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纹饰与色彩是古瓷断代的重要指标(下)

 RK588 2017-11-20

上一篇我们讲了纹饰,这里我们继续讲讲古瓷的色彩方面:


2
色料

绘制瓷器纹饰和烧制颜色瓷,都要使用色料,

而这些色料也是鉴定瓷器真伪和断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各类釉料

唐宋时期的瓷器基本上是以釉色取胜,

如越窑青瓷的“千峰翠色”,邢窑白瓷的“白如雪”,定窑白瓷的“象牙白”,汝窑青瓷的“天青色”,景德镇窑青白瓷的“假玉器色”。

唐宋瓷器向同期工艺品种借鉴的例子有很多,如青白瓷。

景德镇五代时期的窑有五处,同时烧青瓷、白瓷,

到北宋,青瓷、白瓷突然不见了,出现青白瓷,这是违背一般瓷窑的发展规律的。

唐越窑青釉花瓣口碗-北京故宫藏

唐代越窑龙纹大碗

一个窑的瓷器品种有一个不断发展,逐步衰落的过程。

景德镇宋代却一改前朝烧青瓷、白瓷的传统而烧青白瓷,

究其原因,是受同期的玉器影响。

宋代流行青白玉,深受上层社会宫廷、达官的喜好,平民却绝无条件问津。为适应民间需要,景德镇仿青白玉效果,大量烧制青白瓷。

宋词中多有玉枕一词,如李清照《醉花阴》中记载的“玉枕纱橱”,所谓“玉枕”实指青白瓷枕。 

宋湖田窑青白釉仕女枕

元青白釉堆塑龙纹高足杯

上述唐宋名窑名瓷的釉色并非是使用了色料,它们的釉色主要是因为釉中所含三氧化二铁的比例差别所致。从出土与传世的三彩器物看,造型和用的色料是大同小异,但以巩县窑三彩色调最为艳丽。

唐三彩花瓣式三足盘

耀州窑系的青釉印花碗,陕西、河南、广东、广西都有,造型与纹饰基本相同,但从釉色上看,它们差别各异。

广西容县印花碗以氧化铜为呈色剂,釉面呈绿色,少数呈红色,与其他窑使用氧化铁作呈色剂,釉面呈青色釉截然不同。

北宋耀州窑青釉胡人头瓷塑

北宋 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1969年陕西省耀县出土


明、清颜色瓷不同,它们的釉色主要是靠色料来呈色。 如铜红料、青料(钴料)等。

单以红釉而言,著名的就有洪武时期的釉里红釉,永乐窑的“霁红”(宝石红),宣德窑的鲜红瓷,嘉靖窑的“矾红”,康熙窑的“郎窑红”、“豇豆红”,雍正窑的“玫瑰红”(胭脂水)等。

明洪武釉里红菊牡丹纹碗

明永乐鲜红釉高足碗

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

明嘉靖白地红彩龙纹盘

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康熙窑的红釉瓷,

是高温铜红釉,即使用铜为着色剂;

而嘉靖窑的“矾红”釉,却是高温铁红釉,是以铁为呈色剂;

雍正窑的“胭脂水”是低温红釉,即使用微量黄金为呈色剂。

它们的呈色剂不同,虽然都是红釉,所反映出的颜色却是有差别的:

高温铜红釉呈色亮丽润泽,高温铁红釉(矾红)呈色不够艳丽但稳定,

低温红釉(胭脂水)呈色如玫瑰或蔷薇。

这些不同的呈色色料为鉴定瓷器的时代和真伪提供了判断依据。

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北京故宫

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

清雍正胭脂红釉小碗


一些颜色瓷的出现,还为瓷器断代提供了时代坐标。
比如孔雀绿釉,最早见于元代,但其成熟时期却是在明代,以宣德、成化、正德为最。

如果遇到一件玻璃质感强,呈色又比较稳定的孔雀绿釉瓷器,要判断它的时代,自然应该定在明代。

比如洒蓝釉(雪花蓝),真品只有两种可能,即明宣德器或清康熙器。

明宣德孔雀绿釉暗花双龙纹盘

明成化孔雀绿釉青花莲鱼纹盘

明宣德洒蓝釉钵

又如黄釉,以弘治的“娇黄”为最,其色特别娇嫩,似鸡油黄,釉色黄润明洁。这种“娇黄”除少数清官窑仿品之外,一般很难仿制。

遇到“娇黄”瓷器,真品的概率要大于赝品的概率。当然,鉴定它是否真品,是否明代弘治窑产品,还须上手,仔细观察。 

明弘治黄釉金彩牺耳罐-北京故宫

明弘治黄釉碗

    另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一些时代上的区别来作判断。
根据现在掌握的实物资料看,成化彩绘中暂未见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彩上黑轮廓线的成化瓷器,就应该怀疑它是否真实可靠,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


同样,明嘉靖五彩瓷上出现了非钴料呈色的蓝彩,便要怀疑它的真实性。

又如粉彩的出现,现知不会早于康熙晚期,如遇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要说它不是赝品,当然也很难令人相信。


至于珐琅彩瓷,只出现在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造办处,都是宫廷御用器。如遇到署有明代诸朝或清代顺治朝年款的珐琅瓷,可以肯定是不对的。

清康熙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碗-北京故宫

清康熙珐琅彩黄地牡丹纹碗-北京故宫

清雍正珐琅彩瓷五色牡丹碗 

清乾隆珐琅彩锦鸡花卉玉壶春瓶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最重要品种,自元代成为主流瓷器之后,便一直流传至今。其各个时代使用的钴料的呈色差异,也历来是陶瓷专家和古玩鉴定家关注的对象。

行家说:官窑青花看钴料发色,民窑青花看纹饰。

从官窑青花瓷所用的钴料来断代和鉴别真伪,是鉴定青花瓷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中国最早的钴料蓝彩,也就是青花,始见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其钴料发色与唐三彩中的蓝色是一样的。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唐青花瓷器

元代青花瓷的钴料有些是进口料,名叫“苏麻离青”,其发色鲜艳,如蓝宝石,有铁锈斑;有的是国产钴料,其发色蓝中偏灰暗。

元 青花龙凤纹带盖梅瓶

元青花花卉纹小罐

 明代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官窑基本使用的是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呈现宝石蓝的色泽。

永乐青花


宣德青花

到成化年间,官窑青花瓷的所用的钴料改为产自江西的平等青(陂塘青),其发色淡雅。

成化青花

正德晚期,又开始使用国产的石子青,其发色较灰暗,接着又使用进口的回青,并且将回青和石子青进行配合使用,其发色较浓艳,为蓝中发紫红色。

正德青花

到万历晚期,青花瓷使用的钴料又改为浙江青料并普遍使用,其发色明快。

万历青花

清代康熙官窑,青花瓷上使用了至少三种以上的钴料,

一是青花发色明快的浙青,

二是俗称“翠毛蓝”,发色鲜丽浓翠的珠明料(产自云南),

三是发色浓中偏灰暗的江西料。

康熙青花

光绪年间,新使用一种名叫“洋蓝”的国产料,

其发色鲜明,有类现代提纯的蓝色。

光绪青花

大家都在读:

为什么,我们要收藏古玩艺术?


赝品永远替代不了真品:玩收藏,请远离赝品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