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1)|从《内经》《伤寒杂病论》浅谈失眠治疗思路

 秋月如练 2017-11-16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1)|从《内经》《伤寒杂病论》浅谈失眠治疗思路

21世纪科技的发展,带给了人们视觉的享受、心身的愉悦,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疾病困扰,失眠为其中之一,不管是工地上、办公室,还是教室里,处处可见因睡眠不好而精神不佳的人群。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由于失眠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专家估计,至2020年,全球患上失眠的人将超过7亿。可见,失眠已成为如今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临床通指病患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黄帝内经》为最早论述和概括睡眠机理的著作,且根据自然阴阳五行、人体气血津液来究其病因病机并提出治疗原则。而《伤寒杂病论》中则有39个条文与失眠相关,其特色见于归于六经、尤重心主、善滋阴血、独擅温阳等,可见仲景续《内经》之源流,开拓发展,内容更饱满充实,为后世辨证失眠奠定了基础。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1)|从《内经》《伤寒杂病论》浅谈失眠治疗思路

1 《内经》中的睡眠机理

失眠在《内经》中又被称为不能眠、目不合、目不暝、卧不安、不得安卧、卧不得安、不夜暝、夜不暝、少卧、不时卧等,其中论述失眠的《素问》8篇,《灵枢》11篇。《内经》提出人与自然为一整体,自然界的节律变化和阴阳二气均能与人体相应。卫气正常运行,阴阳交泰为睡眠的正常生理基础。按《素问·生气通天论》的论述“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可看出人体阳气顺应自然界阳气上升外达,运行于表以卫外,以此达到体内协调,睡眠正常。而“平旦人气生,......是故暮而收拒,......”则论述了日暮之后,人的阳气内藏,故应清静安卧,即正常的睡眠应在时间上顺应自然做到日落而息。

2 失眠病因

2.1感受外邪

《灵枢·邪客》曰:“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阴......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暝”,厥气乃外来邪气,客于人体脏腑可致失眠。《伤寒论》中太阳蓄血证的如狂发狂以及少阴病中的但欲寐、心烦不得眠等皆是以寒邪外侵而致的失眠。

2.2情志所伤

怒喜思悲恐分属五脏,人体情志过激或过于抑郁皆可影响五脏生理功能,导致脏腑气机紊乱、气血逆乱而引发疾病,从而间接致使失眠,如宋代邵康《能寐吟》中云:“大惊不寐,大忧不寐.....大喜不寐”指出七情过极而不寐。此外,《内经》提到心为十二官之君,十二官危必危及君主,心又主神明,神乱则卧不安。

2.3饮食不节

《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对此做出延伸,如《张氏医通·不得卧》就明确指出:“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凡因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不寐均属之。

3 失眠病机

《内经》以昼夜阴阳节律的影响为起点,营卫气运行为理论基础,创立了营卫阴阳为主要理论的睡眠病理学说,为失眠发生的总病机。以阳不入阴为病机理论指导,主要围绕在营卫、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之间,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伤寒杂病论》中则以辨证的角度讨论失眠病机。如:

阴虚

在《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中有“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肝主藏魂,肝之阴血不足可致魂不藏而失眠;再者,肝阴虚必生内热,虚热上扰心神,故见此症,体现了《内经》“阴虚则目不暝”之意。在其他篇目还分别提到心肺阴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阴虚水热互结等阴虚之证,皆为不寐病机。

(1)阳虚

《伤寒论》分别从太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分别论述不同类型阳虚而致的失眠。太阳病为汗后阳虚、阳虚血少等,《辨不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五》:“脉濡而弱......反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此本虚证,汗后血虚阳虚更甚,故仲景言其涩而无血,虚阳上扰致不得眠。少阴病为心肾阳虚,阴盛阳脱。厥阴病为阴寒内盛,虚阳欲脱,《伤寒论》:“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此为厥阴病阴寒内盛,虚阳欲脱之症,阳亡而神散,故烦躁而不得卧。

(2)血虚

仲景在《金匮·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和《伤寒论》86条均指出“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不得眠”,素有衄血之人,阴血已日渐耗损,发汗使之加重,同上阳虚血少之理。

(3)气虚

《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述了妇人转胞导致的烦热不得卧。此证属肾气不,进而影响膀胱气化失司,致水道不通,浊阴上逆,故烦热不得卧。

(4)邪热扰神

《伤寒论》中栀子豉汤证中虚烦不得眠则为邪热郁于胸隔,火气内攻,心神被扰,阴不敛阳,心神不得内宁,故惊惕不安,不得眠。

4 失眠治疗

《内经》认为卫气运行不循常道,阳不入阴,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失眠的重要法则在于疏通卫气,和其营卫,调其阴阳之虚实,扶正祛邪,如《灵枢邪客》曰“补其不足,湾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半夏汤即后世之半夏秫米汤,考其原意,半夏林米汤之作用,便在于其能“通调阴阳,使之和得。”半夏汤具有通利壅塞之作用,方中半夏性味辛温,《本经》记载能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目弦,咽喉肿痛,止汗等。张山雷认为“半夏味辛,辛能泄散,具有开宣滑降,幵泄滑下之作用,故能荡漆痰池。”《本草便读》谓其“消痰饮,通阴阳而和胃,散逆气以调中,解郁邪”主治“呕吐,不寐”,所以半夏在此方以祛邪为主,且能通气道。

而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所用中药常来自《神龙本草经》,其治疗失眠常用到酸枣仁、半夏、山药、甘草、附子、桂枝、人参等。针对上述《伤寒》中提到的失眠病机,仲景有用到以下经方:阴虚—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黄连阿胶汤、滑石代赫汤及酸枣仁汤等,阳虚—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等,血虚—归脾汤,气虚—肾气丸,邪热扰神—栀子豉汤......仲景众方中治疗失眠的方共21首,由上可知均为辨证而得之方,虽为治疗失眠之方,却有安神剂和非安神剂之分:

安神剂

酸枣仁汤—肝阴血虚,虚热内扰之失眠,仲景用酸麥仁汤。方中酸麥仁性平、味甘、可入心、肝经,故能养阴血,安心神;知母清肝润躁除烦,甘草清热,与零仁合用酸甘化阴;获苳安神宁心;川萼疏肝调血,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宁心安神之效。此为现代治疗失眠的常用方剂。仲景虽然在《伤寒论》中已使用了龙骨牡娠等质重类的潜阳镇静安神药,但酸専仁一类的滋养安神药却首见于《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1)|从《内经》《伤寒杂病论》浅谈失眠治疗思路

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心肺阴虚之失眠,治以养阴润燥,除烦安神,本类方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鸡子汤、滑石代赭汤等。上方均以百合为君,《本经》记载,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本草纲目》则言百合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之功效。百合补虚滋养,镇静安神祛邪之功,对体虚且见症纷然的百合病,起到扶正祛邪之效。

非安神剂

干姜附子汤—干姜附子汤治疗太阳病失治误治所导致阳气虚损之失眠。此乃汗后阳虚,急救回阳之良方,方中干姜辛温以复中焦之阳;生附子大辛大热破寒消阴,以复下焦之阳,二者配伍,急救回阳之力著。此证阳气将亡失,故用干姜附子汤,即四逆汤去掉甘草之缓恋,且生用附子,服法亦妙,一次顿服,意在集中药力,急复其阳,阳回神宁则眠自安。

黄连阿胶汤—心肾不交之失眠,法拟滋阴清热降火、交通心肾,方用黄连阿胶汤。成无己认为阳有余以苦除之,故方中以黄连、黄零之苦以浑心火,使其下降;又言,阴不足以甘补之,故用鸡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阿胶亦能滋肾水以上潮,鸡子黄能养心以宁神;再以白苟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和营敛阴;且白苟配苳连酸苦涌泄以湾火,又与鸡子黄、阿胶相伍,酸甘化阴以滋阴。吴通认为鸡子黄“其气焦臭,故上补心,其味甘咸,故下补肾”,又称其“乃安奠中焦之圣品”,然而,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鸡子黄营养极为丰富,为补虚之品,可见此处配伍鸡子黄有其妙效之处。诸药合用,滋肾水而降心火,使心肾得以相交,水火得以相济,则诸症可除。

肾气丸—肾气不足,即肾阴阳不足而偏于阳虚之失眠,治以温肾阳滋肾阴,化气行水之法,用肾气丸。方中干地黄为君,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如《本草经验疏》记载,其乃“补肾家之要药,益精血之上品”;山茱萸补肝,湿精气;山药健脾益肾精;附子、桂枝温肾助阳,鼓舞肾气,配以地黄则阴得阳生,阳得阴化,阴阳相济,生化无穷;获等健脾益肾;泽海、丹皮能降相火;茯等、泽湾相伍,加强渗湿利尿之功。诸药相合,补湾开合具到,既补阴生气,又助阳化火。

栀子豉汤—邪热扰神,热郁胸膈之失眠,治当清宣郁热,方用梔子豉汤。梔子苦寒,有清热除烦之效;豆豉其气上浮,有宣透之力,二者相合,清热而不寒滞,宣透而不燥烈,为清宣胸中郁热,治疗心烦懊恼之良方。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1)|从《内经》《伤寒杂病论》浅谈失眠治疗思路

光明教育工作室出品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1)|从《内经》《伤寒杂病论》浅谈失眠治疗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