯南地,編號856。

【尺    寸】橫21、縱29釐米。

【甲骨釋文】(從右往左)

1、丙寅貞,又*歲于中丁,茲用。

2、 弜又 弜又   辛亥貞,又歲于大甲,茲用,*酉五牢。
































十、“貞王”卜甲

【時    代】商代晚期。

【收  者】不詳。

【出土時地】近年新出。

【尺    寸】橫20、縱28釐米。

【甲骨釋文】(以下釋文僅供參考,按照從左往右,自上而下順序試譯,斷句、順序及文字或有錯漏,敬請指正。)

正面:

1、貞王勿自*/一、二、三告。

2、貞我弗貞王其受工方。

3、又貞我弗其受工。

4、二告。

5、叀工方伐受/又/不玄冥。

6、二、二、一不**

7、貞叀王往禦,二告。

8、辛未卜,殼貞:乎(呼)先(禦)*。

9、酉殼我于工,九月。

10、工方受二。

11、壬申卜,殼貞:王叀土方伐受又。

12、貞曰*争,二告,**。

13、午卜殼。

背面:

1、己卯其隹丙不。

2、*有方伐。

3、(占)曰方。

4、吉其㞢(有)禍。

5、王(占)曰不。

6、*卯卜*。

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