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安光太极拳讲座1-10

 六神三合 2017-12-08

 

 

第一讲: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太极拳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慢,那么,首先应该搞明白为什么要慢。慢可以让我们思想入静,身体放松,呼吸深长。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太极拳的慢主要是为了找感觉。

 首先看一看“慢”这个字,“慢”的左边是心的意思,右边是三个稳定结构,这个“慢”字反映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不仅告诉我们“慢”的好处,也告诉我们“慢”要从哪里开始。

 慢要从心开始,静下来才能慢,慢下来才能静,慢和静互为因果。太极拳的奥秘全在练心,当心静下来,动作缓一来,就可以开始找感觉了。

 找什么感觉呢?

 诗曰:

男女老少工学商,阴阳鱼池比划忙,

若知慢字是何意,鱼摸到手成龟王。

 

 

 第二讲:太极拳要找什么感觉?

 太极拳的慢练主要是为了让全身各部动作到位,找到感觉并强化这种感觉。比如说,头要有顶的感觉,项要有竖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顶头悬”,“虚领顶劲”及“下頦内收”的太极拳要领。想一想一些少数民族头顶水罐和包袱的样子,再体会一下如何把重物加在自己头上。

 再比如说,练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如何“形于手指”呢?那就要有“虎口张开”,“坐腕”,“掌顶前”,“拇指小指相合”,“顺缠或逆缠”等技术动作。把意念送过去,把动作做出来,动作到位了,感觉就有了。

 以上说的是身体的感觉,练太极拳更要找精神的感觉。立身中正,端庄大方,思想和天地合一。动则天马行空,腾云驾雾,高山流水,势不可挡。定则高僧大德,帝王之相,凛然正气,威不可犯。

 诗曰:                                       

动作缓慢求到位,意到形到感觉到。

支撑八面气势大,思想境界比天高。

 

 

 

第三讲太极拳与打通“小周天”和“大周天”

 “小周天”和“大周天”是气功术语,讲的是内气在体内的循环。“小周天”一般指通过默想穴位等意念活动,完成任督两脉的内气循环。“大周天”指大循环,用导引法使内气畅通于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

 太极拳不讲大小周天,倡导自然呼吸,自然用意,但有“舌顶上顎”、“提肛溜臀”、“尾闾内收”的技术要求,这样就和“小周天”的“搭鵲桥”“过会阴”等实际操作不谋而合。又有“行氣如九曲珠”,“气遍身躯不少滞”,这和“大周天”所描绘的练功效果实际上也是一致的。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强调“腰为轴”、“气沉丹田”、“气貼背,入敛脊骨”及“拿住丹田练内功”,主要练的部位就是脊椎和丹田(小腹),这正是“小周天”的辖区。我们可以判断自己“小周天”通不通,只要问问自己:颈椎痛吗?腰痛吗?大便通畅吗?子宫有肌瘤吗?阳刚不举吗?

 中医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断论,所以说,如果“小周天”尙且不能全通,那么“大周天”的实现可能只有再回到母腹里了。

 诗曰:

自古真传世间稀,大小周天人不知。

任脉督脉行无阻,气遍周身不少滞。

 

 

 第四讲: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

 太极拳与太极操的混倄有如“鱼目混珠”,因为在外形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练“云手”“单鞭”,用的名称一样,做的动作也一样。

当“鱼目混珠”的时候,一定是“鱼目”多,“珠”少。也就是说,做太极操的人多,练太极拳的人少。

 那么,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是什么呢?简单说,太极拳用脑子,太极操不用脑子;太极拳找劲,太极操找动作。这也就是为什么练太极拳出

功夫的人很少,因为绝大部分练太极拳的人实际上是在做太极操。做操是容易的,但出不了功夫。做操只能活动筋骨,增加点柔韧性而已。

 比如“太极起势”,太极操只要把双臂举起与肩平就算完事了。可是太极拳要求双臂能在对方按住我双腕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上举,并能够轻

松把对方掀起抛出。这就要求在练拳的时候加入相应的意念,并在技术上要做到沉肩坠肘螺旋走圆。同样是“太极起势”,当我举起双臂时,

我应该更加稳定,因为在我的意念中,我已经沾住对方,他的两条大腿已经在我的掌心之下了。

 诗曰:
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貽歎息。

 

 

 

第五讲:关于太极拳是内家拳的思考

中国武术常把拳分成内家外家两大类,内家拳指太极、形意与八卦,外家拳指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其他拳种。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为什

么要这么划分呢?从形式上看:内家拳侧重内功与整劲,动作多圆活和松沉。外家拳侧重力量与速度,动作多刚猛迅捷。其实,只要是武术,

都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形意拳不是以“硬打硬进无遮拦”著称吗?少林拳没有内气能“脑袋开砖”“钢枪刺喉”吗?

 关于内家拳与外家拳的界定,从来就没有明确过,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若一定要分出个内家拳、外家拳,那么,内家拳

应该是以养为主,以不牺牲个人健康为前提练拳练功。而任何不讲科学练功,不惜以牺牲个人健康为代价的拳种都是外家拳。

 另外,太极拳既然被冠以内家拳,就应该以内练为主。那么,什么是内练呢?内练主要练无形的东西,不张扬外在的力量与速度,“内固精神

,外示安逸”,用脑用心找感觉,培养内壯和内功。把意贯到丹田,把气敛入脊骨,意满全身,气畅无阻,三把大弓,一把整劲。先贤说:“

意氣君來骨肉臣”、“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先在心,後在身”、“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可以说,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最高境界,因为它强调意念的力量,并把开发大脑和人体极限的潜力发挥到极至。

 诗曰:

内家外家是一家,只是练法不一样。

内家练拳养精神,外家刚猛耗精华。


 

 

第六讲:什么是太极拳的内气、内壮、内劲与内功?

 

 

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内气、内壮、内劲与内功。内气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气,通过打太极拳得到加强。内壮是指内气足、五脏六腑强壮,而非

肌肉块大。内劲分两种:一种叫整劲或混元劲,是指全身协调的劲。另一种叫听劲,即身体的高度灵敏与反应。意布全身,每一根汗毛都是触

角,每一个毛孔都可以呼吸。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意有气有知觉,充满生命力。所谓内功,就是运用强化了的内气、内壮和内劲作功,在外可

以表现出来的功力。

 

再让我们看一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内气培养内壯,内壯产生内劲,内劲体现内功。它们之间有相辅相成及因果关系。太极

拳作为拳术和养身术,它既练有形的,又练无形的。有形的主练脊椎和丹田,无形的是练意练气。太极拳更侧重练无形的。通过一些具体的训

练方式练出来的功夫就叫内功,

 

至于太极拳的内功是怎么练出来的,且听后文细细分解。

 

诗曰:

太极拳是聪明拳,不重外表重内涵。

他人刚猛我轻柔,别人夭折我还在。

 

 

第七讲:太极拳可以让紧张的身体放松

 

我们的身体在很多情况下都处于僵硬和紧张的状态,这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呢?我们归纳成以下五点:一是缺乏持续有效的运动,身体不舒展

;二是人到中老年,气血不通畅;三是遇事想不开,心理负担重;四是工作压力大,思想紧张;五是过于专注及用脑过度,比如初学者在学习

新动作与新技能的时候。

身体出现僵硬和紧张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身体持续及长期的僵硬和紧张。因为持续的紧张会造成身体的严重伤害,长期的僵硬是衰老的信号

并逐漸导致死亡。

 

太极拳的最大功效就是“放松”,能够有效缓解僵硬的身体及思想压力与心理负担。最大好处就是“老少咸宜”,尤其适应中老年及有不同程

度疾患的人。最大特点就是“心静”,全身心投入在缓慢柔和的运动旋律中。至于初学者在开始的时候因“手忙脚乱”造成的身体紧张,经过

一段时间练习,在掌握动作并进入角色之后就会渐渐消失。

 

太极拳又是如何在技术上做到放松呢?且听下回分解。

 

诗曰:

人过中年压力大,人到老年气血衰。

心愿未了身先死,唯有太极扭乾坤。

 

 

 

第八讲:展现美丽的图画 

 太极拳的意念活动是创造及展现美丽图画的过程。只有先改善脑海中的图像或画面,才能改善其相对应的动作或造型。意念是活动实体,身体不过是意念活动的载体。俗话说:心灵美,行为才美。练太极拳亦是如此。

 太极拳内功训练有身心灵三图冥想术,实际上是太极拳意念活动的三种具体操作方法。它们分别是身图、心图和灵图。

 身图:是指每一动作的分解姿势或定式。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如雕塑一般。它强调的是形,一招一势要做到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心图:讲的是每一动作的要求和目的。无人似有人,无物似有物。它强调的是意,即每一动作的思维活动及武术含义。比如金鸡独立,意念中要想自己一手抓住对方的胳膊下拽,同时提膝撞裆,掌打肘击。再比如蹬脚时,两手分开,虎口张圆,如在空中握一固定横杆,无中生有,极大提高单腿支撑的稳定性。

 灵图:是说太极拳一举一动的意境,它强调是的思想境界和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比如说: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行云流水,忽隐忽现。高僧大德,帝王之相。心静身空,天人合一。

 太极拳的训练过程,就是强化意识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强化及完善身心灵图画的过程。身心灵三图冥想术不仅体现太极拳训练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也反映出练家不同阶段的水平。你定式有中定吗?你动作有含义吗?你思想有境界吗?

 诗曰:

思接千载神万里,先有无形后有形。

身图心图并灵图,展现绝代太极拳。

 

 

 

第九讲:太极拳如何练站桩?

 中国民间武术向来有“未练拳,先站桩”的说法。太极拳也不例外。为什么要站桩呢?

 从字面上理解,“桩”是深深插入地里面的一根木棍或石柱。那么,“站桩”就是要长时间站着不动,这是“站桩”的形式。其次,“站桩”要站出“桩”的功能,那就是稳定性,即“桩功”,这练是“站桩”的主要目的。

 “站桩”是练功。既是练功,就一定要有方法和目的。当兵的站岗放哨,站的年头再多,也站不出功夫来,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方法和目的。

 “站桩”的方法,就是两腿直立,膝盖微曲,全身放松,头领起来,肩肘下垂,慢慢体会腿发胀,气下沉的感觉。重要的是要用意念,比如说,你在“站桩”的时候,用意在脚下周围画一个圏,好像下面这块土地是你的基座,与你形成了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又比如说,你站立时两臂环抱,好像怀抱一棵大树,并且像树一样,两脚生根,越站越深。

 

诗曰:

未练拳要先站桩,站久自然气通畅。

练就一身混元劲,落脚生根气势昂。

 

 

第十讲:

关于“琢磨”、“体会”和“找劲”

 太极拳和少林拳拳不同,它讲究“用意不用力”。也就是说在练太极拳的时候,不要快,不要使劲,不要让肌肉紧张,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琢磨”、“体会”和“找劲”上。

 “琢磨”就是用心去想,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换个方法行不行?换个角度行不行?做点调整行不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琢磨”就是细心体察,发现不同,找出最佳,修正完善。

 “体会”就是用心找感觉。比如说:头要有顶起的感觉,胸要有开濶的感觉,脊椎要有拉长的感觉,两膝要有相争的感觉,两臂要有联成一体的感觉等等。

 “找劲”就是要把太极拳里的各种劲力找出来,让功夫上身。比如说:后手用劲,能送到前手上吗?屈膝松胯,下盘能稳固吗?和别人搭手,能化解对方的来力吗?能沾住对方吗?能听出对方的意图吗?太极拳的弸劲、听劲、化劲、整劲和下沉劲,你找到了吗?

 诗曰:

太极用意不用力,琢磨体会要找劲。

聪明人练聪明拳,练拳奧秘全在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