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的53个名字,你知道多少?

 老刘tdrhg 2017-12-04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顶尖的文艺全才,他风度翩翩、幽默风趣、极富有人情味,有非常具有生活情趣。在生前,他便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直到今天,仍旧有许多为苏轼所倾倒,自称苏迷苏粉。然而,苏轼的名字,你都知道吗?

苏东坡

名字,主要是用来称呼的,苏轼的名称极多,世人常常混淆,以致有人专门写了篇《苏轼称谓考辨》考证苏轼的名字。

古人特别是文人雅士的名字,要比今人复杂的多。主要有名、字、号、斋、排行等几大类型。名中有包括乳名、书名等。地位显赫、身份高贵的人,死后又有谥号。下面,我们就按类型,次第介绍苏东坡的名字,每个名字皆有出处,为不影响大家阅读,姑且隐去。有兴趣的朋友,可在文章下留言。

本文初步整理了苏轼的名、字、号及排行二十五种,另有其他称谓28种,共53种。


1、名。

苏轼,姓苏名轼。一般情况下,只有尊长才能直呼其名。苏轼的学生黄庭坚和秦观等,苏轼的儿子苏迈,侄子苏迟等,绝不会直呼此名。不过,当苏轼的晚辈同皇帝或者其他显贵人提到他时,多半会称'苏轼'。不过,苏轼的血亲,往往会加上'家父''伯父'等语。

古人的字、号、斋,是所有人都可以直呼的,只不过晚辈们,往往会加上'公''翁'等语,以示尊重。

河南郏县三苏祠


2、字。

(1)苏轼字子瞻。

(2)又字和仲。

'和仲'中的'仲',指在同父兄弟中排行第二。苏洵的长子叫苏景先,苏轼是苏洵的次子。可是,景先夭折,后人常把苏轼视为苏洵的长子。

(3)小字同文。

苏轼小时字同文,长大了,不怎么用。不过,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苏轼字'同文'的是清人著作。现存的宋人文献中,未见苏轼字同文的记载。苏辙小字同叔,则有记载,因此苏轼字同文,应该可信。

3、排行。

古代人重视宗族,整个家族常常聚居一处,故而同宗同族的兄弟往往一起按长幼排序。同时,各自小家庭,即同父兄弟之间,有小排行。

(1)九二郎。

苏轼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或许排行九二。九二,这个数字比较大。而苏洵有关苏氏家族的记载显示,他们家族可能没那么多子弟,苏轼家族排行第九十二的说法,后人常有疑问。然而,没有确切的反证,姑且这么认为。或者,苏洵家族子弟的排行比较特别,九二可能不是指第九十二?

(2)苏二。

苏轼乃苏洵次子,因此被称为苏二。

(3)苏长公。

苏轼苏辙名满天下,为了区别二人,人们往往称苏轼为苏长公,称苏辙为苏少公。

(4)大苏。

这是相对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而言的,人们称三苏为老苏、大苏和小苏。


3、号。

(1)东坡。

(2)东坡居士。

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被贬黄州,元丰四年在黄州东门外开垦了一片荒地,称之为东坡,自己便以东坡或东坡居士为自己的号。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号东坡,当与白居易有关。苏轼非常喜欢白居易,白居易曾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地为'东坡'。苏轼自号东坡,有学习白居易退则独善其身的意思在。

另外,居士,原本指不出家的佛教徒。后来,文人雅士喜欢以“居士”自命,而不一定信佛读经。

(3)坡仙、坡翁、东坡老、东坡公、东坡道人、东坡老人等。

这一系列雅号,都是从东坡或者东坡居士来的。

称苏轼为仙,有两大原因:他的天分极高,文字时露仙气;苏轼性情个性像李白,年轻的时候还想出家当道士,后来,家人费了许多劲,才把他拉回来。人们觉得苏轼极像谪仙人李白,所以也称苏轼为仙人。

(4)大坡、老坡。

这两个号,也是从东坡一号而来,然而却与他的第三子苏过有关。苏过有文才,很像苏轼,人们称苏轼为老坡、大坡,而成苏过为小坡了。

(5)戒和尚。

苏轼自称自己是戒和尚转世,还曾经就此作文。

(6)老泉山人。

苏东坡老家的祖坟旁有老翁泉,所以他自号老泉山人。

(7)铁冠道人。

苏轼晚年被贬到海南儋州时,自号铁冠道人。

(8)玉局老。

宋哲宗驾崩后,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得以离开海南北归。后来,被任命为提举成都玉局观,就是负责管理成都的玉局道观。这种提举官,是挂名的,不用到本地赴任。苏轼在此时自号玉局老。

(9)雪浪斋。

苏轼元祐八年知定州(今天属于河北省),在定州得了一块奇石,名之为雪浪,他在定州的书房名之为雪浪斋。后来,自己以'雪浪斋'自号。

(10)眉阳居士。

苏轼老家眉山,所以他自号眉阳居士。在山南或者水北,成为阳,苏轼的老家或者眉山南面。也或者,眉阳就是眉山的别称。

(11)无邪公。

有篇诗歌中,成苏轼为'无邪公'。'无邪公',当为苏轼之号,比较罕见。

以下介绍地名和官制为名的几类。其实,苏轼的号中,有些本就是根据地名来的。为了便于大家阅读,就放到“号”类了。


4、以活动地为名(与官名无关)。

(1)仇池翁、仇仙。

苏轼早年曾在凤翔府(今天宝鸡市凤翔县一带)为官,该地区曾属于古代的仇池国,苏轼有部书叫《仇池笔记》,便是以此命名的。人们有时,便以'仇池翁''仇仙'称呼苏轼。

(2)黄冈翁。

因为曾经贬居黄州的缘故。

(3)海上道人。

苏轼晚年贬居海南,便有此称。

(4)毗陵先生。

宋哲宗亲政至徽宗末年,苏轼一直作为被打击对象,那些喜爱追随他的人,不敢在笔下直接称呼苏轼,转而以一些比较隐晦的说法,指代苏轼。苏轼很喜欢毗陵(今常州),曾打算在那里买田养老,最后有卒于常州。有人便以'毗陵先生'称呼苏轼了。

(5)泉南老人。

(6)水东老人。

泉南老人和水东老人,不常见,很可能可是苏轼晚年被官方打击时,人们用来指代苏轼的称呼。而泉南和水东,当指苏东坡曾经待过的某些地方的泉和水。


5、以为官地为名(暗含官职)。

苏轼在多地为官,人们便以地名称呼苏轼了。

(1)苏杭州。曾做过杭州通判、杭州知州。

(2)苏徐州。曾做过徐州知州。

(3)苏密州。曾做过密州知州。

(4)苏湖州。曾做过湖州知州。

(5)苏登州。曾做过登州知州。

(6)苏扬州。曾做过扬州知州。

(7)苏定州。曾做过定州知州。

(8)苏英州。曾做过英州知州。


6、以贬谪地为名。

有三个地方,苏轼虽未做地方长官,但曾被贬到那里,因此以该地指代苏轼:

(1)苏黄州。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黄州。

(2)苏惠州。曾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3)苏儋州。曾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即儋州)安置。


7、以故乡为名。

苏轼虽未在眉州做官,但人们因其故乡在眉州,故以眉州称呼他:

(1)苏眉州。

(2)苏眉阳。

(3)眉山公。

苏轼故乡眉山


8、以官职为名(不含地点)。

此类职官,一般在京城汴京,然而宋代的职官与实际所任之职有别。

(1)苏贤良。因苏轼曾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严格说,贤良不算作官职,然因此刻极难考取,苏轼成绩优等,北宋直到苏轼时,考入优等的,也不过两人而已。

(2)苏副使。因曾为黄州团练副使等。

(3)苏太史。因曾任著作郎,负责便史。

(4)苏翰林。因曾任翰林学士。

(5)苏内翰、苏内相。因苏轼曾任翰林学士承旨,而此官又称内翰、内相。

(6)苏礼部。因苏轼曾为礼部尚书等。

(7)苏兵部。因苏轼曾为兵部尚书等。不过,这一称呼少用,因为兵部不如礼部更难显示苏轼文人的特征。宋代负责教育考试、选拔人才的,主要是礼部负责。此部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和文化部。

以上,共8类53种称呼。可以说,我们至少可以以53种方式,称呼苏东坡。

读完此文后,你会用几种方式称呼苏轼?

还有哪些叫法,是本文没提到的?欢迎补充!


本号只发原创文章,关注中国古代文史,传播文化知识;同时发布其他类原创诗文、社会文化评论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