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共济失调与脑萎缩的区别

 幸福靠自己DLEL 2017-11-14

浅谈共济失调与脑萎缩的区别

长期以来,社会公众误认为“共济失调”就是“小脑萎缩”,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认识的混乱。共济失调的严重程度与小脑萎缩的程度并不一致,我们已经接诊过数位头颅核磁共振显示明显小脑萎缩而临床上仅为轻度共济失调甚至没有共济失调表现的病例;部分已出现明显共济失调的患者仅有轻度小脑萎缩。

浅谈共济失调与脑萎缩的区别

共济失调

“小脑萎缩”最直接的含义是神经影像学检查提示小脑容积减少,脑沟增宽,这是对一种病理损害的部位和表现的描述,而不是某一种或者某一类疾病的名称。老百姓对于“脑萎缩”一词印象很深刻,一是由于这个词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二是使人联想到很严重的疾病。当今基于互联网的交流和传播方式盛行,很多词一旦投入网络会被放大、曲解。“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就是典型的被放大曲解的几个“医学术语”。这几个词困扰着很多求医心切的患者,也容易被一些人所利用,互联网上可检索到大量声称可治疗“小脑萎缩”的机构网页,往往将“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混为一谈,治疗方法主要是一些活血化瘀治疗脑卒中的中药。其实,无论是哪个部位的萎缩,均意味着神经元数量减少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被神经影像学方法所识别,采用传统的医学技术,是不可能逆转萎缩的,我院开展的精准神经修复DNR360疗法从大脑功能的整体修复着手,具有靶向治疗的特性,主要针对神经性疾病恢复期各种病症,治疗策略包括细胞治疗、神经调控(涵盖磁电刺激、脑机对话)、神经修复性药物、生物工程和组织工程、神经修复手术等。快速修复受损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轴突和微血管,增加受损脑组织的营养支持,提高脑组织的修复潜能,更为全面、深入的进行脑部修复。同时配合赫尔森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Z5康复技术体系”的心疗、理疗、药疗、食疗和体疗,进行综合治疗,全面康复,最大可能地让神经康复患者回归社会。

浅谈共济失调与脑萎缩的区别

脑萎缩

进行性共济失调综合征(syndrome of progressive ataxia)是一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累及脊髓、小脑及脑干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共济失调和散发性共济失调。该组疾病主要表现为:平衡障碍、进行性肢体协调运动障碍、步态不稳、构音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可能伴有复杂的神经系统损害,如锥体系、锥体外系、视觉、听觉、脊髓、周围神经损害,个别类型伴有大脑皮层功能损害。我院引进国际先进的“微灌注技术”把纤细微导管放入动脉内或者椎管内,通过微导管灌注各种GM1NGFCSFGM-CSF营养因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代谢、抗凝溶栓、控制感染等药物,这些药物直接从动脉灌注到病灶区,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能充分的扩张小动脉和微循环血管,加快微小血管血流速度,促进侧枝循环开放,直接的作用于神经细胞,修复损伤的基因片段,恢复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