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古代礼乐器(1)

 RK588 2017-11-12

前言: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便重视礼乐。

流传至今的古代器物中,礼乐器的数目非常多。

礼器,古人总概其名曰“尊彝”,甚至单用“尊”或“彝”来概括。

根据用途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称呼。

如烹煮类的礼器有鼎、鬲、甗等;

存放谷物的礼器有敦、簠、簋等;

盛酒的礼器有尊、罍、壶等;

盛肉的礼器有豆,盥洗的有盘,盛冰的有鉴等。



   青铜礼器。



礼器很多,与其相配的乐器也不少,如鼓、铎、埙、磬等。现简要介绍(礼器)于下。


1.鼎(dǐng)

鼎本来是古代烹饪用的器具,相当于现在所用的锅,用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在中国,鼎一直是最常见,也是最神秘的礼器。

鼎的神秘是与大禹息息相关的。传说大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在鼎上,镌刻有魑魅魍魉的图形。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发展成为传国重器。国灭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问鼎中原”的故事。此后,封建王朝往往把建立王朝或者定都称为“定鼎”。

最早的鼎是用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这两类又可分为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还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形成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列鼎通常是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在周朝时,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鼎和五鼎为卿大夫之制,三鼎和一鼎则属于士一级的器物。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唯一的双数。但是,至今尚未见周天子之陵墓,因此,这个记载还有待证实。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的风范和形体特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兽面纹鼎,通高21cm,宽18.3cm,重1.04kg。故宫博物院藏。

鼎圆体,深腹,薄壁,平口沿外折,口沿上有双立耳。腹下三扁足,足作夔形,首朝上,尾部作支点。颈部饰兽面纹,无地纹。

鼎是青铜礼器中最重要的一类器物,自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一直沿用至明清时代,是青铜器中流行时间最长的器物。



2.鬲(lì)

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器,是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实际上是鼎的一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认为:“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这种说法可以说是一语中的。黄现璠在《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之探讨》一文中认为,钟鼎文中有“臣十家鬲百人”,从这句话来分析,“鬲”的意思与“庶”一样,是家中烧锅煮饭的奴仆。

新石器时期,已经有陶鬲。这些陶鬲一般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时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最初是依照陶鬲制成的。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到了商代后期,鬲的口沿上一般有两个直耳。西周前期,鬲多为高领、短足,并常附有耳。西周后期到春秋时期,大多数的鬲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还有觚作为装饰。

除了圆形的鬲之外,到了西周时期,还有一种体为长方形的方鬲。这种鬲的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进行加热。



刖人鬲,高13.5cm,口横11.2cm,口纵9cm。故宫博物院藏。

鬲敛口,短肩饰窃曲纹,下腹外鼓,饰波曲纹。

鬲座为方屋形,正面开门,余三侧留窗。作为全器主题纹饰的刖人则铸在前门上,此人圆目大口,裸体,身侧和门连铸,右手见于腹前,右臂回环处恰作门闩插孔,左腿自膝下刖去,左手扶杖而立。




3.甗(yǎn)

甗是蒸食器,流行于商至汉代。该器造型分上下两部分:甑和鬲。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下部用以煮水,称为鬲。鬲的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在甑的底部有一个穿孔的箅,便于蒸汽通过。在甗中,甑与鬲有的连体,有的则是分开的。

商代的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口沿向外倾)、束腰。其腹袋状,腹下设有锥形或者柱形足,器体相对厚重。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到了西周,除沿袭商代的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上下部可以分开的甗,在下半部(鬲)上也加有附耳。与此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的甗。春秋战国时,甗的器身变得相对较薄,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

西周末春秋初,这种实用性很强的甗往往作为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的随葬品,置于墓中。现在考古发现的甗多为联体铸造,间或有分体铸造的形式。最独特的,当属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通高35.5厘米,不仅甑、鬲分体,而且鬲为长方形,六只方足,腹底平而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个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时炊煮三种食物。



寽父癸甗,商代后期,通高48cm, 宽32.5cm。故宫博物院藏。

甗是蒸饭器。侈口敛腹,甑较深,甑鬲连体,分裆柱足较细长,具有商代晚期甗的典型特征。

器内有三字铭文:寽父癸。




4.簋(guǐ)

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用于放置熟食。《说文解字》中记载:“簋,黍稷方器也。”圆口,《周礼·舍人》注释上说:“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说的便是簋的圆口。在宴席和祭祀时,簋往往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周易》记载:“二簋可用享。”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簋一般两耳或四耳,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

簋的形制很多,变化也较大。在商代,簋的器身多饰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其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也有一些无耳。西周时,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此时的簋形体依旧厚重,以云雷、乳钉等为纹饰,也有少数簋仅饰一两道弦纹,甚至完全没有纹饰。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极少见到簋。



团龙纹簋,高15.8cm,宽27.3cm,重2.24kg。故宫博物院藏。

此簋侈口,圆腹,圈足。腹有二兽耳垂珥。腹饰浮雕团龙纹。龙张口,双齿外露,鼻上卷。龙纹两两对峙。圈足饰弓身卷尾蚕纹。通体以细云雷纹填地。




5.敦(duì)

敦是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一种青铜器皿,由鼎和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与鼎、簋一样,敦很早便从盛储器转变成为礼器。《周礼》上曾记载:“有虞氏之两敦。”便是敦作为礼器的较好证明。

敦的形状有点像盂,有的敛口(口沿向内),有的侈口。有盖,称为“会”。在其下,有圈底,或者连着方形座,或者用三足支撑。往往也有两大耳,有的耳下垂,形如珥。在盖上有圈,取下放置时,盖上之圈可以当足。值得注意的是,图录学家称为“彝”的器物,从其形制来看,应该是敦。关于这一点,王国维在《古礼器略说》中有所叙述。

春秋是敦发展的关键时期。敦于春秋中期产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代以后逐渐消失。在祭祀礼仪上,敦逐渐取代簋,与鼎配套使用。战国之后,敦又被后起之秀——盒取代。



荆公孙敦,高17cm,宽25.2cm,重1.58kg。故宫博物院藏。

敦侈口,束颈,耳作环形,圜底下具三个兽蹄足。盖与器不完全对称,盖低于器高,无耳,上有三个兽蹄形钮,可却置。盖、器通饰乳丁纹。



待续……





文章来源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