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来了,你是否想起了家乡的那碗老黄酒?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7-12-08

寒风渐起,冬天来了

陆河的游子们,你是否想念家乡的那碗老黄酒?

在陆河

传承着许多趣俗

如冬至酿酒、冬至进补、冬至祭祖等习俗


立冬后至立春前

是酿酒的最佳时间


陆河人认为

立冬后的水味最醇

用它酿酒可久藏不坏

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十足

所以,陆河人冬天酿酒已成习俗


  在城市居住多年的你,还年年酿酒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重温一下客家米酒的酿制过程吧!

陆河人酿“客家黄酒”,是一门大学问,有一个非常严格而繁琐的过程,从下料浸糯米开始到酿出酒来,完成整个工序需要十多天。


酿“客家黄酒”前,先把原料糯米用水泡半天,漂洗干净,捞起滤干,然后倒进一个木制的外形如木桶一样的大饭甑里。大饭甑上面有盖,底部有小洞,专门用来蒸糯米饭干。在大饭甑底部垫上透气的布,以免盛入其中的糯米从小洞中漏出。接着把大饭甑放到柴火大锅中,用一个小支架支起木桶,使桶部刚好接触不到锅中水,然后盖好木桶盖,锅底生火,让水蒸气透过桶底的小洞,把桶内糯米逐渐熏蒸熟成饭干。

饭干放凉,再放入一个特制的大酒盆中。将“酒饼” (酒曲,一种发酵的酵母)放入饭中用力搅动,使酒曲能够均匀地混在饭干里面。酒曲弄均匀后,用手把饭料压实,抹平表面,用力在中间压一个凹下去的坑窝,再撤一些酒曲在里面。等到饭料发酵出酒时,酒便会流到这个窝坑里。随后,把大酒盆密封盖好,移放到放有稻草的竹篓里,大酒盆顶部盖上农用蓑衣,使温度保持在30度左右,以利于酒曲发酵。


一周左右,启开酒盆盖,就能够闻到香气四溢的酒味。这时,凹窝里就开始积累有酒了,这个直接流出来的黄酒,陆河人唤它为“酒娘”。它的颜色黄亮,酒味浓香而醇,浓度较高,也是黄酒中的精品。继而用勺子翻动酒糟,再盖上缸盖,但不宜盖得过紧,须留一气孔出气,否则酒易变酸。之后,就能陆续泌出酒液来。酿出来的“客家黄酒”,要盛放在清洗干净并且干燥的陶瓷瓶里,密封好瓶盖,存放在温度适宜的通风处,保质期可达到数年。


陆河人常常说:“酿酒做豆腐,无人敢称老师傅。”不错,陆河人酿黄酒,是一门绝技。有的农村妇女,学了半辈子的酿酒活,但酿出来的酒却带有酸味。但有的农村妇女心灵手巧,酿出来的酒,色、味俱佳,喝后回味无穷。故此,在旧社会里,陆河客家人挑选巧儿媳妇时,她的酿酒技术如何便成为一项重要条件,说媒者在介绍待嫁女时,往往会吹捧一下,女孩如何如何有一手酿酒的绝活。解放前,陆河山区能够上学堂的女子不多,她们在十岁懂事时开始,就要接触酿酒活,慢慢的,大多数少女都学会了一手绝好的酿酒技术,出嫁后就不会给夫家人瞧不起。


现在,家乡黄酒不但在餐桌上可以见到,在酒店里,有经验的厨师还把它作为调味佐料呢。加了“客家黄酒”作佐料的河鱼,肉味更加鲜美,还可以压去一些腥味;加了“客家黄酒”煎的鸡蛋,是上好的营养品,可改善贫血,适合虚弱者或者病者的调理。


陆河黄酒,或许比不上陆河周边客家地区酿造的那份特色,或许也比不上中国酒业的那些知名酒业,但是这继承了我们陆河祖祖辈辈的风情礼俗,在每一酒席餐饮上,来一碗黄酒,更是对客人的万分尊敬。


陆河微生活综合自朱少镇的文章、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