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考古通论】Vol.5 | 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RK588 2017-11-17

从今天开始我们告别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学习。鉴于此部分在《中国考古通论》中占比较大,我们规划新石器时代复习内容分三期更新。上期主要对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理论(第四章)进行整合,后两期就各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第五章、第六章)整合梳理。


本章综述


本章主要讲述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述。第二节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期与第五节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较为重要。复习时要有宏观思维,命题方向偏向简答论述。建议结合《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彦宏)、《考古学概论》(栾丰实)等相关学术著作学习。


本章思维导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长按图片点击保存


本章内容梳理


1、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

0
1


新石器时代距今12000-4000年前,属史前时代的晚期。是人类主要使用磨制石器从事种植(农业)和养殖(家畜饲养)经济的阶段,并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依据文化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也可进一步细分为早期(前后两段)、中期 、晚期四个阶段 。

早期(距今12000-8000 年前)


前期

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在广东阳春独石仔、 封开黄岩洞 、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等 ,均发现有局部磨制石器 ,但大多数石器仍为打制石器或细石器 。开始制作陶器,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 、湖南道县玉瞻岩 、广东贵德庙岩 、河北徐水南庄头和阳原于家沟遗址等,均发现距今1 万年前的少量陶器 。在仙人洞、吊桶环和玉瞻岩 ,还发现有稻的遗存 ,原始农业处于萌发期。


后期

磨制石器的使用已普遍。在华北的磁山 、裴李岗 、老官台等文化,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 ,长江流域的湖南遭县彭头山文化等 ,普遍发现有磨制石器 ,但仍多为局部磨制。陶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红陶为主,陶色多不纯正,陶质较粗疏 。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定居聚落和民族公共基地 。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粟作农业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稻作农业两大文化体系 ,原始农业处于确立期。


② 中期(距今7000-5000 年前)


磨制石器已由局部磨光向通体磨光过渡。陶器仍以红陶为主;陶器制作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已出现了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 。聚落形态进一步发展,各地遗址分布的密度大大增加,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多;开始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中心聚落。黄河流域普遍发现粟类作物遗存,长江流域普遍发现稻类作物遗存,原始农业处于发展期。


③ 晚期(距今5000-4000 年前)


石器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多为通体磨光者,还出现了较多的玉器。在黄河流域龙山时期诸遗存中,发现了一些小型铜工具。陶器制作中轮制技术已较普遍应用,陶器以灰陶为主,烧造的火候较高,陶质较硬 。聚落进一步分化,防卫设施进一步加强 ,在黄河中下游龙山时代诸文化 、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和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均发现有原始城堡。粟作农业进一步发展,稻作农业开始向北方传播 ,原始农业处于兴盛期 。


2、中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因素

0
2


① 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新石器,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的磨制石器是在距今10000 年前后出现的。在华南地区,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 (12000-9000B. P),曾发现少量的局部磨制石器,但无陶器共存;在广西桂林甑皮岩和庙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均发现有与陶器共存的局部磨制石器。在华北地区,最早的磨制石器见于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新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工艺更加发达,钻孔工艺取得长足进步。石器类型也更加多样,涉及人类活动诸多领域。


② 陶器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主要的发明之一,也是当时人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 。由于陶器具有分布广、演化快、文化间的差别明显等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发展变化的轨迹和不同文化的特色,故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和文化间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的陶器大约是在距今 10000 年前出现的。华北地区最早的陶器发现于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华南地区最早的陶器见于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瞻岩 、广西桂林庙岩等遗址 。陶器是用陶土加水和其他原料,经成形 、晾干、烧制而成的器具,主要用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容器和炊器 ,有时也用于制作生产工具或其他用品 。


③ 农业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视,有着根深蒂固的 “以农为本” 的思想。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相差较大 ,大体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南 、北方在气候 、土壤 、植物分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就农业的起源而言,由于自然环境和作物野生种分布的不同,新石器时代生活在各地的史前先民们因地制宜 ,分别驯化出不同的栽培作物种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早田粟作农业文化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南方水田稻作农业文化两大农业文化体系。它们既并行发展,又相互影响 ,共同推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社会与文化的不断进步,并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


Q:中国史前农业分期


一、发生期

12000—9000 B. P 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是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期。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文化和农业发生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史前考古学家们致力探索的课题 。


1995 年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湖南道县玉瞻岩遗址都发现了距今超过 1 万年的稻谷花粉和硅酸体。尤其玉瞻岩遗址还发现了几粒稻谷的实物遗存。根据整体形态及其秤面双峰乳突研究,说明玉瞻岩遗址出土的几粒稻谷既保留着某些野生稻的特征而又不同于野生稻 。这些重要发现不仅为稻作农业长江流域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二、确立期

9000—7000 B.P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是史前农业的初步发展期 。这一时期的稻作农业遗存在长江流域尤其是中游地区多有发现,特别是在湖南遭县八十遗址发现了 1. 5 万粒稻谷和稻米,其特征既区别于现代的籼稻 ,又区别于现代梗稻。在淮河流域的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则发现有梗、籼两种稻的遗存 。表明水稻栽培已经历了一定的时间,稻的品种已有了初步的分化,从而说明稻作农业在长江流域已经确立 。


在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 、磁山文化 、裴李岗文化 、北辛文化及东北的兴隆洼文化中 ,常常发现有粟作农业遗存 。作物品种有粟(磁山) 、黍(大地湾 、裴李岗 、新乐下层)和油菜籽(大地湾)等。同时,收割用石刀 、石镰及加工用石磨盘 、石磨棒等也是上述文化中常见的工具。在裴李岗文化中,石磨盘、石磨棒往往成套出于女性墓葬 ,反映出农业生产中男女已有所分工,进而说明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


三、发展期

河姆渡文化 、马家浜文化 、崧泽文化 、大溪文化等均发现有稻的遗存 。特别是河姆渡遗址发现有大量稻谷 、稻壳 、稻草堆积以及数量较多的骨相 、木和等 挖掘翻土工具 ,一般认为已进入了“ 耜耕农业” 阶段。在江苏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和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分别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和早于大溪文化的水田遗迹,表明稻作农业已进入发展期 。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东北的红山文化等粟作农业同样有了新的发展。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食物结构中,粟 、黍等植物接近50%。在马家窑文化中出现了以粟随葬的现象,如柳湾马厂期的 17 座墓葬随葬有用罐或瓮盛放的粟。作物除粟、黍外,甘肃东乡林家遗址还发现有大麻籽,西安半坡遗址还发现有芥菜或白菜籽 。在农业工具方面,仰韶文化中常见用于松土翻地的石铲 、用于收割的长方形石刀和陶刀 、用于粮食加工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特别是石刀、陶刀的数量很多。此外,从遗址分布的密度来看,仰韶时期大大超过前仰韶时期,说明了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四、兴盛期

5000-4 000 B. P 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史前农业发展的兴盛期。其标志之一是稻作农业遗存的分布已遍及长江流域,进而扩散到黄河流域及南岭以南地区。在良诸文化发现有三角形石犁和家养水牛的骨髓,或许犁耕甚至牛耕技术已经出现。黄河流域的龙山时代诸文化粟作农业也继续发展。


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也发现有三角形大石犁。农业工具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关分析表明,陶寺人的食物结构中有70% 为粟、 黍类等植物,说明粟类已成为当时人们的最主要食物。与兴盛期农业生产发展相应的是这一时期遗址分布的密度和规模进一步增大 ,并在长江 、黄河流域普遍出现了原始城堡,有些城堡的规模超过 100 万平方米。在陶寺墓地则出现了规模和随葬品悬殊的大、中、小三类墓。这些情况 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农业生产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产品已有了剩余 ,促使社会出现了城乡和阶层分化,进而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


3、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

0
3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许多学者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区系类型和文化体系做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论著 。


  • 1980 年 ,石兴邦把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三大板块( 或三大系统) , 即北方沙漠草原地带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文化系统 ,西北的粟作农业为主的原始文化系统,东南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系统 。每个系统又细分为若干个地域性文化传统或类型 。这一看法的提出,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 ,对推动区系类型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 1981年,苏秉琦在《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一文中,将中国史前文化分为六大区系,即陕豫晋邻近地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 、以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六大区系内,还可划分出不同的地方类型。不同地区的文化,虽彼此的渊源、发展道路、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但相互间也存在着交流与渗透 。


  • 1986年,佟柱臣将中国史前文化分为七个文化系统发展中心,即马家窑文化系统中心、半坡文化系统中心、庙底沟文化系统中心、大汶口文化系统中心、河姆渡文化系统中心、马家窑文化系统中心、屈家岭文化系统中心,并对每个文化系统中心的特点、内涵及发展序列作了概括和论述 。


1987年,严文明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即粟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狞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在这三大经济文化区下,又细分为 12 个文化区系 ,即甘青区 、中原区山东区燕辽区 、江浙区 、长江中游区 、闽台区粤桂区 、云贵区 东北区 蒙新区 、青西藏, 并论述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多样性发展格局和以中原为中心的分层次向心结构 


尽管上述学者的划分方案不尽相同 ,但他们的研究前提都是把整个史前中国文化看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基本内容都是通过对各个时空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目的都是力图建立中国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而在这一作业过程中,区、系、类型的划分, 有利于对分布于不同文化区的考古学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研究 ,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考古学文化发生、发展 、演变的时空关系 ,从而为探讨诸如中国文明的起源 、民族的形成等重大问题奠定基础 。


4、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简述

0
4


中国人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连绵不断,但这其中有不少问题从学术上是不够清楚的。比如早期曾有中国文明西来说本土起源说的争论,现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可以确定中国文明的本土起源。不过,关于文明起源的时间、地点、过程甚至是文明的标准等问题,学术界内部也仍然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因此,近年国家组织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集中多学科力量对关键时段、关键地区和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进行综合研究。项目目前仍在进行过程中。

 

简略地说,世界上几大早期文明都是农业文明,形成于气候适宜的大河流域,因为只有以比较发达的农业为经济基础,才能供养较多较密集的人口,形成社会分工,进入复杂社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都是这样。中国的早期文明实际上同样是大河文明,主要形成于黄河中下游,某种程度上也应该包括长江、淮河和辽河等流域的部分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原生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主要农作物小米和大米的故乡。它们在距今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开始被人类种植,到距今 9000-7000 年左右,在一些比较适宜的河谷与平原地区,就出现了较稳定的农业社会,如华北的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等,华南彭头山文化以及南北交汇地带的贾湖文化等。距今约 7000-5000年的仰韶时代,上述几大河流地带及其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的地域性文化传统并产生密切的文化交流与相互作用。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即早期中国的雏形。其中黄河中游等河谷地带即传统所说的中原地区人口尤其稠密、兴盛,其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影响尤大。

 

距今 5000-4000 年的龙山时代是个聚变与裂变的时代,文化交流伴随着剧烈的文化冲突,社会分层,手工业分化,产生了一些凌驾于其他聚落之上的超级聚落,出现了高规格的大墓和一些宗教中心、礼仪中心,或许可以视为是早期城市或者国家的表征,比如浙江的良渚和山西的陶寺等。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文明 5000 年是可以成立的。它们不仅迈过了社会复杂化的关键性门槛,而且其一些重要的文化因素包括城市形制、器用、丧葬与礼仪典章制度等,也是后世中国文化传统重要的构成内容。


本章名解


人殉人祭

即人殉葬及杀人祭祀。人殉的发生同私有制的出现及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密切相关。人祭的起源还要早些。它是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愚昧无知和人格化的神灵崇拜的产物。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中国的人殉人祭大约出现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殉人祭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广泛流行是在殷商奴隶制国家出现盘庚迁殷以后进入鼎盛时期,用人数量达到最高峰。两周仍有少数杀殉入葬的,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春秋末期以后,这种野蛮的习俗已经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西汉中期以后人殉人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可能已被废除。


徐水南庄头

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10500~9700 年左右。南庄头遗址位于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村东北约 2公里处,泥河湾、周口店、山顶洞等古文化遗址环绕着它。遗址面积约 20000 平方米,己发现的遗迹有 5 条灰沟、2 座灰坑和 2 个用火遗迹。出土遗物丰富,种类有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针、种子和少量的夹砂深灰陶、夹砂红褐陶片、石片以及水沟等人类活动的足迹,另外还有鼠、鸡、狗、狼、猪、鹿等动物骨骼,其中部分骨骼有烧烤、切割的痕迹。


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襄汾县。年代为公元前 2500 年~公元前 1900 年。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总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房址、墓葬、陶窑、水井等遗迹和大批陶、石、铜 、木等各种质料的遗物。除陶寺类型的遗存外,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迄今为止,在山西临汾盆地已发现与陶寺遗址面貌相同的遗址 70 余处。陶寺遗址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绳纹

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陶器最常见的纹饰。其制作方法是:在陶坯制好后,待半湿时,用缠有绳子的陶拍在陶坯上拍印,便留下绳纹,再入窑焙烧。


岳石文化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山东平度市大泽山镇东岳石村遗址而得名。遗址南北长约 70 米,东西宽约 200 米,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由于东岳石遗址中出土的遗物有独特的造型和风格,故被考古界称为'岳石文化',并进一步证实它是东夷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为研究龙山文化的去向和夏、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圆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位于中国东南部台湾省的台北市。年代为公元前 2400 年~公元前 1100 年。圆山遗址是台湾地区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遗址中出土有大量的贝壳、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以及兽鱼骨等遗物,证明这里曾经是早期先民居住、生活的地方。圆山遗址的发现,为了解台湾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悬棺葬

悬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 )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其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及东南少数民族地区。


王城岗遗址

新石器时代城址,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登封县。年代约公元前 2469 年~公元前 1543 年之间。王城岗遗址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为主,兼有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遗址,总面积约 1 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龙山文化晚期的两座小城堡以及奠基坑、窖穴、灰坑等遗迹。遗址内还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陶器多为砂质或泥质,灰陶较多,此外还有棕陶和黑陶等。王城岗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龙山时代的城及当时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城头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城址,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澧县。年代在公元前 4000 年~公元前 2800 年之间。城头山遗址位于澧水北岸,总占地面积约 15.2 万平方米,已发掘 4000 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发现有城垣、城门设施、环城壕、护城河、房址 、陶窑、祭坛、道路、墓葬以及城垣底层的水稻田等遗迹。出土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以及炭化的稻粒等。城头山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为丰富的古代城址。它的发现,为探索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形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喇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遗址内分布着许多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诸如从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到辛店文化等多种类型,其中以齐家文化遗址分布最多最广。遗址中心区外围有一条壕沟,沟宽 10 米、深 3~4 米,沟环绕成长方形,长 600 米、宽 200 米 ,其内有成排的半地穴房址。己发掘 3 座的地面、四壁用白灰抹平,正中一个圆形灶坑,房内有 2~14 人,曲肢,有的怀中抱小孩。房内还出土陶、石、玉器及玉器半成品、玉料等。还发现了壁炉、广场、玉器等大量揭示史前文明的线索与文物。这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珍贵文物,对于研究西北地区先民的居住环境、玉文化的发展、4000 年前中国的灾难现象和探讨史前文明历程具有重要价值。


甑皮岩遗址

甑皮岩遗址属于中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南郊的独山西南麓。年代约距今 9000 多年~7500 年。1973 年起发掘。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有代表性的遗址。发现多处烧坑和垃圾坑,有不少吃剩的螺蚌壳、兽骨和家猪残骨。洞内后部堆放着石料和石器半成品。出土工具有打制和磨制的石器,还有鱼镖、镞、锥等骨器及少量蚌刀。陶器以罐类最多,主要施绳纹。经鉴定,文化层中有食用、油料、饲料和药用四大类植物的孢粉,内有禾本科植物,表明可能已出现原始农业。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洞穴一度成为墓地,发现了约 30 来具人骨,多屈肢蹲葬,个别有随葬品。


凌家滩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五联行政村凌家滩自然村。年代距今 5500--5300 年之间。遗址区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 1200 件,其中不少珍品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凌家滩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品种丰富,琢磨精致,珍稀罕见。刻图纹饰以及在造型构思、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表现了独特的风格,表明凌家滩遗址是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中心之一。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各种文物,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研究中国早期原始哲学思想的产生、社会伦理、审美观念和宗教礼仪的存在方式,对古代社会组织的构成和变革,私有制、阶段和国家的产生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陶衣

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颜色有白、红和灰等。这种色浆,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陶衣”,也叫“化妆土”、“装饰土”、“护胎釉”。陶衣作用大体有三种:一、美化胎面,起装饰作用;二、避免坯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三、填补坯胎气孔。


甑皮岩遗址

中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南郊的独山西南麓。年代约距今 9000 多年~7500 年 。1973 年起发掘。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有代表性的遗址。发现多处烧坑和垃圾坑,有不少吃剩的螺蚌壳、兽骨和家猪残骨。洞内后部堆放着石料和石器半成品。出土工具有打制和磨制的石器,还有鱼镖、镞、锥等骨器及少量蚌刀。陶器以罐类最多,主要施绳纹。经鉴定,文化层中有食用、油料、饲料和药用四大类植物的孢粉,内有禾本科植物,表明可能已出现原始农业 。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洞穴一度成为墓地,发现了约 30 来具人骨,多屈肢蹲葬,个别有随葬品。


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西部凌源、建平交界处,牛河梁主山梁的中心部位。1983 年发掘。年代为公元前 3630 年左右。女神庙主体建筑在北,由一主室和若干侧室、前后室组成;附属建筑在南,为单室建筑。庙的顶盖和墙体采用木架草筋,内外敷泥,表面压光或施用彩绘。主体建筑已形成有中心 、多单元、有变化的殿堂雏形。庙内的女神塑像,有的镶嵌圆形玉片为眼睛,体型有大小之分,老少之别,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反映出当时人世间已存在等级差别。庙中还出土动物塑像和陶祭器等。该处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神庙址,出土的女神像造型准确,形象生动,艺术水平较高。


彭头山遗址

中国长江中游洞庭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南澧县。年代约距今 8000 多年。发现方形地面式和不规则圆形半地穴式房屋残迹,以及以二次葬为主的墓葬 。石器包括细小燧石器 、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3 类 。制陶工艺原始,采用直接捏塑和泥片贴塑两种制法。陶器均为红色,绝大多数用稻壳末或其他有机物作搀和料。反映当时经济生活以采集渔猎为主,稻作农业还处于辅助地位。在澧水下游集中分布着与彭头山遗址同类的遗存,已命名为彭头山文化,这是长江流域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稻作农耕文化遗存。


城背溪遗址

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湖北省枝城市。距今约七八千年。石器中多纯属打制的刮削器、网坠等,通体磨制的较少,有些只磨光刃部。陶器使用原始的泥片贴塑法成形,多呈红色,主要有釜、大口罐、双耳罐、扁壶、钵、圈足盘和支座等,陶胎内普遍夹有稻草末、稻壳一类羼和料,证明当时已有初步发展的原始稻作农业。遗址中还出土有较丰富的鱼、鳖、鹿、水牛等动物残骨,表明渔猎在经济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鄂西地区分布与城背溪遗址同类的遗存,已命名为城背溪文化,其后继为大溪文化。


玉琮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 5100 年。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商周时期玉琮已少,汉代不见制造,宋之后就全属仿古而做了。



作者:梖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