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运动论10 盘架子——盘出太极人生

 怀柔学馆 2017-11-30

中国古老哲学认为:宇宙一太极,天地分阴阳;太极拳祖师认为:生命一太极,身体一太极,一人一太极,一气一太极。何为太极?阴阳合道也。直白点,太极即为道,如何修道,修阴阳就对了。当你认识了太极,热爱太极拳这样的运动形式,你就进入了人生的太极状态,也就有了在这“点”上的状态,这个点将为你打开生命之门,这个点就是“命门”,能量的聚合之处。懂得了“命门”,太极就会生两仪,腰跨刚柔相济。接着就会有四象,手足相连,敏捷灵活。然后就会有八卦,方位明确,目标清晰。坚持不懈,努力而为,太极可成。而当生命终结,太极也将重归于无极。

能够真正读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也就找到修炼太极拳的不二法门。

一、无极就是心静如水,使自己从容淡定,笃定虚灵。

二、然后内视命门,能量聚合,进入太极,保持专注,腰隙有隙;

三、腰点一动,即生两仪,也就是跨分左右。两跨一动,即分阴阳,对应之,即分虚实,分松紧,分轻重,分刚柔;

四、腰跨一摆,四肢随之,即生四象。腰不动,手足不动,也就是说手足之动是一种被动行为,主动者是腰跨也。

五、方位一明,即分八卦,八个方向即为太极拳的运动轨迹。

六,腰跨分离,尾闾垂竖,即为中定。

真懂太极拳的人,很少说打太极拳,更经常说的是“盘架子”、或者叫“搬架子”。要搬好架子,先要堆好积木。把你的各大关节(骨节)看成一个个积木,把一个个积木按照其各自重心的位置摆好,然后形成人体的骨架结构,最后把这个骨架结构完整地搬来搬去,注意是完整的,就像是搬柜子,不能拆开来了再搬,要整体的不零散地搬。在搬架子的过程无视肌肉的存在,或者说要保持肌肉的松弛,而不能紧张用力。当然,这只是一种相对于其他运动方式而言,尽量让肌肉紧张用力的行为退居于次要地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人体的另一种参与运动的潜能。

由于不能像其他运动方式那样,依靠肌肉的紧张伸缩用力地“搬架子”,所以更多的只能依靠身体的筋,或者说身体上的韧带来搬运架子,长时间锻炼后,筋越来越有力、越来越有韧性和弹性,并能传递腰跨摆动产生的“力量”,又能传递自脚而起的大地的反弹力。而在传递大地反弹力的过程,腰跨起着主宰的作用。这就是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源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能量传递过程,这种“力量”明显地与其他运动方式所产生的力量不同,破坏力也不同,因此被称为“内劲”。

传统太极拳的招式就是遵循这样的法门展开的,因此,习练传统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不能快只能慢,老老实实地训练,老老实实地搬好架子,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把自己的身体架子完整地按照传统太极拳的要求搬过来搬过去,不断深入地去体悟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太极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