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南问对】第18讲:陈氏小架太极拳理心要

 Connietcm 2017-11-11

——走进人文精神    传承终南道脉——


  编 者 按  

本栏目是书院山长朱沐尘师讲课录音材料所编辑,未经山长审定,因童子学力有限,可能存在个别出处或文字遗漏、错误等问题,望大家给予指正,以便后期校对,深表感谢。

师父:著名文化学者、终南书院山长朱沐尘老师

童子:泛指参加聆听终南书院朱沐尘老师讲座的不同时期、不同人员的各类学生,以及亲近弟子、侍子。

【走进人文   终南问对】

第18讲:陈氏小架太极拳理心要


陈氏小架太极拳学真传,首要拳学理论,不明理,则不懂拳,不懂拳,既使下数十年纯功,于太极拳终是门外汉。太极理幽深,内容广博无尽。撮要言之,无非是太极周流,以太极运化周身。故明太极之理,知太极于身中运化次第,发太极妙用,是为太极拳学主轴三大层次。以下分而略论之。

太极练养真义

无中不成太极,太极以明中定中为第一义。中与无极一体,动则分阴分阳,此阴阳有立体八分之势,以螺旋缠丝状逐渐由中向周边渐次对称展开,阴为合劲,五阴五阳对中来,比为天则宇宙即吾心。静则由中渐合阴阳,比为纳须弥入于芥子。发乎中而摄乎中,是为太极之动静开合。应知开合非是两段,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除非无极阴阳俱寂之态,一念若动,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合中有开,开中有合。因合而有开,因开而有合。阴阳始终成互济之势。

太极有节,节者局部之中,有局部之中,必有局部之小太极。众小太极俱融合于大太极,故一动无所不动,一静无所不静。然动静有层次,贯通有折叠,悠悠扬扬,有声有韵。

虚实变换,全在坎离填倒。抽坎则坎虚,填离则离实。坎虚则能化,离实则能发。坎离非仅限于左、右、上、下。实前后、内外俱有之。

太极炼养,于身首重养五脏而濡动六腑。先天肾主之,故纳虚空之清气,洗换血液,于清晨气朗之时行功,皆有补于先天也。后天胃主之,故濡动六腑,消化饮食,于傍晚行功,则有益于后天也。炼形,则运骨转筋,合于太极,成细腰乍臂,骨坚筋实之体。炼气,则以气运身,势势相摧,环环相扣,如长江大河,涛涛不绝,此太极炼我,欲止不止,欲发不发。炼神则飘飘然,有感皆应,一片神行,在有意无意间,如仙人与御风,神韵天成。太极合修,初是以理为导,我练太极。渐能明得气劲,入于太极,则能由无生有,太极练我。我练练我,皆需有君有臣。君者神、意、气,臣者骨,肉,筋。君臣道合,混元太极成一真,此即入太极之化。若有炼,其炼即“终日玩开太极图”,若有成,其成乃“妙手一招一太极”,此境,则何处非拳,何势非拳?得太极妙真传者,九载光阴,许有大成。


​太极劲之运化程序

太极立,则内外太极俱成。内太极者,身内周转配合之太极。外太极者,裹身空气之太极。太极炼养有素者,不但于身内太极运化灵活,亦必对身外太极持之有度。身外太极亦需身引,故明身内太极运化程序,是为实修太极之要务。

命意源头在腰隙,此空隙,为意之源,亦是命之源,命者气形也。此太极之地,需刻刻留意也。太极发动,阴先降,阳后升,阴先敛,阳后发。不得机得势者,必于腰胯求之。身中经两仪之地,动四块之形,以背丝扣节,环环相套,后运于四肢,达于四梢。一势之成,经启、发、止,必合于如下法度。顺項贯顶两膀松,束肋下气把裆撑,胃因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内劲所贯通之节,节节自成太极。太极由中向周边缠丝运化,故体内太极劲纯以缠法而进也。体外左右、上下对应相合之点,又仿佛如蜘蛛相连系,每一举动,又必须抽丝而行。故缠丝主于内,抽丝主于外。缠丝得法,则太极劲节节贯串,运化周身。抽丝得法,则天网自成,以之罗物,无物可逃。

太极拳品,以清、灵、圆、活为尚。无灵气,由不得入神韵,所练太极终是凡品。无圆活,则不能运化周身,四梢之拙力始终难去。求灵动,不能著于身,亦不可离身;致圆活,不能著于气,亦不可无气。两仪不活,四块难明;四块不活,四节失灵;四节不活,肘膝难空。若不空,劲难运化至足,更易痛之病。肘若不定,肘不会化,肘不会发,而两手之太极难成。

两膀不松,则神意难以贯顶;不会束肋塌腰,气何由沉于丹田?腰胯不明,则气不会周流运转,丹田将为死物;阴阳不分,则虚实何由变换,虽言中而失中。炼拳要注意尾间腰肾,养生宜无忽神意任督。细微之地皆需留意,指发根梢更应体察。时时观照,动静行住坐卧,处处体悟,周身内外上下中。即学太极,则应深爱太极,何时何处非太极,即明太极,更应立行太极,语默动静贯行。

太极之妙用

太极无体而神用无方。太极运化行于外,必显掤 、捋、挤、按之妙用,亦含采 、挒 、肘、靠之技巧。但若不明太极行功折叠滚动之真义,顾难得不期然而然之神明。掤即捋,捋即掤,掤即挤,挤即掤,掤即按,按即掤,捋即挤,挤即捋,捋即按,按即捋,挤即按,按即挤,此则太极触物之自然。借外以证内,可知太极之有无。有内而致外,四势原来不分家,不遇真师,怎得四字聚合为一字,百般伶俐,终属十个艺人九不知。得太极真义,自可愈炼愈简,以简可御众繁。失太极真义,则枝叶愈增愈众,徒增枉费功夫之叹。

故太极妙用无方,拳论著之分明,能变换虚实,则能抽坎填离,自能粒连拈随,不丢不顶,更能借力打力,发人无形。太极本具刚柔,何须练刚练柔,太极本具诸妙,何须分练技巧,但能合于太极,自显无边妙技。化而后发,借而后打,不虑而得,不思而中,随曲就伸,往复无穷。内外太极,相融一体,内动本于外动,虽随外动而不失中定,体内真意,变换无穷,因中定而决定外动,故随心所欲自在纵横。太极本为体,动作之媒介,变化以为用,却是舍己从人之根源。

太极圈即手也。浑身无处不太极,即浑身无处不是手。此圈有诸般之能,可听可观善变化;圈中有诸般之劲,能放能收任西东。大圈小圈致无圈,太极运化渐精微;闪打化打与借打,太极功夫出神奇。练气入骨,易筋易髓,由身强体健而神明朗朗;破执无我,通劲化劲,由君臣合一而英雄无敌。太极妙用无端其理皆一贯,万千功夫集处健康寿无边。

内开外合谓之吸、化、吞、提、柔,内合外开谓之呼、打、吐、发、刚,此即太极曲伸之理。能吸于丹田谓之哼,哼则引进落空;能呼于丹田谓之哈,哈则发放随志。吸则粘随,化彼劲于圈内;呼则发打,导彼劲于彼中。我守太极之阵,何妨巨力来攻我;会得折叠呼吸,任它百般终归空。因有太极,方立于不败之地;舍此别求,终不出斯技旁门。


——摘自 终南书院 《太极拳研修讲义 · 卷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