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可以表述的内容,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D5] 解析:真理是可以表述的内容。 “能够设想的东西”指古希腊是神创论。 “能够存在的东西”指巴门尼德的认识论。 二者形式对立,属性同一。 一、真理是可以表述的内容,属性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二、哲学真理的逻辑属性:与认识能力关联在一起 分为点、线、面、体四种形态。完整的真理老子用“玄同”表述,它是按照河图中心五的样式排列起来的。
这个逻辑图向人们展示出科学的真理观具有的逻辑模型。它与观点认识环节的真理形态截然不同。观点认识环节的真理观呈现出独断论的形态:他们认为真理只有一个。忽视了认识形态、认识能力、认识属性不同,得到的真理内容也会不同。科学的真理观是建立在思维和存在、名与实的属性对立的根基上,因为名与实、思维和存在的属性截然不同,这是永恒不变的两极矛盾。 观点理论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不可能改变名与实、思维和存在的属性对立问题。学者们只能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方法,在形式上、本质上、规律上、模式上实现不同程度的同一性。属性上的同一性只有在规律性环节才能展现出来。因为辩证运动规律是思维和存在二者共同具有的。这种同一性的具体模式就是被老子称作“天下神器”的河图样式。只有当表述的观点理论能够与老子河图里面的各个环节完全吻合的时候,才能摆脱观点认识环节真理具有的片面性,才能上升到科学真理具有的玄同模式。 汉语逻辑是建立在思维和存在、名与实属性对立的基础上,并且把它们二者的对立形态用系统矛盾论展示出来。系统矛盾论的实质:就是强调观点理论是与认识形态、认识能力、认识属性紧密关联在一起。科学的真理观是按照认识结构排列起来的,是符合辩证认识规律性的完美形态。内部包含正言若反、二律背反的矛盾关系。观点认识环节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只有上升到逻辑环节的规律性高度,这种相对性才能够转化为绝对性。 科学的真理是按照老子河图中真理的型——河图中心五的样式排列起来的玄同模式。那种停留在观点认识环节的真理都是具有片面性的相对真理。它的相对性一方面受客观事物的变化形态制约着,一方面受认识形态、认识能力、认识属性制约着。因此,必须通过河图正位的形式,将观点理论环节的真理在认识论模型上面的准确位置把握住。通过用老子河图正位之后,观点理论环节的真理缺陷就会清晰地展示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