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李白《古风》

 老鄧子 2017-11-28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其 时 也 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答案

11.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 / 及其乱行 / 也行善者不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 

/ 变数也 / 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 故循福之所自来 / 防祸之所由至也 / 遇不遇 / 非我也 / 其时也 / 夫施吉报凶谓之命 / 施凶报吉谓之幸 / 守其所志而已矣

12.①B  (“后世仰末照”句是指后代的人都仰慕鲁仲连的光彩,而不是说会被后人遗忘。) 

②答案示例: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表现了鲁仲连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推辞离去,可见他高尚的人品。李白是以鲁仲连为楷模,表达自己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同时又希望自己能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能功成身退。

长按指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