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丙型肝炎治疗现状及DAAs治疗注意事项

 somesalt 2017-12-07

2011年以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DAAs)的问世使丙型肝炎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消灭丙型肝炎成为可能。本文简述中国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并谈谈目前DAAs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十堰市太和医院肝病中心马德强

中国丙型肝炎流行及治疗现状

  1992年,我国丙型肝炎流行率约3.2%。随着有偿献血被禁止、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逐步推广,以及对HCV筛查的增加,中国HCV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由此推算,我国一般人群HCV感染者约560万,如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HCV感染者,约1000万例。我国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56.8%),其次为2型(24.1%)。

  IL28B基因rsl2979860 CC基因型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答较好,我国HCV感染者该基因型可占到84.1%。目前DAAs在我国大陆地区还没有上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仍是我国现阶段抗HCV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

  在接受PEG-IFNα联合RBV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治疗中病毒应答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Response-guided therapy,RGT)。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应采用高灵敏度方法监测HCV RNA,以评估病毒应答指导治疗。

DAAs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目前常用的DAAs药物

  截止2015年,在美国、欧盟及部分亚太国家批准上市的DAAs药物包括: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A抑制剂和NS5B聚合酶抑制剂等。NS3/4A蛋白酶抑制剂英文拼写以“previr”结尾,如asunaprevir、simeprevir、paritaprevir等;NS5A抑制剂以“svir”结尾,如ombitasvir、daclatasvir、ledipasvir等;NS5B聚合酶抑制剂以“buvir”结尾,如sofosbuvir、dasabuvir。其中Gilead生产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Harvoni® ,由ledipasvir(90 mg)/sofosbuvir(400 mg)组成,每天一次口服;Abbive 3D(又称Viekira Pak® ),由2种类型的片剂组成,1种是由paritaprevir(150 mg)/ritonavir(100 mg)/ombitasvir(25 mg)组成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一天一次服用,另一种为dasabuvir(250 mg),一天两次服用。

(二)基因型1b、2型HCV感染患者的DAAs治疗

  我国HCV基因型以1b型和2型为主。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和感染病学会(IDSA)不断更新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12月11日更新版中关于1b型和2型HCV的DAAs治疗要点如下:①基因1b型HCV的DAAs治疗,推荐了4种方案:Harvoni® 、Abbive 3D、daclatasvir联合sofosbuvir,或simeprevir联合sofosbuvir。对于初治或PEG-IFN/RBV治疗失败的经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无肝硬化时上述方案均不需联用RBV,疗程12周;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Harvoni® 应用于初治患者无需RBV,疗程12周;经治患者可延长至24周,或联用RBV 12周。其他方案治疗初治或经治代偿期肝硬化患者:Abbive 3D无需联用RBV,疗程12周;daclatasvir联合sofosbuvir,或simeprevir联合sofosbuvir这两种方案,可联合或不联合RV,疗程24周。

  ②基因2型HCV的DAAs治疗:初治患者,无论是否存在代偿期肝硬化,daclatasvir联合sofosbuvir疗程12周;也可应用sofosbuvir联合RBV,无肝硬化12周,代偿期肝硬化疗程16周;对于经治的、有或无代偿期肝硬化患者,sofosbuvir联用RBV 16或24周,或sofosbuvir联用RBV/PEG-IFN 12周。

(三)DAAs使用前评估、使用中及随访时监测注意事项

  DAAs治疗前需进行多种评估,其中评估患者并发的其他疾病对DAAs治疗的影响、以及合并用药与DAAs药物间的潜在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非常重要。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应用BMS-986094(一种核苷类NS5B多聚酶抑制剂)可引起心肌细胞损伤,34例患者中11例患者因怀疑心脏毒性而住院。对于具有心脏疾患,或存在心脏病易感因素的患者,治疗前评估对DAAs的耐受性,并动态监测DAAs的心脏毒性,有着重要意义。

  大多药物摄入体内后,常与人血白蛋白结合运载至肝脏,通过内向(influx)细胞转运蛋白(transporter protein)进入肝细胞,经细胞色素酶(CYP450)作用,或葡萄糖醛酸化(glucuronidation)而代谢,最后通过外向(efflux)细胞转运蛋白分泌出肝细胞而进一步清除。在此过程中,如果合并用药诱导、阻断CYP450酶以及转运蛋白活性,或引起白蛋白与DAAs结合力发生改变,或发生药物置换,这均可能改变DAAs药物浓度、诱发药物毒性或降低药效。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ledipasvir的吸收而降低其药物浓度和疗效;Abbive 3D与长效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相互作用,可延长QT间期而增加发生心血管病不良事件的风险。总的来看,多数HCV蛋白酶抑制剂DAAs,尤其是与药效增强剂ritonavir做成复合制剂时(例如paritaprevir与ritonavir),以及NS5B非核苷类HCV多聚酶抑制剂(例如dasabuvir),容易诱导或阻止CYP450酶活性,导致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异常,引发副作用或降低疗效。而多数NS5B核苷类多聚酶抑制剂(例如sofosbuvir),以及多数NS5A抑制剂,不影响或对CYP450酶活性影响轻微,产生显著药动学相互作用的风险较小。由于药物种类以及参与药物代谢的CYP450酶种类繁多,这给临床评估药物间相互作用带来困难。由英国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创建的网页(http://www.),可快捷检索DAAs和合用药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DAAs治疗过程中,推荐在治疗4周时检测HCV RNA载量,若阳性可于6周时再次检测,若HCV RNA上升1个对数(>1 log 10 IU/mL),则建议停止治疗。

  对于治疗后获取SVR患者的随访,若患者治疗前肝纤维化轻微(Metavir分期 F0-F2),可将其视为正常人一样进行普通随访;若患者基线有明显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 F3或F4),推荐每年两次超声检查以监测肝癌发生。

  与HBV存在HBV cccDNA不同,HCV在人体内不存在储存形式,获取SVR则视同为HCV病毒治愈。对于已获取SVR的患者,若需要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不推荐前瞻性监测HCV RNA来观察HCV感染是否复发。

小结

  尽管我国目前HCV流行率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丙型肝炎仍然是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DAAs于我国大陆上市前,PEG-IFN/RBV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DAAs疗程短、SVR率高、可口服、副反应相对小,对肝硬化患者也可应用,早日引入DAAs势在必行!使用DAAs前,对DAAs与合并药物潜在相互作用进行评估;使用过程中监测DAAs疗效及可能副反应;取得SVR后,根据患者基线的肝纤维化情况给予恰当的治疗后随访,以上努力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DAAs的临床疗效,降低副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