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来以难解著称,《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到底说了啥?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17-11-04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章本来就是《道德经》中比较抽象的章节,而近代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使得我们对本章的解读,很容易就不知不觉地陷入一个西方认识论的误区。因此,本章的解读,重点需要是读者从西方的知识论中摆脱出来,从而还《道德经》一个本来面目。

向来以难解著称,《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到底说了啥?

我们先来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这里,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名可名,非常名”。

原文里面的第一个“名”字,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

按照西方认识论的视角,名,指的是事物的性质。那么相应地,后面的两个“名”字,意思就是事物命名,下定义,形成概念。(受近代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我们对本章的解读,容易不知不觉地陷入西方认识论的误区。)

但是,众所周知,中文的传统语境里,并不喜欢给事物下定义,即使是中国传统的数学著作里,都没有下定义形成概念的习惯。中国喜欢用简单的话语,导向事物的某种神韵。

因此,我以为苏辙关于“名”的把握最为符合中国中国文化的特点,他认为,这个“名”,指的就是事物的“德”,德者,得也。就是说,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那个事物的东西。

西方的界定往往是从事物的有迹可循的形中,给出概念,界定事物的性质。比如说人类,是会创造并使用工具的动物。而中国不是,中国更强调的是“形”与“实”的相符不相符。

这样一来,问题的重点,就不在对事物的定性,而在于事物的形与实相符问题。我们对一个事物,都会有一种来自于实践的感受,因此,对他的定性,不是我们的重点,重点在于真假。

好比说,《庄子》里面有个故事,说一只老母猪死掉了,小猪仔们还是围在猪妈妈身上吃奶,但是吮吸了一阵子以后,发现没有奶,于是小猪仔们一哄而散。于是庄子说,猪仔们离开的原因在于:使得老母猪成为老母猪的那个“德”,已经没有了。

再比如说,“孝廉”这个东西,并不需要给出严格的界定,在汉朝生活的人们,都实践地意会着那是个什么,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孝廉的形和孝廉的实是否相符。严格地守孝三年,算是孝廉吗?守孝五年呢?守孝二十年呢?有酒食,先给父母,养活父母,算不算是孝廉?

在汉代,追求守孝的时长,导致孝廉的形式化,失去孝廉的本味。孔子也讨论过孝道:常人以为光是给父母衣食,以为那就是孝道,而其实家里的牛马都有一份饭食,关键是有没有“敬”。这都是从形迹与真实的角度来把握的。

向来以难解著称,《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到底说了啥?

在《史记老子列传里》所记载的孔子向老子问周礼,老子劈头盖脸就给孔子泼一盆冷水:发明周礼的先贤早都死掉了,骨头都化成灰了,你问的周礼,只不过是他们当年的形迹而已。意思是不要粘滞于外在的形迹,而要关注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本身。而《道德经》就是引领你获得事物的“德”的法门。

我们经常说:什么东西,“好像哪里味道不对了”。比如说,“教授”,好像他不像个教授。这是来自于一种感受,对其真假的感受,至于如何界定“教授”的含义,反而不是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重点。

而且,看看《道德经》整个全文的意思,老子的重点始终是在讨论如何行动以达到目标的问题,而没有追求认识论的旨趣。

向来以难解著称,《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到底说了啥?

那么,返回来再看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你按照某个孝廉的榜样,执着地走下去,可能不一定得到那个孝廉的“德”;老和尚静坐,老和尚因此悟道了,但是你也学着静坐,未必就能得道。

就是说:怎样算是孝顺父母?没有一定的做法。得禅悟道的办法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那么,第一章的后几句,我们再慢慢道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