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和薛宝钗,就是参禅的三种境界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17-11-04

作者: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林黛玉和薛宝钗,就是参禅的三种境界

应该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这是长久以来常被人说起,站队上又极为明显的问题。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有意思,深得我心。

文章中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会喜欢黛玉而讨厌宝钗,年岁渐长则会越来越喜欢宝钗而嫌弃黛玉,等到老了又会重新喜欢黛玉。这是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真的就是对的、美的,圆滑、世故与虚伪何其可憎与可厌。待到渐年长,慢慢懂得了人情世故,尝到了种种无奈,也就渐渐懂得了宝钗的得体和可贵,转而觉得黛玉太过天真和幼稚。等到老了,尔虞我诈、口是心非见惯听厌了,人情冷暖、沧桑百味看遍尝尽了,才懂得人最珍贵与最难得的,还是个真字。

“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庄子主张性真。”道家所以称得道之人为真人,佛家所以说“直心是道场”,只因真是道境,亦是道种。《世说新语》讲魏晋风度,最动人的一句话便是: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所以,喜欢黛玉的人,要么还年轻,要么已经历尽沧桑。喜欢宝钗的人,则往往还在人生的中途。从你的态度,可以窥见你身处的阶段。

事情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的划分,比如要考虑到脾气秉性,有的人就是黛玉这样的性子,自有她相应的幼稚时和成熟时;有的人就是宝钗那样的秉性,也自有她的幼稚貌和成熟貌。也要考虑到禀赋的不同,有的人就是一辈子林黛玉,成熟不起来;有的人就是一辈子薛宝钗,世局里出不来。但更多的人还是从率真开始,渐渐走到知道掩饰伪装,最终还能回到最初的虽然不多,但多少都有一份看淡和释怀。

所以要承认,这种划分法的确是提供了一个普遍性、标准性的模型,无论哪种人其实都可以放入其中,只是表现程度有不同。我之所以觉得这个说法有意思,是因为它发掘出一个真正的生命现象;将黛玉宝钗放在生命的历程中去看,也更为通透和完整。之所以深得我心,则是因为这里面是藏着东西的,真正高妙的东西。

林黛玉和薛宝钗,就是参禅的三种境界

《五灯会元》载,宋代青原惟信禅师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个说法很多人都知道,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不正是先黛玉、再宝钗、最后还是黛玉的翻版吗?两种说法有着何其显而易见的高度一致性。

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两者说的都是人的精神成长,只不过一个是世间世俗的成长,一个则是出世间绝俗的成长,而所有的成长都是从道而来而归于道的,所以越完整地看、越是到最后,便有着越大的相似性。所见至此,也许就能更加明白活在世间本是修行、以及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谛。

可以把这两点归结为实相的俗谛和真谛,以俗谛参真谛便能得个妙处,以真谛参俗谛便能得个实处;两者互参互辅,才能既可落脚,也有个方向。这点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虽然知道参禅三境界的很多,究竟说的是什么真正清楚的却恐怕不多,往往就是因为落不到实处;人都在活着,能从整个生命历程去观照和看待当下的也很少,也往往是因为不通于妙处。

对参禅三境的不能真正理解,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有将青原惟信禅师的话完整去看,看到的只是市面上流行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概括版,于是失掉了很多真髓的东西。禅师那些除此之外看似只是修饰的话,其实才是机关所在。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未参禅时。有自性,却不明理,在门前却终在门外。就像我们年轻时,看待世间就是直白地凭自己的感觉去看,真挚而自然,虽有局外而观、直从本心的真意,却毕竟落在浅显表面。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亲见知识、有个入处后。读经典,思法理,做工夫,积累入道资粮却终究仍在虚妄上。就如同我们踏入社会直接面对世事,需要真实而繁复地去反应和应对,思量和取舍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这便是入处的含义。这是从局外到局内的入局,虽是真实的磨砺,但所谓当局者迷,容易困在里面出不来。

“依前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这是得个休歇处时。机缘到后一念觉知种种求索皆妄,则直出迷局,狂心顿歇。它有两个关键,“依前”和“只见”。“依前”可以是依于从前即初心本心,也可以是只依面前;“只是”是因为世人之病为不只是,往往看待事物有太多的我见投射,以及患得患失的思量。合在一起,便是只活在当下,出离妄想而回到当下这个唯一的真实。这就像我们都曾全力地逐求,等到老来经历得多了,世事沧桑无常看遍了,才知道其中的虚幻无谓,这时心中就放下了,只剩下当下的安宁,这便是所谓休歇。

这是回到了最初,如同一个圆完成了首尾的相接,实现了圆融和圆满。最初和最后往往有着相似性,就如婴儿刚出生时满脸皱纹、人老了脾气又会像小孩,又如上古圣王时代是个大同世界、我们发展的所向仍是大同世界,还如轴心时代诸先圣早已实悟究竟、后世的目标只是回到这种悟境上去。但两者又是不同的,不同在最后是对最初整体、全面、深入的升华——最初虽真纯却混沌,还太单薄,没有世事洞明、了了分明的清明,还有业力在。最后则是历经磨砺的炼狱后补足了这个缺,锤炼出更纯的质地、更沉的厚重和更大的光明。

只是世间多数人,都止步于中间之程的丛林深处,以此为家而忘了故乡,“乐不思蜀”“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可以看到,舍去了未参禅时、有个入处、得个休歇处的时机界定,对三境界的理解就容易摸不着头脑、落不到实处,更难与生命和生活的真实发生连接,成为孤立干瘪的存在,流于玄虚。玄虚不是禅,真正的禅必是真真切切的,之所以看上去玄,是因为众生把一切搞的太复杂,反而不容易看见本真了。

于是我们身处何方、我们要往何处去、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安顿生命的当下,此时便能明了。另外去参个禅,何如就在生命的当下、生活的真实中去参呢。禅本是鲜活的,这鲜活就是因为是从生命和生活的真实中来。

林黛玉和薛宝钗,就是参禅的三种境界

进得去,出得来,自己还是此时此处的自己,这便是禅。黛玉,便是禅的道种;宝钗,便是禅的修行;内黛玉而外宝钗,便是禅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