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语用”落实在文本分析中——以《窗》的教学为例

 GXF360 2017-12-08

让“语用”落实在文本分析中
——以《窗》的教学为例

杨帆

最近,我作为评委参加了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某大市预选赛的听课工作,听的课文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所听的六节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都能注重文本情节梳理,注重人物性格分析,注重作品主题探究。但我认为这六节课有一个共同的欠缺,即没有紧扣 “语言理解和运用”这个重点,没有展现语文课该有的独特性,没有落实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而这,恐怕是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共性问题。新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2011年就已经出版,然而六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语用性”如何落实仍是一个困惑;当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把“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放在四个组成部分的首位,充分说明将“语用”贯穿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在传统的注重内容分析的课堂中融入“语用”的训练?下面仍以泰格特的《窗》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从景物的描写中体会用语的精妙

大部分老师教学《窗》,都会扣住文中描写公园景色的段落。老师大多这样设问:公园里描写了哪些景物?可见,这是一个怎样的公园?这种提问只是对文中内容的一个梳理和概括,并不能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感知语言的精妙。若改成这样设问:文中,公园中的景物美不美?作者是怎样展现出公园之美的?就能引导学生注重文中的语言运用,体会用语的准确和传神。比如“公园里有一泓湖水”,“一泓”文中注为“清水一片”,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一泓湖水”改为“一弯湖水”或者“一汪湖水”,学生在对比中就能体会“一泓”写出了公园的清新、洁净,而“一弯”“一汪”不能。比如“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要扣住“照例”,这说明公园里每天都是这样;扣住“漫游”,因为这写出了野鸭、天鹅的惬意,说明这是一个闲适的公园。比如“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动词“扔”“摆弄”写出了孩子们的欢快,说明这是一个快乐的公园。比如“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手挽手”“散步”写出了情侣们的幸福,说明这是一个浪漫的公园。比如“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牡丹花和金钱草”,扣住“盛开”“五彩斑斓”“争奇斗妍”,说明这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公园,等等。只有这样分析,才能确实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到公园的确是美的,而把公园想象得越美,越能衬托出近窗病人想象的用心、心地的善良,越能照应下文“这栩栩如生的描述”,越能照应躺着的那位病人听起来的“津津有味”以及感觉到是一种“享受”,也就越能为下文他的嫉妒、想占有埋下伏笔。

二、从心理的刻画中体会用语的严谨

在我所听的课堂中,老师都要分析远窗病人的自私、冷酷等,这当然是对的。但这样分析,并不具体也不到位。一个如此狠毒、冷酷之人,他的性格不是天生就有并一直不变的。人性的发展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才符合性格形成的客观规律。《窗》这个文本就详细地展现了远窗病人性格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注意到这个过程,才能体会到小说用语和构思的科学性、严谨性,才能真切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变化性。

比如,远窗病人一开始和近窗病人相处是非常融洽的,当近窗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时,他听得“津津有味”,当成一种“享受”,可见他的心理是感激为他带来美景的病友的。他的心理的转变发生在“一个下午”,当他听到一个板球队员击球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这里的“突然”用语准确且耐人寻味,它暗示邪念的产生往往是一瞬间,是突如其来、预想不到的。接下去,他为自己这样的想法而感到“羞愧”,“竭力不再想”,这细腻地刻画了远窗病人心理的挣扎和矛盾,显示了人性善、恶斗争的强烈和复杂。遗憾的是,远窗病人的心理越来越往“恶”的天平上倾斜,因为文中接下去说“他的嫉妒心越发强烈”,甚至“最后怒火在胸中燃烧”。然而即使这样,他的良知还未完全泯灭,因为“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无时”“困扰”“彻夜难眠”等词语,显示他的心理进入了更激烈的煎熬和斗争。但是最终,邪念还是占了上风,当他的病友病危时,他“盯着天花板”“纹丝不动”,其心灵已经残忍、冰冷到极点。

引导学生抓住并品析上述这些关键词语,才能让学生明白,小说并不会简单地呈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不要简单地、肤浅地用善或恶去评价人物;也才能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到,小说的人物刻画非常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规律,是非常贴近现实、非常可信而成功的。

三、从结构的照应中体会用语的匠心

《窗》这篇文章的教学,大多数老师往往会忽略开头第一到四段关于病房的描写。而其实,作为一篇非常优秀的小说,文中几乎没有一处表达是可有可无的。比如开头第一段第一句话:“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其中的“都很严重”,用语极准,它既能反衬出近窗病人想象窗外美景的难得,照应下文夜里他病情的突然发作、猝然离世,照应医务人员将尸体抬出去时的“丝毫没有大惊小怪”;同时,也照应了下文远窗病人“不得不日夜”躺卧在床上,照应了“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照应了他们“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照应了“他们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谈话成为生活的全部内容”。又如接下去的“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房”,“窄小”“仅能”暗示室内没有其他任何可供点缀、调剂生活的东西,照应了下文两位病人生活的乏味、痛苦。再如“病房里只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这看似多余,其实再次强调房屋的狭小、单调、简陋,为下文近窗病人想象窗外的美景和远窗病人邪念的产生作了铺垫。这样分析,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全文的叙写是前后勾连、严谨有序的,明白任何成功作品的构思都是深入思考、独具匠心的,同时明白邪念的产生是需要土壤的,而不是平白无故的。

《窗》的结尾,很多老师会组织学生续写,这当然很有必要。有的学生想象远窗病人懊恼、失望,最后在羞愧中死去;有的学生想象远窗病人明白了近窗病人的苦心,幡然醒悟,最后重新做人,成为一个行善的人。这些结尾当然都可以。然而联系全文的行文脉络,我觉得还是前面的续写更切合文本。因为文本中远窗病人病情本就“很严重”;在善、恶的矛盾纠结、斗争中,“他的病情又一天天加重”,连医生都束手无策;即使在近窗病人死后,他满怀希望、迫不及待地往窗外望的时候,他仍然“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身体”,如此病入膏肓,再加上“光秃秃的一堵墙”对他强烈的心灵谴责和打击,小说的结局似乎只有让他“死去”才更为合理。

四、从题目的辨析中体会用语的意蕴

分析意蕴是文本解读的必经环节。《窗》这篇文章的意蕴非常丰富,从文中的不同人物身上,我们都能得到不同的启迪。比如,从近窗病人身上,我们的启示有:(1)人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候都不能忘记帮助别人;(2)内心充满阳光,生活就充满阳光,等等。从远窗病人身上,我们的启示有:(1)欲望、攀比往往是邪念的起源;(2)邪念一旦升起,往往很难控制;(3)自私往往会泯灭一个人的良知;(4)卑劣的灵魂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等等。但联系全文的标题“窗”,我们感到这些分析都没有触及小说真正想表达的深层意蕴。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小说的标题“窗”,能不能换成“墙”,或者“病友”“想象的窗外”等,在对比中就能感觉到:如用“墙”,则只能突出文章“欧亨利式”的结尾;如用“病友”,则只能突出不同人物的个性形象;如用“想象的窗外”,则只能突出近窗病人的善良、高尚。而只有用“窗”一个字,才能给读者以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探究深度。这个“窗”,首先是个“环境之窗”。它交代了病房极其单调的生活设施和环境,为病房里一对病友枯燥、无聊的生活作出了注解,也为下文近窗病人的想象、远窗病人的嫉妒、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其次,这是一个“人性之窗”。不同的病人从同一扇窗户、同一个方向,却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折射出了两个病人截然相反的性格:近窗病人不顾自己病情严重,仍然驰骋想象,给室友带来一个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外部美景,既激励着自己顽强生存,同时也给室友单调的生活带来慰藉,带来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这写出了他的善良高尚、热爱生活、乐于助人;而远窗病人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是对远窗病人自私、冷酷、残忍最无声也是最有力的回击、讽刺和谴责。两相对比,暗示心灵美好自然就会拥有美好;心灵卑劣只能得到惩罚。再次,这个“窗”还是一个“社会之窗”。通过这个窗口,既暴露出了两个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不同心灵的善恶和美丑;同时,也给学生展示了社会丰富的世态人情,引发学生对人性复杂、社会残酷的思考。因此,从这些角度分析,“窗”这个题目无疑非常成功,而辨析“窗”这个题目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对小说意蕴或内涵无限接近的过程。

黄厚江老师说过:感受语言、品味语言、解读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始终是语文课的五件大事。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始终以语言为核心,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的应有特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需要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去思考、落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编辑:木槿

责任编辑:毛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