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2关于五行各一性

 太阳当空照917 2017-11-13

由五行化生万物,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传统思想。《白虎 通》说:“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 天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谓其位 卑。卑者亲事,故自周于一行,尊于天也。”按照《白虎通》的解 释,五和行是两个概念,五谓金、木、水、火、土五气,行谓在天 行气,在地行事。地承天之五气,行之而成物,故曰五行。周敦颐关于五行生物的思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在 《太极图说》中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 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在这里,周敦颐强调了五行的化生在 于阴阳变合的思想,强调了从无极到太极,到阴阳,到五行,宇 宙形成的多序列思想,强调了物质多样性的思想。

1,五行与阴阳变合
按照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的表述,五行是宇宙生成的 第四序列,其生成的过程也愈来愈复杂。“无极”至“太极”,只 说了“无极而太极”;“太极”至“阴阳”说了“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至“五行”则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 土”。“阴阳”是“太极”的一动一静所生,而“五行”则是“阴阳” 的一变一合所致。所谓“阴阳变合”,实际上还是《白虎通》的思 想。《白虎通·五行》说:
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准也,阴化沾濡,任生木。
木在东方,东方者阴,阳气始动,万物始生。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
火在南方,南方者阳在上,万物垂枝。火之为言,委随也,言万物布施。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
金在西方,西方者阴始起,万物禁止。金 之为言,禁也。
土在中央者,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 吐也。
按照《白虎通》的说法,天的五气是和地的五方相配的,水 与北方深沉的阴气相结合而成水,木与东方初生的阳气相结 合而成木,火与南方旺盛的阳气配合而成火,金与西方幵始收 敛的阴气结合而成金。土气与中央主吐万物的土结合而成土。 故朱熹解释“阳变阴合”一句说:
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然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 也。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木、火、
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

朱熹这段解释的最后几句是颇得要领的:“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所谓气阳质阴, 指的是天气属阳,地气属阴,于是阳变阴合而生质。所谓阳动 阴静,是指阳变阴合的过程中仍然体现了阳动阴静。这样,物 质由于自身的运动而产生变化发展的观点,在阴阳而五行的这一过程中,也就体现得比较明显了。但周敦颐这个“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的命题,除了使五行而阴阳的相生过程比 较明显外,并没有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什么新的内容。不过周敦颐言阴阳而不言天地,说明他已经明确了作为宇宙生成序 列的阴阳先于天地的事实。
2五行各一其性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紧接“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 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之后说:“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这话 在逻辑上应该是承上文的“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而 来的,既然“阳变阴合”生出了五行,五行自然各有其性。性指物的自然属性,也就是事务内部的质的规定性。惟其有此规定性,才能区别此物之为此物,彼物之为彼物。五行因各一其性, 不仅相对于上一序列区别于阴阳二气,而且在同一序列中也 有了互相间的质的区别。惟其有了这种区别,我们才能确定水 之所以为水,火之所以为火,木之所以为木,金之所以为金,土 之所以为土。周敦颐之所以要说这些,是为了强调有形有质的 五行和有形无质的阴阳的区别,因为这是另一种形态的区别。由气态到固态的区别。为了给这种区别作准备,周敦颐还采取 逆推的形式,总结了五行以上的诸序列:“五行,一阴阳也;阴 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意在说明以上诸序列也曾经 历了其他形态的变化,但他没有说明什么样的形态变化。周敦颐当时虽然不一定有“未知形态、已知形态”之类的概念,但 “未见气’'气之始”、“形之始”、“质之始”之类的说法早已见 于《淮南子》、《列子》诸书,自然可以明显感觉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诸序列相互间的区别,作这样的强调,是可以理解的。
但问题远不是这样简单,由于周敦颐行文过于简约,未能 明确说出上下句之间的关系,于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各人根据自己理论的需要,作出了完全不同的理 解。朱燾从他的“理”一元论的体系出发,将“五行,一阴阳也; 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理 解为五行共一阴阳,阴阳共一太极,太极本于无极,所以五行 虽生,总归是“太极”一性。他解释说:
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故又耵此而 推本之,以明其浑然一体,莫非无极之妙;而无极之 妙,亦未尝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盖五行异质,四时 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又初无声臭之可 言,是性之本体然也,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 之生,随其气质而所稟^同,所谓'各一其性’也。各 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
通过朱熹的解释,五行的“各一其性”成了“共一其性”。不 仅五行共一性,由五行至阴阳,由阴阳至太极,都是共的一性。 性从何来?本于无极。而“无极者无形,太极者有理”,所以这个性也就是“理”,朱熹根据什么说“各一性”是“共一理”呢?根 据就在于这个“一”。“各一其性”是一,“五行,一阴阳也”是一, “阴阳,一太极也”是一,一性就是一太极。所以“天下无性外之 物”,“太极无不具于一物之中”。这样,周敦颐的从无极到太极,从太极到阴阳,从阴阳到五行,被朱熹一个性(理)字全部 概括,各序列的质的区别也就不复存在了。
朱熹这样说了犹嫌不足,于是进一步说:
'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则非太极之后别生 二五,而二五之上先有太极也。'无极而太极,太啜本 无极’,则非无极之后别生太极,而太极之上先有无
极也j _
朱熹的这段解释在上面提到的把无极、太极、阴阳、五行说作
1《太极剖说解》。
上转引自董榕编《周子全书》卷一。
一性的基础上进而说成一物。所谓“则非太极之后别生二五. 太极之上先有无极”,实际上只承认有一个太极。而太极又并 非物,只是一“理'所以宇宙无论怎么变ffc,并非是物的变化. 而都是“理”的变化。
问题并未就此止步,因《通书·理性命》章有“二气五行. 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 各正,小大冇定”的话,于是又可以把“各—·其性”的一与“二本 则一”,以及“是刀为一,一实万分”的一前后联系起来。张杖
況;
性之本,一而已矣,而其流行发见,则人物所稟 有万不同焉。盖何莫不由于太极?亦何莫而不具于 太极?是其本之一也。然有太极,则有二气五行,泪 媪交感,其变不齐,故其发见于人物者,未尝不各具 于气禀之内。故原其性之本一,而察其流行之各异, 而本之一者,初未尝不究也,而后可与论性矣。$
按照张栻的解释,“一”是秉于太极的天理之性,“万”是 二气五行的自然之性。这样性便出现了“原其本则一、察其流 各异”的一与万的复杂现象。
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周敦颐这两段论述宇宙生成的原话 呢?
“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本无极也”的简化表述。“五”指五行,"二”指阴阳一”指
①见董榕编《周子全书》卷-'
太极·也指无极。因为无极是一,太极也是一。也可以理解为 单指无极,不指太极,因为太极本于无极。所以“五殊二实,二 本则一”和“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内 容完全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简约式。周敦颐比较完整地表 述他的宇宙生成序列共有三处,一是在《太极图说》的幵头,原 文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 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 生水、火、木、金、土。”这是描述最详细的一处。二是在《太极图 说》的中间,原文是:“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 本无极也。”采用的是逆推法,文字略为简约。三是《通书·理 性命》章,原文是“五殊二实,二本则一。”同样是逆推法,文字 特简.但几个主要阶段,仍然清楚明白。
对照三处义同而文字略异的表述,可知周敦颐的“五行, 一阴阳也”是五行一于阴阳,意即五行出自阴阳,而不是五行 共一阴阳。“阴阳,一太极也”是阴阳一于太极,意即阴阳出自 太极·而不是阴阳共一太极。五行一于阴阳、阴阳一于太极,太 极出自无极,说的是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的多序列,而不是 五行共·阴阳,阴阳共一太极的单序列。
“五行一阴阳”的一,“各一其性”的一,“二本则一”的一, 是三个不同的词,各有其特定的含义。“五行一阴阳”的一为 “始一”、“总一”、“归一”之一,有起始和归总之义。《说文》:“唯 初太始,道立干一。”“各一其性”的一.动词,分的意思。《吕氏 春秋·举难》:“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取一也。”高 诱注:“一,分也。”“二本则一”的一,为基数,相对于二而言。根 据以上三个一字的不同词性,“五行一阴阳”即五行归总于阴 阳;“五行各一其性”即五行各有其性广二本则一”即“阴阳,一 太极也”的压缩,而不是本之一性。
“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是相对于性
命而言的(本章标题为“理性命”)。《周易·乾》:“乾道变化,各
正性命。”孔颖达疏:“言乾之为道,使物渐变者,使物卒化者,
各能正定物之性命。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
所想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是也。”:D “万一各正,大小有定”,是
“各正性命”一语的开拓和延伸。万与一,小与大,是性与命的
具体化,意思是说:小至于万,大至于一,其性其命,都有各自
的规定性。以万喻小,以一喻大的概念何来?来自前面的推理:
“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指事物的多样性,“一”指多样性
的统一性。'是万为一’指事物的多样性具有统一性。'一实万 分,指统一的本原的实体分化为千差万别的特殊物质,万与 一又从何来呢?来自上文的“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 二本则一”。“万”取自“万物化生”,“一”取自“二本则一”。简 言之,“是万为一”指由万物逆推至无极,“一实万分”则由无极 顺推至万物。无论从一顺而到万,或者从万逆而到一,都有它 的自身确定的性质。“小大有定”则是对“万一各正”的补充, 正、定互训,都有确定之义。就是说不仅从“一”到“万”的不同 序列各有其确定的性质,而且同一序列的不同层次,不同等 级,不同规模,也都有各自确定的性质。这正好与"五行之生 也,各一其性”相对应,也就进一步解释了“各一其性”的本来 含义。
然而周敦颐这个思想又是不明确的。其所以不明确.是他
D《十二经化疏*阑結止义》卷-
参见萧遊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周敦颐的太极说》。
的“万一各正,小大有定”不知是指先天的“性”而言,还是指后 天的命而言。如果是说“性”.本章(《理性命》)上一段“刚善刚 恶,柔亦如之·中焉止矣”,已经明显说了性。如果是说“命”,自 “二气五行”以至“小大有定似乎又都是说的物性。朱熹虽然 是作“命”解的,但实际的内容还是物性。他说:
此言命也。二气五行,天之所以赋受万物而生之 者也。自其末以缘本,则五行之异,本二气之实;二气 之实,又本一理之极。是合万物丙言之,为一太啜而 已也。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 1本。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而小大之物,莫不各有 一定之分也。(1)
也可能周敦颐的本意于上段讲人的刚柔善恶之性,于本段则 讲自然物质之性,统括言之则曰之“性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