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炎部不好?试试《伤寒杂病论》中的这剂名方,简单效果好

 晕呱了 2017-11-06

“坐堂医”“饺子”的来源……这些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医圣”张仲景,生于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从官场走向平民百姓,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实际上张仲景的“医圣”之路不仅仅是一部救死扶伤的经历,对于中医学界的发展,更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

鼻炎部不好?试试《伤寒杂病论》中的这剂名方,简单效果好

张仲景

心系百姓 张仲景的名医之路

根据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写的序言,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他跟同乡张伯祖学医,尽管历史上并没有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的记载,我们还是可以从民间故事中略知一二。

“饺子”的来源正是如此。民间传闻,张仲景后来不满官场的黑暗辞官回乡,返乡之时正值隆冬季节,他见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不少人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到除夕期间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民间传说今天的“饺子”为张仲景发明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其捞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食百姓。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便学着张仲景“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在过年时食用,称之为“饺子”,至今南阳一带仍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鼻炎部不好?试试《伤寒杂病论》中的这剂名方,简单效果好

那么是什么让张仲景走上舍弃官场,走上医学之路的呢?实际上,这与张仲景所生活的年代有极大关系。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盛行,让平民百姓受尽苦难,更有庸医趁火打劫,乱世之中大赚“瘟疫”钱。不光是平常百姓,达官贵人家也是一样。张仲景自己的家族原本有200多人,十年之后死的就剩70多人了。

眼睁睁地看着众多的百姓不断死于战争和瘟疫,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病魔夺去生命,作为医生的他却无能为力,张仲景感到了自己的平庸和无能。于是他决定走上从医路并致力于研究治疗伤寒的方法。张仲景收集理论和临床结合起来,将中医理论与历代经方相结合,开创了中医临床医学的里程。

博采众方 著成《伤寒杂病论》

中医的研究著作历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侧重研究病理,一种侧重收集行之有效的药方。张仲景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中医的经典理论与历代经方相结合,写出了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创立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今天称之为辩证疗法,是中医特色之一,他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其中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方法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医学界。

《伤寒杂病论》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确立了辩证论治原则;以脏腑论内科杂病,兼及妇、外科疾病,共记载40余种疾病,对其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均有精当论述;载方269首,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对方剂的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已有较高要求,所用剂型已有10多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系统的方剂学理论知识。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

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在剂型上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

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则可治奔豚气上冲,若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若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则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

鼻炎部不好?试试《伤寒杂病论》中的这剂名方,简单效果好

《伤寒杂病论》中的名方:

桂枝汤

治过敏性鼻炎营卫不和型

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本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临床应用时又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证,只要病机是营卫不和,都可应用。

方中桂枝辛温发散,温通卫阳,可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摄养津气,收敛涕液;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佐芍药滋补津液以养营;炙甘草甘平,配桂枝、生姜辛甘化阳以助卫气,合芍药酸甘化阴以滋营阴。诸药配伍,共奏调和营卫之功。临证时,为了加强脱敏功能,尚可加入蝉衣和徐长卿之类,卫气虚者又加黄芪益气固表。

白虎汤

治急性咽炎、疱疹性口炎、鼻大衄属于肺胃积热证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功用清热生津,原用于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

方中石膏大寒,用之清肺泻胃;知母味厚,清肺生津;甘草、粳米养胃。急性咽炎、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为咽部及口腔内疼痛,有灼热感,口气臭秽,伴有发热、口干喜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见咽粘膜充血红艳,或口腔内疱疹数目较多,局部充血明显者,证属肺胃热盛。肺胃热盛必然灼伤津液,故治疗当清热养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