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戴氏心意拳 “三动”的练法

 文苑书店66 2017-11-17

摘要:戴氏心意拳中的“三动”是指重动、轻动和灵动。三动练法是戴氏心意拳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也是逐步形成内在混元合一,外形浑圆相照的要求。“三动”又称“三易”,指的是易骨、易筋、易髓。易骨的改变以重动为主,指的是关节和原力的改变。易筋的改变为轻动,轻动指的是肌肉和筋络的改变。易髓的改变为灵动,指的是经络和气路的改变。可见,“三动”是修炼戴氏心意拳的行功之路,既是三个阶段,又是三个过程,更为三种不同的练法,贯穿修炼戴氏心意拳法的始终。此为“三动”的真正内涵。

三动是戴氏心意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戴氏心意拳循序渐进过程的高度概括,并且凝结了戴氏心意拳的内在要求。三动的综合法则:一是以外引内,二是由内催外,三是内外一贯。三动的总要:既是练功的过程,也是练功的方法,须做到一式多意,一势多拳,形成重动谓有意、轻动谓随意、灵动谓无意。重动练架筑基,练出势法清,练到实力生,练时大阳阴开或大阳阴闭,毛发发涨,做到闭住五行,劲气毒狠,身足弓催,用直刚劲,猛踮劲,以劲颠人。轻动练意,练出鸿毛不能加身,飞虫不能落肢。鸿毛触我我顺随,飞虫触我我抖擞。混元真气走冲脉旋带脉,均匀自如轻漂疾利。手法要滑活突变、轻灵奸毒。身法要翻浪续冲浪,翻浪翻浪又翻浪,翻浪之中细思量。思量它外形慢柔,内在强暴,暗刚突变,内劲追人,击敌于动静之间。灵动练心显神,练出意识呼吸,练虚实皆有和关节旋转的角度加大,练轻快活跃,灵刚假虚,突脱随心,视彼如小草,并能做到柔接刚送,丹田猛射。


重动

重动主练起落分明、内外合一,谓拳带身子,是掌握格式的功法。要练出猝刚、炸劲,达到内外调整、内外配合。重动是拳练人,做到练精、聚气、合力。练出劲节,彻底改变肢体运动轨迹和使用拙力的习惯,达到统一肢体劲力,把浑身的散劲练成整劲。

重动多属取法,这种练法在初练时,外表要求棱角分明,动作到位,姿势合规。先以慢练为主,后以快练为要。初练一般不宜多发快劲,这种功法谱称易骨功夫。骨即力量,包括力的方向和气劲运动的速度快慢,躯干和四肢用力配合的改变。因初学者练习的过程基于对用力习惯的改变,就决定了这种过程必须是缓慢的,持之以恒的,只有这样才符合重动的技术要求,只有原有的运动轨迹和用力习惯彻底改变,才算练成重动,并为下一步轻动打好基础。对于练重动一法,口传为慢练细节,快练劲节。慢练重动时,慢得不能再慢了还觉快。练时,身法多练反弓法,以横为主,足重钉,头要狠顶,身直起。手法多练拧旋翻转的动作和贴身下沉上提劲,全身配合用脆决劲,着重体现抖擞劲。以上练法先慢练,因慢则规则明,势法清,固根基,实力生。等慢练重动能够顶心沓手心,手心沓足心,一沓到底后,气起到天门,便可转入快练重动,只有快练重动,才能刚劲生,势汹涌,练到脆猛短疾、齐整稳沉、严整壮重、出手兔惊、回手火烧、停似木鸡、动似枝摇的状态,这就达到了快练重动的目的。

练重动时,无论慢练或快练,开始时均可苦恒蛮拙,因蛮可势汹涌,拙可实力生,先慢练重动是为了与彼接手交技不出现轻浮的弊病。若慢练重动过久又恐生滞僵,而出失灵显呆的弊病。因此,慢练重动后必续以快练重动,否则就是将下盘练成盘根铁柱也不足以致用。身躯在起伏转折的各种技术动作时身躯大缩大展。练四肢时,上肢练两手不离心,两肘不离肋,出洞入洞紧随身。练下肢时练并膝,并膝犹如剪子股。在以上二法的前提下,手脚的动作可大开大合,鼻的呼吸可大呼大吸,口的出入可大出大入。同时,还须做到定要静,动要迅,桩功稳固,轨迹到位。练到疾速含刚,慢迟也含刚,并三心发热,这是重动已到火候的反应。


轻动

轻动主练阴阳接转、内外随顺,谓身子带拳,是掌握圆润的功法。练出瞬静,达到内外沾粘,内外柔静。轻动是人练拳,练气腾,是重动的纵深,练心与眼及顺随,练出气腾转练灵动,是提高自身对异物动向的感悟和劲力运用的调配,谱称易筋功夫。

轻动是把重动练出来的劲道加以柔化,用意不用力,用圈不用拳,用化不用拔,用拔不用拨,用拨不用碰,用碰不用思等法的转化。练轻动也是用快慢二法,此处的快慢二法,均可劲断意连。不论哪一种练法,皆须思想放松,肌肉放松,全身动时以顺为主,练轻动时的动作,快得不能再快了还觉慢。在易骨的前提下用易筋法将连接身躯、肢体、头颅的筋和骨肌拉松,拉开,拉长,特别是委中筋,腰脊筋,更需要首先拉开。这种做法是轻拉小缩,慢拉快缩,快拉慢缩,三拉互易。在练轻动中无须何种动作,均须松中含紧,慢中藏快。松,是松中紧;紧,是紧中跟;慢,是慢中随;快,是快中顺。以上谓开筋的方法,一直练到不紧而紧,紧而更紧。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开筋,而且能同时达到上气下沉,下气上旋,凝聚于丹田,贯注于全身,爆发于四面八方,传导于四肢四梢,并可力透肩背。易筋术练成后,既能体现出外柔内刚,又能体现出内在混元和外形浑圆的匹配。《拳谱》曰:“轻动上身,投手举足之时,闪目转睛之间,起伏转折之中,心意相印,缓疾突变,突阴突阳,松中突紧,紧中突松,斜中突正,正中突斜,起中突落,落中突起,刚中突柔,柔中突刚,动迅静定,快慢互易,阴阳相合,刚柔相济,内在真气,突敛突爆,外形动作自然而然,身随腰转,肢随体动,膀随身斜,形随气抖,手随身擞,练到轻慢动生柔,轻快动生刚,三心冒气”,有了这种感觉,便是轻动练成。


灵动


灵动主练内外自然,形成内圆,达到束展一体,为气带身子,是随心所欲的功法。练出虚实,形成一触即吞,一触即吐。灵动是心练拳,练神迁,练就心一动全身俱备,丹田一动浑身俱动。灵动是重轻二动的结晶。

从疾狠真的本能反射,转向勇猛短毒的条件反射,达到灵动。从阴阳互转到刚柔相济,从丹田一动,到浑身俱动,从一触即发,触之即发,无意而发。从以上三发,返归无极是真艺的目的。以此提高处置各种情况的敏锐性,即先敌一步的反应,最终达到随触即发、遇峰而化的层次。灵动,用行功之法将重动练出的猝刚,轻动练出的潜刚,用灵动的练法合二归一,用养道之理,练万气归根,养丹润田,培养一气裕充,达到重内不重外,重神不重形。《拳谱》曰:“武艺之道无真经,任意变化势无穷,悟的婴儿玩打法,乃知拳法天生成。”这是灵动内劲的体现,内劲是精气神的衍生物。练灵动时,无处不丹田。练灵动先练静心,静心的练法是先找一处养静的地方进行静养,或蹲或搬或砸或坐或睡,舌顶上腭,眼观鼻,鼻对脐,提肛收臀,裹胯,缩尾,目视鼎,出入二气不闻声,用此方法进行静养。静养时撤开二六连环锁,四象飞空,三心归一,将自身融入大自然。按拳谱中所讲,“茫若扁舟泛巨海,呆若木鸡置庭中,养练双修”。这种练法称为返本还原,回归无极。达到这种境界就可调息,用吸至丹田,呼之肺经之法,练到耳不闻声,心旷意畅,出现忘我,进入觉明。只有这样才符合入静的功法。《拳经》曰:“静中寓意,意中蓄气,气中蓄动,动中气冲,气冲意送,曰开气路,曰开气窍。”此法是入静的内涵,灵动的核心。其实体现的是一种动作的尺寸劲节劲道,以上动作看似肢体运动,却是天真一气在做功。无论练用养,只有三心出现发火的感觉,才算灵动过关。

综上所述, “三动”又称三易,指的是易骨、易筋、易髓。易即改变,易骨的改变以重动为主,指的是关节和原力的改变,练架入滚字诀,练聚气合力,练出身躯吞吐,练成大圆。易筋的改变为轻动,轻动指的是肌肉和筋络的改变,练合入顺字决,用清静无物,意领气随去练,练出筋脉吞吐,练成小圆。易髓的改变为灵动,指的是经络和气路的改变,练一贯入借字决,引气归根,炼气催音,练出骨髓吞吐,练出直圆达到滚豆成圆之圆,最终达到功法的封闭、打法的借顺、步法的迅捷、上法的敏锐,腿与足的灵活、手与臂的巧妙、头身四肢相呼应、外形的工顺勇、内意的疾狠真,从有欲生巧练到无欲生妙。可见,“三动”是修炼戴氏心意拳的行功之路,既是三个阶段,又是三个过程,更为三种不同的练法,贯穿修炼戴氏拳法艺术生命的始终,此为“三动”的真正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