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三心二意”焦虑?换个角度,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妖城主 2017-12-05


01


小时候经常做梦,梦见自己有机器猫,它叫小叮当,它有竹蜻蜓和时光隧道,带着我遨游全世界。没错,当被老师问起:“你长大之后要干什么?”的时候,我的回答是:“环游世界,做一个旅行家。” 小时候的梦想总是天真浪漫,也带点不切实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单一的梦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比如,我喜欢上了英语,想做一个翻译官;我喜欢打乒乓球,我想当一名运动员;我对历史感兴趣,我想成为考古学家等等。

 

在对一件事感兴趣的时候,就想全身心投入去钻研,享受其中所带来的乐趣,但一旦在某一领域达到一定巅峰,或许就会像金庸笔下的孤独求败,“剑魔孤独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这是他在剑冢留下的遗言,可见这时候的孤独求败已没有了追求,虽然傲视天下,但人生再无乐趣可言、再无目标可寻,唯有从此与雕为伴,了此残生。

 

02


当然,现实生活中像孤独求败的例子并不常见,至少我还没见过,因为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非常丰富的物质和体验,相信很多人也不会在某一事情上死磕。不过因此也会产生另外一种现象,当在某一领域达到巅峰状态,失去挑战性的时候,就会选择放手,转而进入另一个所感兴趣的不同领域,然后又一头扎进去,认真钻研,并由此感叹“太棒了,这就是我的菜!”一段时间过后,又失去了挑战性,重新陷入了无聊,最后,又会放弃。就这好像“恶性循环”,这种行为模式让人非常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焦虑?如果我能拥有这种“天才”般的魔力,在一个又一个的领域中成为佼佼者,高兴还来不及呢。但俗话说的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想他们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担心无法将兴趣爱好转变为事业,就是说无法对某一种兴趣产生源源不断的热情,同时又很害怕成功,因为成功过后就代表着放弃,放弃之后呢?又要寻找新或培养新的爱好,那假如没了兴趣爱好了呢?真的无法想象。


03


可能说这件事,大家会觉得离我们很远,毕竟我们都不属于这类的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这是不是跟问“长大后想做什么?”很像呢?每当被问一次,可能回答的都不一样,高中的时候,被问打算在大学里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当初我选的是计算机应用,那时我对程序员存在着一种莫名的崇拜感,我觉得这个专业很酷。接着到了毕业,面临选择工作的时候,被问想做什么工作?我犹豫了,因为听说女程序员不好当,要熬夜,很容易变老,所以我放弃了,选择了一份编辑的工作,说实话,我之前对写作有种惧怕感,当年语文作文800字,都要绞尽脑汁东拼西凑整出一篇。

 

为什么我会选择编辑这一职位?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一开始在心态很焦虑,因为自己并没有多少优势,不知道走这条路是对还是错,后来抱着破罐子破摔的节奏,就这样坚持到了现在。不过有一件事让我感到挺自豪的,就是现在让我去写800字的语文作文,我肯定会嘲笑当时的自己,小菜一碟,为什么当年就这么怂呢。跟朋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她也由此感叹道:说明进步了啊!

 

04


有的时候在一个领域待久了,跨到另外一个不同的领域,然后转过来回到之前的领域,你会发现很多事情跟之前的想法很不一样,会产生更多的想法,就好比说,我写完一篇文章,当时感觉很不错,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看这篇文章,发现原来还可以写得更好,更有趣。

 

或许有些人对来回奔波于不同领域的人嗤之以鼻,认为总是三心二意的人,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做一件事只有坚持,再坚持,才能发光发亮。但你没有发现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跨领域学习钻研的人具有一些巨大优势,比如能跨界整合,就是说,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在交叉地创造全新的事物;快速学习,很多技能通过跨领域相互转换,将之前所学的一切用在全新的领域,其实并没有从零开始;强适应性,能随时根据情况需要来切换角色。

 

还有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朋友,不用刻意去限制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用说我的专业是什么就一定要找那方面的工作,只要能学习到东西,趁年轻多拓展自己的视野及思维,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在背后的逻辑关系都是相通的。

 

所以,有遇到这类难题,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的朋友,不必焦虑!站起来,走出去,在另一空间溜达一下,回来你会发现有些东西感觉不一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