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情表》: 史上最牛辞职信,至诚至孝,司马炎被“情”打劫!

 李磊明 2017-11-21
  苏东坡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母亲何氏又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师事蜀汉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传》。长大后,他不单对他的祖母十分的孝敬,出名于乡里,并且还当了蜀汉政权的大官,为尚书郎。

  不过很快,蜀国就被钟会和邓艾所灭。晋武帝司马炎在派钟会和邓艾沦灭亡蜀国的时候,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就是遍访全国贤才,为本人所用。这也是安宁蜀国民气,消磨蜀国人对抗意志的一种办法。因而就访求到了李密,晓得李密以孝敬和博学知名。

  公元267年,晋武帝司马炎立太子,钦慕李密之名,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九十六岁了,年老多病。于是他写下了千古名篇《陈情表》,向晋武帝陈述家里情况,《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看表后,被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时不用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费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祖母去世之后,李密没了借口,于是他出仕晋朝。初任温县县令,值得一提的是,温县是司马氏的故里。李密在任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见称。过去,诸侯王们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深以为患,而李密到任后,李密以理力争,让诸侯王们的行为大大收敛,为百姓减轻负担,为民办了件大好事。于是升为州大中正,陇西王深深敬佩李密,还和他结为好友,其他士族大家也非常忌惮李密的公正直爽。李密本可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才能,由于朝中权贵畏惧他的刚正,他最后只做到了汉中太守,被他整治过的诸侯王们都替他感到冤屈。在任汉中太守时,他在勉县又兴建了武侯祠。一年后,因惹怒了晋武帝而被罢官,最后病死家中,终年六十四岁。

  李密的陈情获得后世的一致认可,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李密至诚至孝的体现,也是对“忠孝不能两全”,同时又努力实现忠孝兼顾的最完美的体现。

  不过在这里我想提出另一个看法。我想表达的是,大家都看到了李密的孝道,却并没有看到李密高超的政治智慧。而忽略了这一点,对李密的认识是不完整的。

  李密高超的政治智慧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李密很爱惜自己的名声,避免了被人指责为叛变。这里其实是不存在“忠”这个问题的。要知道,司马氏的晋国灭亡蜀国以后,李密等人就成了遗民,贸然答应敌国皇帝为官,是会被人瞧不起的。但这又是敌国皇帝的召见,如果不答应,肯定是会被杀头的。所以,以照顾年迈的祖母为由,拒绝前往,其实是对自己名声很好的保护。不会有人指责他叛变,瞧不起他。同时又找到了一个很好地拒绝皇帝的理由。因为皇帝之所以看上了他,让他担任太子洗马的官职,除了看上他学问高外,更主要的是看上他很孝道。既然如此,以侍奉祖母为借口拒绝,皇帝是找不到反驳理由的,如果反驳他,就是鼓励他不孝道,这是一个悖论。所以皇帝明知道李密在拒绝他,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有人不同意我这种说法,他说,你既然说李密拒绝司马氏,是怕别人说他叛变,为什么李密在他祖母去世后,还是要出任司马氏的官职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这已经是过了几年之后的事情,这个时候天下已经安定,蜀国已灭亡多年,李密到那个时候出去当官,再不会有人说他叛变了。

  其次,李密拒绝出任太子洗马的职务,还是为了避祸。太子洗马是一种什么官职呢?差不多相当于太子的老师。众所周知,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子司马衷是一个白痴,给一个白痴当老师,那是很可怕的。因为要把一个白痴教成聪明人是很难的,教不聪明,皇帝肯定是会责怪的,一旦责怪,那就是当老师的责任,因此太子洗马肯定会受罚。而且这个白痴随时都有被废黜的危险,如果太子被废,那太子老师也绝不会吃到什么好果子。因此不去担任太子洗马也就是避祸。后来等到李密的祖母去世,李密出来为官的时候,他做的是温县令,后来又做汉中太守,都不是朝廷的官,也因此不可能再有灾祸。

  从以上两点,我们确实看到了李密有非常高的政治智慧,可是这并没有引起后人的注意,被忽略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