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消失的古国-吐蕃 2

 虛怀若谷 2017-11-18

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忠嗣在河西节度使杜希望发动的夺回新城(今青海门源)的战役中,又建奇勋,升任左威卫郎将。同年秋,他又在新城保卫战中,创造了以少胜多、击溃吐蕃军的战绩,升任左盘吾卫将军、兼左羽林军上将军、河西节度副使、河东节度使兼大同军使、朔方节度使。这时的王忠嗣已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年轻指挥官。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王忠嗣又兼任灵州(今宁夏灵武)部督,指挥北伐,与奚人(源出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少数民族)大战于桑乾河,三战皆捷,抓获了不少俘虏。王忠嗣召集漠北各少数民族首领聚会,要求维护祖国统一,把唐朝的国威远播塞北。他还献上“平戌十八策”,要求坚决镇压分裂祖国统一的叛乱活动。他曾平息了突厥叛乱,修建了大同、静边二城,派清塞军、横野军驻扎,又把受降城和振武城合而为一(今内蒙托克托),缩小了唐军防线,从此“塞外晏然”,“虏不敢盗塞”。王忠嗣进爵为清源县公。
  
  王忠嗣自幼以勇武好战出名,但自从升任为节度一方的重要将领以后,主张“以持重安边为务”。他曾经对人说:“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他这样做并不是麻痹大意,丧失警惕。他仍经常注重军事训练,妥善保养军械,充实边防,随时补充兵源。他本人就随身常带着一张重150斤的漆弓,但从不轻易使用。他带领的部队,士气十分高昂。他还注意搜集情报,以便迅速做出正确的决断,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他几乎每战必胜,深得将士们拥戴。
  
  每当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王忠嗣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与部署。他首先要亲自召集各级军官进行战前动员,按士卒多寡发放兵械,一弓一箭,都要标上使用者的姓名,仗打完后如数交还军械库。战士们都互相监督,爱护兵械,保障了军资的充足供应。他从朔方至云中广袤数千里的边境线上,选择险要之处修筑城堡,开疆辟地,使得边境上的人民安居乐业,不复言战,万里边塞烽火不举,“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
  
  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王忠嗣兼任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节度使,天下劲兵良将,边塞重地,尽在他的控制与指挥之下。他曾领导了对吐蕃的几次战役,出征青海、积石(今青海贵德),大获全胜。又北征奚,西讨吐谷浑,利用西突厥各部贵族之间的矛盾。削弱其实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王忠嗣虽然功名赫赫,但是他并不留恋权势,主动提出让出朔方、河东节度大使二职。他的请求得到了朝廷的批准。此后,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捍卫西北边防之中。
  
  王忠嗣长期担任边防重将,“当世号为名将”。他很重视同当地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他任朔方节度使时,与突厥等西北各族开展互市,以高价购买他们的马匹,“诸蕃闻之,竞来求市,辄买之”。同时,内陆的丝绸、铁器、粮食等物品也输入突厥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发展,丰富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他还主张各民族和平相处,尽量避免冲突和战乱的发生。公元749年(天宝八年),王忠嗣暴卒,年仅45岁,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惋惜。
  
  唐玄宗的文治武功,使中国在开元年间,成为地域空前辽阔、民族空前团结、国力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使得当时的唐朝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日本人、朝鲜人都不断慕名而来,带来了外域的科技与文化,也带走了中国先进的文明,中国造纸术、印刷术,以及书法、天文、建筑、武器等方面的知识被介绍到世界各地,为世界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唐帝国的名字也因之而远播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享有极高声誉的国家。

  致力扩张,吐蕃战绩不俗
  
  吐谷浑是羌族大国。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唐太宗发兵击破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败死,太子达延芒波结失国,逃归吐蕃(吐蕃史书称其在公元659年被唐将苏定方所杀)。唐立伏允长子慕容顺为可汗。慕容顺被国人杀死,儿子诺曷钵嗣位。诺曷钵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唐支持诺曷钵,抑制国中亲吐蕃的势力。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禄东赞使儿子起政(当即尊业多布)率兵击吐谷浑。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禄东赞自率兵攻吐谷浑。两国各遣使者到唐朝廷论曲直,请求援助,唐高宗都不听从,实际自然是助吐谷浑。吐谷浑大臣素和贵逃入吐蕃,陈述吐谷浑内部情形,吐蕃发兵大破吐谷浑,诺易钵率残部数千帐弃国逃到凉州,吐谷浑国亡。禄东赞屯兵青海,遣使者论仲琮入朝,请求和亲,意思是要唐承认吐蕃占有吐谷浑土地。唐高宗没有答应。
  
  公元667年(乾封二年),禄东赞死,子尊业多布继任为大相。吐蕃既得吐谷浑,公元670年((唐高宗总章三年)),出兵攻西域,取得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国兵攻入龟兹国的拨换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县)。这样,唐不得不出兵来攻吐蕃。唐高宗任用薛仁贵为逻娑(也是拉萨的古称)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率兵十余万人,表示要进攻吐蕃都城。唐军进到大非川(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时,尊业多布的儿子论钦陵率大军歼灭唐军。薛仁贵与论钦陵约和,唐残兵多得生还。经这次决定性的大战,吐蕃切实占有了吐谷浑,完成了统一羌族各国的大业。哥舒翰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上唐玄宗奏疏中说:“苏毗一蕃,最近河北,吐浑部落,数倍居人,盖是吐蕃举国强援,军粮马匹,半出其中。”论钦陵击薛仁贵,集中兵力多至四十万人,除苏毗外,大部分当是吐谷浑人。镇守吐谷浑的大将,总是吐蕃大相的子弟,吐谷浑的重大意义即此可见。
  
  公元670年,薛仁贵军在大非川覆没,唐西域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大部分土地被吐蕃夺去。公元692年(武后如意元年),武则天使将军王孝杰率兵大破吐善军,取回四镇。唐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新疆库车县),屯兵镇守。
  
  当时唐有些朝臣议放弃四镇,右史崔融上书说,高宗时主管官员溺职,不能守四镇,吐蕃因而强大,从焉耆(新疆焉耆县)西面长驱东来,经高昌、车师、常乐(甘肃安西县西北),渡过莫贺延磺,就兵临敦煌。现在王孝杰一战收复四镇,怎能弃而不要,如果四镇无守,吐蕃一定得西域,住在西域南方的群羌,势必被迫归降,吐蕃与群羌结合,唐河西诸郡一定受威胁。莫贺延碛宽二千里,无水草,吐蕃控制沙碛,唐就无法渡过去,这样,伊州、西州、北庭、安西等地将全部丧失。武则天从崔融议,不听那些主张放弃四镇的建议。
  
  此后,唐与吐蕃在西域和青海两方面常有战争,胜败相当。公元696年,吐蕃大相论钦陵遣使到唐朝,要求唐撤退四镇守兵,并分西突厥十姓的土地给吐蕃。武则天派郭元振到吐蕃交涉。郭元振问论钦陵:“吐蕃要唐撤四镇守兵,是否有意兼并四镇十姓土地?”论钦陵答:“吐蕃如果贪得土地,向东攻甘州(甘肃张掖县)凉州(甘肃武威县),不是很方便么?何必到遥远的西域去争利。”
  
  双方议不能决。论钦陵遣使者随郭元振来到唐朝,提出要求。郭元振上书说,吐蕃想要四镇、十姓,唐朝的朝廷也想要青海、吐谷浑,不如直截告诉使者说:朝廷驻兵西域,是要分吐蕃兵力,使它不能全力向东攻河西。如果吐蕃真的无意东侵,那么,请将吐谷浑诸部及青海归还朝廷,朝廷也可分五弩失毕部给吐蕃。如此答复,既表示朝廷有和意,又足以阻止论钦陵的计谋。吐蕃再有举动,曲在彼方了。武则天采用了郭元振的建议,拒绝论钦陵的要求。郭元振又上书说:吐蕃民众负担徭役过重,感到疲劳,早愿和亲;论钦陵拥兵专权,独不愿讲和。如果朝廷每年派去和亲使,让他拒绝不从,日子久了,彼国人对他不满将愈深,望和将愈切,他想大举用兵,也就难了。等到上下猜疑,内部是会发生变乱的。郭元振看得很准确,公元699年(圣历二年),吐蕃果然发生事变。论钦陵作大相,让自己的弟弟都分据要职,弃都松赞普要收回权力,乘论钦陵外出,发兵杀他的亲党2000余人。论钦陵举兵对抗,赞普亲自讨伐,论钦陵兵溃自杀,其弟弟与儿子率吐谷浑7000帐降唐。
  
  禄东赞一家三世为大相,立功甚大,但专擅国政,削弱赞普的权力,连年用兵,违反民众的愿望,在国内逐渐陷于孤立,最后不出郭元振所料,全家被杀,吐蕃也因而一时不振,停止对外扩张。
  
  公元722年,吐蕃发兵攻唐属国小勃律(在克什米尔北),企图从小勃律进攻四镇,唐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派兵协助小勃律,大破吐蕃军。公元726年,吐蕃攻唐瓜州城(甘肃安西县西南),谋截断唐与四镇的交通。公元729年,唐军从瓜州出击,吐蕃军大败;唐军又攻取吐蕃百堡城(在青海西宁市西南),吐蕃被迫放弃夺取四镇的计划,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吐蕃攻小勃律,唐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吐蕃与唐在青海相持,无力进攻四镇。吐蕃与小勃律王和亲,小勃律归附吐蕃。西域二十几个唐属国朝贡路被阻,也都转向吐蕃朝贡。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唐将高仙芝攻破小勃律国,设归仁军,驻兵3000镇守,唐又与西域诸国往来无阻。论钦陵曾对郭元振说:“所有邻国都被唐降服了,吐蕃还能存在,只是靠我兄弟数人小心相保。青海地势险阻,唐必不能从这一路深入,五弩失毕部地近吐蕃,很容易来侵,所以我要求唐撤四镇守兵,分十姓土地。”吐蕃为本身安全,与唐争夺西域,是有理由的。唐在安史乱前是强大国,为本身安全决不退出西域,也同样是有理由的。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唐内部大混乱。第二年,吐蕃攻取石堡城(青海西宁市西南),进取唐陇右(节度使驻郑州,青海乐部县)河西(节度使驻凉州)两镇。唐代宗时,河陇及京西许多州县全为吐蕃所占有。唐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安西四镇留后郭听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公元781年,两镇使者借道回纥来到长安,唐德宗大喜,封李郭二人为郡王,将士都升官七级。吐蕃猛攻伊州(属陇右道,哈密),唐伊州刺史袁光庭坚守累年,最后在粮竭兵尽,不可再守的情况下,袁光庭先杀妻子,自己跳入火中烧死,足以表明唐人守土是坚决的,吐蕃取唐州县必须用重兵攻守,也就无力远攻西域。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六年),吐蕃攻北庭(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击败回纥救兵,唐节度使杨袭古弃北庭逃到西州(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不久被回纥杀死。吐蕃得北庭后,又得西州和安西四镇。
  
  吐蕃与唐争夺西域,前后120余年,吐蕃胜利了,但新的形势反使吐蕃陷于军事上的被动地位。当时,阿拉伯人占有葱岭以西土地,经常向东与吐蕃互相攻击,东方的回纥地近北庭,也向天山南北扩张势力。吐蕃在西域要用很大兵力抵御东西两个强敌,在新征服的唐朝旧境又要用相当兵力镇压唐人的反抗。过重的负担,使得强盛的吐蕃虽然离长安很近,有灭唐的意图,却缺乏对唐的攻击力量。唐朝失去西域,反而有利于长安的保存。
  
  在进占西域的同时,吐蕃也加强了对羌族的兼并行动,最终兼并诸羌州成功,建立羌族统一国家的事业基本完成了。
  
  早在公元678年(唐高宗凤仪三年),吐蕃赞普尊业多布就率兵攻西洱河(今云南洱海一带)诸“蛮”。唐在茂州(四川茂县)西南筑安戎城,试图阻绝吐蕃通诸“蛮“的道路。吐蕃以生羌为向导,攻拔安戎城,增兵驻守,西洱河诸“蛮”相率降附。公元703年(长安三年),器弩悉弄赞普亲征今云南丽江一带的乌蛮。次年,在军中死去。吐蕃史书说,此王“向白蛮征税,乌蛮亦款服,兵精国强,为前王所未有”。诸“蛮”与羌种族不同,吐蕃逐渐征服诸“蛮”部,是多年经营的结果。公元751年(天宝十年),南诏国(建都太和城,云南大理县)与唐失和,降附吐蕃。南诏是大国,吐蕃获得这个大属国,国势发展到最高点。
  
  吐蕃以逻娑为中心,向外扩张,取得上述的成就。,接下来就想进攻唐朝了。
  
  吐蕃对唐作战,起初是以掠取财物为主,后来以夺取土地为主。唐玄宗设陇右、剑南两节度使,专防吐蕃内侵。由于双方国力强盛,连年发生战争,胜败相当,吐蕃并未得利。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陇右、河西两镇精兵内调,边防空虚,吐蕃陆续攻取两镇所属诸州。公元763年(广德元年),吐蕃自大震关(位于今清水县东陇山一带)长驱直入,破泾州、邠州,攻奉天(陕西乾县)、武功,唐兵溃散,唐代宗逃往陕州,吐蕃入长安城,立李承宏(金城公主侄)为唐帝。吐蕃军掠夺府库市里,焚毁房屋,还想掳掠城中子女和百工,整军归国。郭子仪设疑兵,恐吓吐蕃军,吐蕃军惊慌出城,退守屯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成(甘肃成县)、渭(甘肃陇西县)等形胜之地,窥伺唐境。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失守,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都成为吐蕃的领地。同年,吐蕃攻入剑南道的松、维、保(四川理县)三州。这是吐蕃与唐多年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胜败,唐朝廷的腐朽,吐蕃力量的限度,都表现出来,但极盛的吐蕃要消灭腐朽的唐朝是不可能的。
  
  以后,吐蕃连年入侵,战争激烈,唐在凤翔、泾州、邠州、渭北等地设节度使,驻重兵,抵御吐蕃。公元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即位,遣使到吐蕃讲和。公元783年(建中四年),两国在清水(甘肃清水县)会盟,唐以“国家务息边人,外(弃)其故地,弃利蹈义”为理由,承认吐蕃所占唐州县为吐蕃领地。接着在长安西郊筑坛定盟,又遣大臣为人蕃会盟使,在逻娑定盟。公元786年(贞元二年),吐蕃撕毁盟约,进攻京西诸镇,又破盐(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夏(陕西横山县)二州。当时,吐蕃大相尚结赞看到唐朝内乱频繁,认为有机可乘,想用诈计去掉唐朝李晟、马燧、浑瑊(jiān)三个良将,以便随后攻取长安。公元787年(贞元三年),尚结赞遣使到马燧军中求和,卑辞厚礼,欺骗马燧。马燧信以为真,请唐德宗请和。李晟主张出击,被唐德宗罢免。尚结赞又要求唐派浑瑊主盟,准备在会上擒获浑瑊。浑瑊到达平凉,正要登上盟坛,吐蕃伏兵杀了出来,浑瑊仓皇逃遁,幸运脱险。
  
  尚结赞使诈不成,唐朝内部强硬派反因此势力抬头,反对和蕃的一派官员被重用,唐与吐蕃的关系从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反对和蕃的李泌劝德宗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唐德宗依言行事,果然与回纥、南诏、大食、天竺建立了友好往来。此时,蕃兵大半驻扎在西域,以抵御大食东侵。早在两年前,唐润州节度使韩洸(huàng)在请伐吐蕃收复河湟疏中就说:“闻其(吐蕃)近岁以来,兵众寝(渐)弱,西逼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计其分镇之外,战兵在河陇者,五六万而已。”据入蕃使者崔翰密查,吐蕃驻河陇兵马实际数目只有59000人,马86000匹,可战之兵仅30000人,其余的都是老弱之卒。吐蕃兵力如此薄弱,唐德宗不谋收复失地,却力求讲和;尚结赞不坚守清水盟约,却想用诈计取长安,双方都做着愚蠢事,愚而诈的一方,后果自然要更坏些。自从唐德宗采用李泌的建议,吐蕃自食其果的日子也就很快到来了。

  四面树敌,吐蕃终于自食其果
  
  吐蕃经过统一战争,很快建立起大吐蕃国。但是,当他们将战争推进到唐本部境内以后,就显得能力与环境不能相适应,一直走失败的道路。
  
  吐蕃起初只知道地重要,不知道人重要,围凉州城时,就乘城中人窘迫时宣告:我们要的是城池,人不论老少都可以迁往唐境。取其他城池也是如此。李晟曾说:河陇失守,并不是吐蕃有多大的力量,主要是唐将帅贪暴,内附部落离心,民众不得耕种,辗转向东迁徙,自己放弃土地。吐蕃不利用这种情形,争取城中人留下来,倒不是因为尊重唐人的爱国心,而是保持落后国家战争的惯例,即“出疆之费,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也就是出兵不准备粮草,让将士任意去掳掠;城中多有财物,要城池与掳掠财物意思是相同的。到了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吐蕃又进行掳掠人口的战争。公元786年(唐贞元二年),唐德宗给尚结赞信里说:“又闻放纵兵马,蹂残禾苗,边境之人,大遭驱掠。”公元787年(唐贞元三年),尚结赞焚毁盐、夏二州城,掳走所有居民。同年,吐蕃大掠汧阳(陕西千阳县)、吴山(陕西陇县东南)、华亭(甘肃华亭县)三县,残杀老弱人,壮年男女全被掳去,放在安化峡(在甘肃清水县)西,准备分给羌、浑(吐谷浑)诸部。吐蕃人对那些被掳的人说:准许你们向东哭别故国。众人大哭之后,千余人投崖自杀。公元788年(唐贞元四年),吐蕃大掠泾邠等五州,掳去人畜数万口。此后,吐蕃连年攻入唐境,破坏极为严重,沈亚之《临泾城碑》说“今每秋戎人塞寇泾,驱其井(市)闾(民居)父子与牛马杂畜,焚积聚,残庐舍,边人耗尽”。
  吐蕃对唐人有两种待遇法。一种是河陇地方未曾东徙的居民约有50万人,其中劳动民众都被看作贱隶。唐朝人曾向吐蕃降唐的人询问唐人在吐蕃的情形。吐蕃降者说:唐人平民的子孙生下来就是奴婢,种田放牧,或聚居城乡中,或散处荒野间。这部分人无论是谁,吐蕃都不敢信任;世族豪家社会地位不变,有些被任为文武官,还受免税、扩大产业等优待。
  
  公元780年(唐建中元年),唐使臣韦伦自吐蕃归国,经过河陇,一路上看到唐人都披着毛皮,头发散乱,还在墙缝里偷看,有些捶心流涕,有些向东拜舞,也有人暗送书信,报告吐蕃虚实,盼唐军来如饥渴人盼饮食。
  
  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唐穆宗任刘元鼎为会盟使,前往逻娑,路过河西一带,见到旧时城郭还在,兰州广种水稻,桃李榆柳茂盛。看来,汉族地主阶级仍保持原状,民众虽说是奴婢,实际是农奴性质,与纯粹奴隶还有区别,生产仍以农业为主。广大农民被贬为完全农奴,是社会的大退步。吐蕃又迫令所有唐人改换服装,只许每岁元旦用唐朝衣冠祭拜祖先,祭毕收藏。每当这一天,唐人无不向东痛哭,想念故国之心更甚。至龙支城(青海乐都县南),有上千老人来见刘元鼎,哭拜一番,问:天子安好否?因从军被掳,陷没在这里,自己和子孙不忍忘记朝廷,朝廷也还记得我们么?说完都呜咽涕泪,不敢出声哭。刘元鼎低声询问,才知道这些人是丰州(内蒙古五原县)人。吐蕃国唐人自地主阶级到农民,都愿意回到唐朝来,吐蕃的统治显然不能维持多久。
  
  吐蕃对俘虏还有另一种待遇:无专长的唐俘,面上刻黑字(黥面),分配到各地充奴役。有专长的唐俘,右臂上刻黑字,等候赞普亲自发落。其中有些人被任为小官吏,不论文武,统称为舍人。唐宪宗时,淮南小将谭可则在边上被俘,因通晓文字,将要被任为知汉书舍人。他臂上刻的蕃字,译意为“天子(赞普)家臣”。赞普选取有才能的人作自己的家奴,分配无才能的人给贵族作家奴,符合俘虏为奴的惯例。刘元鼎觐见赞普,赞普赐宴,肴馔和酒器,略与唐同,乐工奏《秦王破阵曲》,又奏《凉州》、《胡渭州》,《绿腰》等。乐工和伎人都是唐人,厨师和制酒器的工匠,大概也是唐人。公元801年(唐贞元十七年),吐蕃攻破麟州(陕西神木县北),掳走居民及党项部落。一个叫延素的僧人被掳。一个蕃将号称徐舍人,对延素说:“我是英公李勣第五代孙,武后时我祖先避难逃入吐蕃,世代做蕃将,想念故国的心永不能忘,只是宗族大了,无法回去。你现在遇见我,我放你走。”像徐舍人这种避难入蕃的人,在吐蕃的社会地位可能高一些,其余有专长和无专长的俘虏,都是家奴身份。
  
  吐蕃曾攻蜀,赞普命令诸将说:我要蜀州作东方大镇,凡有技艺的工匠都送到逻娑来,平常年岁只要他们纳一匹帛的赋税。在新疆发现的吐蕃文书里说:在当妥关,弃札、穹恭和桑恭三人分派奴隶,将他们的人名、家庭、职业及如何纳税等分别予以登记。以此为例,家奴不是纯粹奴隶而是农奴性质的贱民。当然,充当纯粹奴隶的人也不会很少。吐蕃多年来为掠获人口而战,一定有大量唐人被掠获,他们生活在吐蕃日久,逐渐融合在蕃人中,成为社会下层的一部分,这对吐蕃既补充了人口,又流入了文化和技艺。
  
  弃松德赞赞普后期,即公元786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左右,吐蕃开始由极盛转向衰弱。由于与唐、大食、回鹘为敌,战争负担远远超过实有的力量。民众困于兵役,又遭灾荒,所谓“差征无时,凶荒累年”,实是吐蕃的致命伤。统治阶级根本不留意这个危机,却一心只想着争夺权利,变乱接连发生。正如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南诏王给韦臯(gāo)信里所说:“天祸蕃廷,降衅萧墙,太子兄弟流窜,近臣横污,皆尚结赞阴计以行屠害,平日功臣,无一二在。”尚结赞为首的一部分宦族,独揽大权,排斥异己,连赞普的家庭也敢加以干涉。他居大相之位将近20年,造成了赞普失权。此后40余年,赞普继承都由权臣安排,内部矛盾因而愈趋激烈。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弃松德赞赞普死,吐蕃内乱表面化,正式进入衰亡时期。

  弃松德赞赞普有三子,他死后,长子牟尼赞赞普继位。牟尼赞凡三次平均百姓之财富,但仍不能解决激烈的社会矛盾。吐蕃原来保存浓厚的氏族社会残余,自由民按照惯例使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或牧地。禄东赞袒孙三世为大相,屡次划田界、定赋税,推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土地为赞普所有或贵族所有,自由民只能使用划定的田地,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租税并服役。这种情形,曾见于汉族西周至战国的初期封建社会。汉族自秦汉以下,名义上国内土地全为国家所有,而皇帝、贵族、地主和有些平民又是大小不等的土地私有者,除皇帝以外,其余都得向国家纳租税和服役,因为皇帝是国家的主人,也就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有权征收所有土地的租税,称为国课,作为军事费用。包括皇帝在内的各个土地私有者,也有权向租用土地的耕作人收租,收入的租归土地私有者本人所有。这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的形式。吐蕃社会比汉族落后,只有初期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不过,在当时也还是一个进步。由于长期用兵,贵族加增租税,破坏田界,剥夺自由民的土地使用权,自由民逐渐沦为农奴,造成社会的不安。
  牟尼赞赞普三次平均百姓的财富,虽然都遭到失败,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有作为的君主。然而,贵族却不许他有所作为。他在位仅仅19个月,就被母后哲蚌氏毒死了。
  
  牟尼赞赞普死后,二弟牟如赞普刚继位,就被仇家大贵族那囊杀死。三弟弃猎松赞继位,得僧人钵阐布的保护,才免于得到哥哥们一样的下场。弃猎松赞在《钵阐布纪功碑》里感激地说:“未掌国政之前,钵阐布如我之父母……而钵阐布其初于我父子、兄弟、母子、上下之间乐于调和,于国有利之事累建谠议,身体力行,勤奋忠荩,有足多者!此后父王与长兄怨隙既成,我于未掌国政之前,颇多魔障,端赖钵阐布为之消解……”从这段记载中可见,弃松德赞晚年,家庭间、赞普与贵族间的斗争是剧烈的,钵阐布调和有功,因此,弃猎松赞时佛教在吐蕃盛行,僧侣成为了吐蕃新兴的政治势力。
  
  公元815年(唐元和十年),弃猎松赞死,子弃足德赞赞普继位。此时,吐蕃内部已经趋于分裂,国力削弱;而另一边,唐朝平定了藩镇,声势颇盛。这样,吐蕃有诚意要求和好关系的恢复;唐朝方面“疮痍未复,人皆惮战”,也希望与吐蕃和好。
  
  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接连三次遣使官来唐朝求和请盟。弃足德赞赞普及宰相钵阐布、尚绮心儿先寄来盟文要节,说“蕃汉二邦各守现管本界,彼此不得相征,不得相为寇雠(chóu),不得侵谋境土,若有所疑,或要捉生,问事讫,便给衣粮放还”。唐穆宗完全同意,命宰相及大臣十六人与吐蕃使官论纳罗在长安西郊结盟。盟文要旨是“中夏现管,维唐是君,西裔一方,大蕃为主”;“自今而后,屏去兵革,宿忿旧恶,廓焉消除”。唐承认吐蕃占有河陇,吐蕃承诺不再侵唐边境。这种交换条件符合当时双方的国势,不同于唐德宗时唐弱蕃强的清水会盟。这次会盟,意义很重大,因为它实现了唐蕃两国民众爱和好厌战争的共同愿望。两国统治者也都满意,因为双方保证互不侵犯。但是,留在河陇的数十万唐人是不能承认这个盟约的,因为它让自己陷于奴役地位。
  
  弃足德赞赞普长期患病,钵阐布代替赞普执政,造成僧侣擅权,僧侣成为封建主的一派,钵阐布就是这一派的首领。其他贵族自然不肯交出手中的权力,以灭佛为名同僧侣争夺政权。他们诬陷钵阐布与王后通奸,将钵阐布杀死。公元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灭佛大臣缢杀弃足德赞赞普,立弃足德赞的弟弟达磨为赞普。达磨信钵教,反佛教,因此虐待僧人,结果在公元846年(唐武宗会昌六年)被信佛大臣杀死。信不信佛都要被杀,这是当时吐蕃赞普的悲惨命运。
  
  达磨赞普没有子嗣,王后綝(chēn)氏立内侄乞离朋为赞普。大相结都那反对立异姓子,被王后一党杀死。另有一派大臣则拥立赞普支属俄松为赞普。吐蕃分裂了。
  
  两个赞普争位,实际是大贵族争夺政权,首先是王族与宦族的争夺。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举兵击渭州(甘肃平凉市),大相尚思罗战败,西奔松州。论恐热追击至松州,杀尚思罗,自称大相。后出兵20万攻打鄯州(青海乐都县)节度使尚婢婢。两军混战,互有胜败。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尚婢婢大败,引残众到甘州西游牧。
  
  河陇民众乘吐蕃统治崩溃,举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宁夏固原县北)等七关归唐。离战争中心稍远的地方,吐蕃治下的唐人起义就更早些。公元847年(唐宣宗大中元年),沙州(甘肃敦煌)张议潮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吐蕃守将逃走。张议潮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甘肃酒泉)、兰(甘肃兰州)、鄯、河(甘肃临夏县)、岷(甘肃岷县)、廊(青海化隆县西)十州。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张议潮让哥哥张议谭带着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归唐,唐宣宗在沙州设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公元857年(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吐蕃将领尚延心带着河湟二州投降唐朝,河湟一带也全为唐所有。
  
  吐蕃失去了上述这些地盘,也就失去经济重心,在吐蕃本部进行争夺赞普位号的战争,必然就地重征,逼得民众无法生存。公元869年(唐懿宗咸通十年),吐蕃农牧民和奴隶开始大起义。吐蕃史书说:“达磨赞普卒后,未几而有叛乱,初发难于康,寝而及于全藏,喻如一鸟飞腾,百鸟影从,四方骚然,天下大乱。”民众初次起义,缺乏经验,虽然声势浩大,但抵不住贵族的残酷镇压。起义失败后,贵族愈益得势,吐蕃国就此崩溃,形成国土分裂、贵族割据称雄的局面。

  吐蕃国大事记
  
  公元640年(唐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遣使至长安求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
  
  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求和请盟,唐穆宗完全同意。唐承认吐蕃占有河陇,吐蕃承诺不再侵唐边境。
  
  公元869年(唐懿宗咸通十年),吐蕃农牧民和奴隶开始大起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