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度论》:佛为一切智人-反思 “印顺法师”

 弘护正法 2017-11-13
《大智度论》:佛为一切智人

按:佛为一切智人,不限于是人类中杰出思想家;并非如某些人本主义佛教学术家所言,佛陀智慧认知要受人类历史缘起的限制。实际上,受缘起限制的是众生的认知,而非佛陀的智慧,“如是一切智人,因缘覆故汝不见,非无一切智人。何等是覆因缘?未得四信、心着恶邪——汝以是因缘覆故,不见一切智人。”佛智慧虽然无量,但具体示现,的确观待缘起及众生根性福德,“虽知一切法,用故说,不用故不说;有人问故说,不问故不说。”这种示现的局限性并非由于佛智,而是由众生的根性及共业所导致。


《大智度论》初品中婆伽婆释论第四


问曰:


世间不应有一切智人,何以故?无见一切智人者。


答曰:


不尔!不见有二种,不可以不见故便言无。


一者、事实有,以因缘覆故不见。譬如人姓族初,及雪山斤两,恒河边沙数,有而不可知。


二者、实无,无故不见。譬如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覆而不见。


如是一切智人,因缘覆故汝不见,非无一切智人。何等是覆因缘?未得四信、心着恶邪——汝以是因缘覆故,不见一切智人。


问曰:


所知处无量故,无一切智人。诸法无量无边,多人和合,尚不能知,何况一人?以是故,无一切智人!


答曰:


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


问曰:


佛自说佛法,不说余经。若药方、星宿、算经世典,如是等法;若是一切智人,何以不说?以是故,知非一切智人。


答曰:


虽知一切法,用故说,不用故不说;有人问故说,不问故不说。


复次,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已摄一切法。


问曰:


十四难不答故,知非一切智人。何等十四难?


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


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


答曰:


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升乳,是为非问,不应答。


复次,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


复次,答此无利有失,堕恶邪中。佛知十四难,常覆四谛诸法实相。如渡处有恶虫水,不应将人渡;安隐无患处,可示人令渡。


复次,有人言: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知,故佛不答。


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云何不名一切智人?譬如日不作高下,亦不作平地,等一而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无,非令无作有,常说实智慧光照诸法。如一道人问佛言:“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他作耶?”佛言:“我不作十二因缘,余人亦不作。有佛无佛,生因缘老死,是法常定住。”佛能说是生因缘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


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答,以无儿故。


复次,此十四难,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


复次,置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一、决了答,如佛第一涅槃安隐;二、解义答;三、反问答;四、置答。此中佛以置答。


汝言无一切智人,有是言而无义,是大妄语。实有一切智人,何以故?得十力故:知处非处故,知因缘业报故,知诸禅定解脱故,知众生根善恶故,知种种欲解故,知种种世间无量性故,知一切至处道故,先世行处忆念知故,天眼分明得故,知一切漏尽故;净不净分明知故,说一切世界中上法故,得甘露味故,得中道故,知一切法若有为、若无为实相故,永离三界欲故。如是种种因缘故,佛为一切智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