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外治法之“补泻”!

 lin-lian 2017-11-15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掌握一门到位的技术是一辈子的手艺,草堂经营不光是良好的环境、文化和服务,最核心的是艾灸技术,那么怎么能做出效果?怎么突破自己的瓶颈,总是这样的一种不温不火的技术(服务),那跟普通的保健有什么区别,这是很重要的。在技术上我们怎么突破,艾灸灸到什么的状态才叫有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一个客人患者自身的问题怎么样来进行艾灸的刺激,艾灸的手法很重要,那么我们在灸的过程中能不能把这个技巧施展出来,这个就是要用心,而不是走一个流程,这个很关键。今天呢就做一个分享,在灸的过程中,你灸的好与不好,什么叫灸得好,怎么样灸得有效,怎么产生一个变化,这是经过我们施灸一个穴位、几个穴位的重要标志,好的一个转化的标志,也就是我们在施灸的过程中无论是用的补法还是泻法或者是补泻结合的手法,这只是一个操作,那么灸一个穴位到什么样的反应,这个很关键。最重要的反应,就是一定把患者施灸的部位灸到有“潮红为度”。

有人呢,只红不潮。有人呢,只潮不红。有人呢,会灸得又红又潮,这个呢是三种不同,但是呢你必须要有一个,要占一个,这很关键。有这么一个质的目标,将来你对穴位施灸的时候,不管是用补还是用泻,都要有潮红这样的一个现象,这是生理的一个反应,为什么会红?为什么会潮?潮到什么程度?怎么才能感觉到潮?这个很关键。那么这个潮比红还重要,那么红呢,有微红,有通红,它不一样。你们大量去灸了,是不是发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人一下火就会很红,有人下半天火就是微红,还有人怎么灸就不红,但是呢不红也得让它怎么样呢?红!那怎么办?实际上艾灸它就是对一两个穴位做深层的刺激,就是把这几个配好的穴位干嘛呢?把它给灸透。那灸透的表现就是以潮、红为度!那么潮,为什么一定要潮?潮到什么程度?有人的潮呢就是感觉到潮潮的,有人的感觉湿湿的,有人会感觉有水珠出现,有人会感觉到有大汗出现,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今天我就就把这个关键讲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潮红呢?有的人需要补,在补的过程中你也要配合着什么呢?刺激。但这个刺激呢,不是泻,听懂了吗?这个人身体虚寒,需要温补,需要用温,身体弱需要温,一点点温他,但温的过程中,也需要刺激。你不刺激,这个地方就不红,因为什么?因为他寒啊!他寒就表现不出来,他血运不够,所以他就是不够红,所以需要干嘛?刺激,用火的刺激,还有手法的刺激。得什么呢?凡是这种虚寒的,一定要叩,要轻叩,重叩,要反复的叩。那么我希望你们将来在手法上突破,不是光是一味的灸,那对这个穴位“叭…..”(叩的声音),“叭……叭”要干嘛呢?要刺激,你这一刺激,它的气血就宣流了,就会红了,然后再温温的一灸,气就透下去了,这红就反应出来了。那么补法如此,泻法呢,更是如此,泻法“叭…..”温一温,啄一啄,泻法是什么呢,以啄为主,以温为辅,不是说我这个泻,说泻,你们现在这个手法上呢,根本可能分不出补泻。你们大多数都是在转圈(回旋),这是不对的,你一定要把次第分出来,不是拿个火就一味地把它给灸热了为止,不是的,一定要有变化,要有不同的次第,那么转圈,这个患者体质是偏热的,那么你就要记住,凡是偏热性体质的人,我们就少转圈,多啄,啄中也不能老是一个劲,使劲啄让人家疼,而是啄的时候轻痛为主,重痛为辅,记住了吗?这是用于泻法,泻法里面,温一温,回旋回旋,然后用什么手法呢?微微的一啄,稍微一疼就起来了,哎,微微一啄,然后就起来了,然后呢,温一温,回旋一下,用温的微痛的啄法刺激刺激,好,然后呢,开始“叭…叭…叭”(拳叩的动作)如果你们在艾灸中,在手法中,连手法都懒得动,就是转呀转呀转,这客人就麻醉了,来两次如此,来三四次还是如此,那就不对了,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咱们这个技术是要结合,我们一个艾灸,它就是自身的补泻手法的结合,再配合我们的手法(同时手中在拳叩)两个手法的一揉一摩一叩啊,那说我灸完以后再做手法,那跟这个是两码事,记住了啊!就是说在灸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入叩法和揉法。揉适合于补,然后尼配合手轻叩,把它叩红,啊,那么泻法呢。适合于重叩,把这个地方叩红,一定要加叩法。那么叩法,有平叩,用小鱼际和掌面,斜着大概30度角叩击皮肤,这个叩就比较温和,一般补法就用这个叩,你看,轻轻的,轻轻的,你们一定要在自己身上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就把这个作业布置下去,比方说明天开始,老师希望你们把老师所讲的,一定要去做,做了以后有收获,那么相互叩,叩多长?第一个礼拜,要练每个人一个部位,一个大椎穴叩5分钟,前三天叩5分钟,后三天叩10分钟,再后天叩15分钟,把叩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次第变化记录下来,你可以看一看三个不同时间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是不是一样的。你们要记住这个叩法,非常重要!那么补,就是用温的,偶尔配合轻的灼痛,叫轻痛的啄法,这是补法。记住了,一定要结合,千万不能老是转,回旋,自己都麻木了,患者的皮肤总是这种感觉就没有吸收了,没有吸收,内在的气血就没有变化,就不会出现潮红,记住了,潮红是标准,然后通过手法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咱们的技术。那么泻法,就是以温的,温开穴位为辅,以轻的灼痛为主,以重的灼痛作为点缀。比方说,我因为有火,泻下大椎穴,那么我温一温,把气血(局部)聚在这,让这个地方的气更盛,然后“叭”一啄,你要让他感觉到痛不痛,他说有点痛,你再稍微加点力,这个呢,这个力度怎么样,他说“哎哟,这个痛一点”,好,问他能接受吗,他说能接受,好,那我们就一啄,起来,呼吸。等他疼痛消失了再轻啄一下,又起来,然后再轻啄一下,再起来,啄了3—5次,就叩上3分钟,就一个穴位,叩3分钟,注意,那么泻法的叩呢,用哪叩呢?用四指关节拳峰叩,用骨峰刺激被施灸的部位大概叩上3分钟,一定不是说灸完以后随便这样“叭、叭”叩两下,不行的,一定要记住,叫量变引起质变,咱们外治法就是量变才能引起质变,那么这个叩完后,然后再给他温一温,又开始了,温大概30秒—1分钟,又把气给聚起来了,因为你一啄一叩,气就发散了,表面就会潮红,然后气就发散,多余的气机就会走了,走了以后再温一温,再让这个地方升温,然后再轻轻的一啄,“一、二、三……”,像我这样快了啊,一定要干嘛,一定要等疼痛消失再啄下次,千万不要连续啄,听懂了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泻法不允许连续啄,只有用雀啄的补法,你看,用温可以连续啄,泻法就是一下就是一下,“一二三”一啄,“嘶……”,起来,放松,停一会,然后等他放松再一啄,起来,放松,然后再啄,三下,啊,然后呢,三下或者是五下,如果三下,那么就在第四次,干嘛呢,你看“一……二……三……”然后第四次再比前三次啄得怎么样呢,哎,加大啄一下,叫“三轻一重”,听懂了吗?这个就是以轻痛为主,以重痛为辅,这就是一个次第,然后,三轻一重做完后,这最后一下,“嘶……好疼啊~有点痛了~比刚才痛了一点儿”,这就对了,你就要跟他讲“不要怕”,但是大家要注意,这个痛,一定是要在他能够忍受的前提下,你看,微痛,“疼不疼?”“有点儿疼”,这时候(注意把握好火候,在自己身上练)3分钟,配3分钟叩法,这就是强有力的泻法,那么在补法中也可以融入这样的方法,这补法要和泻法结合,一个穴位没有纯补也没有纯泻,它一定是综合的,它是组合起来的,补以温为主(如:温呀温呀,大概3分钟后轻啄,配合呼吸,起来,呼吸,然后轻叩,然后把火刮一刮,再找到温暖的感觉,再来一遍,共三遍,这套手法,你们要好好的系统地练,这是非常关键的,补和泻结合,以补为主,以泻为辅,以泻为主,温补为辅,结合着。但是手法就是这样,这手法,要练得有套路,有次第,就是说它的组合非常的清晰,然后有时间有次数,三轻一重为一级,三轻一重加叩法,那么做三组,一组一组的,把这个东西反复的演练,你们的技术还会提升一大块。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后,这个湿代表着什么?为什么说咱们灸的过程中,无论补还是泻,它红否潮湿否,我们把潮红作为我们对这个穴位施灸所呈现出来的一个正能量的表现,就是你的问题有效果了,不是以他的病症好没好,缓解没缓解为根本,而是以潮红为根本,那么老师把道理讲一下。

那么潮,代表湿,湿代表水。生命的常态就是以为的常态为常态,所以我们的生命就是两个,一个是火,一个是水。那么火是能量,水是物质,能量推动物质,物质才有变化,运行,但不我们生命遇到一定程度,这个水会发生变化,水会变成气, 会结成冰,结成冰就停那不动,就是叫滞,叫寒,这就是虚,那么这个水,就被蒸发了,变成气了,这就是壅,这就是火,实症,热,就像这杯子,如果火温度不足,水就结冰了,如果火太大了,水就蒸发了,那结冰了,冰就是水吗?不是,冰就是冰,它不是水,水就代表着什么,你说水是H2O,那是它性状的液态,那它(冰)是什么,是固态,所以它叫冰,那这代表什么,如果这火流得慢了,不动了,它停了,古人就把这状态叫“寒”的状态,所以水就不动了;那么我们要把这冰的状态动起来怎么办,就要用温把它融化,冰被融化就会表现出由固体变成液体,从我们的肉(皮肤)中。脾主湿,就会表现出来,所以寒的人一灸,灸出水,潮,红来了,代表里面的冰和寒融化了。我们通过这个手法,就是要化瘀。那么泻法呢?这个固体要变成液体能理解,而把气体变成液体靠什么呢?泻法。疼代表什么呢?代表肃杀。肃杀就是秋天,秋天主金,比方说这火,无名火,刚讲了物质变化是阴,……,火大了,水就要变气,火小了,水就要变冰,所以火决定了水的状态,火的大小、气的多少就决定了水的状态。那么这里面就是水转气,水变成气,变成冰,正常的水的状态是平衡的,不平衡要么变气(实证),要么变冰(虚证),虚证就是化冰,把它回到液体上,那么热证就是散气,把汽,无形的气,水蒸气,代表它能量太大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水会飞吗?如果你给它能量它就会飞。你把这壶水煮三天,还有水吗?怎么样,水会不会飞?所以你要记住水是会飞的,那飞出去了,水是物质,你把物质都变成汽了,冲出去了,冲出去哪里了?身体里边了,所以人体产生壅,壅就热,那怎么把这个“汽”再变成水?你看这个(:拿起茶杯盖住杯子),如果你不盖,水蒸汽就会蒸发,充斥在身体里。那我们通过艾灸,一刺激,这一痛,就代表着金,温温的火,烤,代表着木,灸火的温就是木,是木性,灸火的痛,就是金性,金性的作用是收敛的,温的木性是升发,所以这一痛,身体一紧张,就把气收下来了,这叫“损”,那你看这水蒸气往外蒸,这上边水蒸气已经不是水了,代表水中的阳多了,阳是升的,它把气升上去了,升的越高,怎么让它回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要在上面加个盖,这个就相当于物质,金就是物质,所以我们五脏六腑之气上蒸于肺,肺就是金,金的功能就是在五脏六腑上加个盖,所以说气到肺这,肺就把你的气结成露,你看水蒸气遇上物质,就凝结,凝结成露,露是水,所以热症的人,你往那一烫,他就会出现水汽,水珠,有人说那是疼的,不是,疼不是目的,是手段,通过火一灼,让他一疼,让他身体一热,就一紧,就变成露水,那么热就给转化掉了,这就是泻法的作用。那么在这时,问诊的时候,不管他什么问题,首先要问一问,辨一下寒热,那么就会跟员工讲他补多一点,以补为主,泻为辅,他的体质症状是热的,以泻为主,补为辅,那么这个时候,你们的技术就上升一大块了。所以我们调的就是通过火来调阴,叫扶阳化阴,扶阳转阴,这是扶阳灸的灵魂,就在这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我们的作用就是把他的固定的水通过火化掉,那么无形的水通过火的肃杀让他结成水回来,让冰化水,让气归回水,让升上去的降下来,停在底下不动的让它升起来,所以木主升发,金主肃降,我们通过火产生温性和凉性来调和我们人体的平衡,其实调的就是气血,我们不是在灸表面的……,而是在调里面的气血,因为气的多与少决定水的状态,但气是看不到的,我们要通过火的现象判断,只要你有热,一出水说明里面的气少了,水变成露了,那往那一补,里面的气升起来了,冰化水,液出来了,里面的寒就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