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气虚体质吗?气虚其实是属于一个中医名词,主要就是说由于体内的阴阳两气还有精气出现亏损,导致身体的功能出现下降。那么这气虚到底有哪些表现症状,又该如何调理呢? 气虚的表现症状:
1、腰膝酸软; 2、头晕眼花; 3、脉象细弱; 4、四肢发冷; 5、心烦意乱; 6、舌浅苔白; 7、脸色不好,身体疲乏; 8、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有。 气虚怎么调理: 1、饮食 气虚体质的人平素宜采用饮食调理,多吃补气益气、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忌食生冷性凉、油腻厚味等耗伤脾胃的食物; 推荐膳食: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2、药物 调理的时候可以选用一些有补气功效的药物,比如可以选择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茯苓、山药、白术、黄芪、灵芝、大枣、五味子、灸甘草等等。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同样具有补气作用的中成药。但是要注意,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人参、西洋参、五味子这些药材。 3、运动 适量运动。气虚体质易出现肌肉松软,倦怠乏力,不喜运动,抵抗力弱,因此生活调理方面要做到,起居有规律,谨避风寒之邪,'劳则气耗',不适合激烈、长时间的运动,以免耗伤正气。气虚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健身方法,比如可以练习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等。 4、其他调养 气虚可通过穴位补,人有三种气:一是元气,是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气;二是水谷之气,是通过脾胃运化食物得到的;三是清气,是肺脏吸入的空气。 这三个气出了问题,直接的表现就是气虚。有三个重要的穴位,就是气海、膻中、足三里。用气海补元气,用膻中调肺气,用足三里补脾胃之气,这样先天之气、水谷之气、清气三气同补,生命的原动力强了,身体想不好都难。便秘、排尿困难、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也可以用这三个穴作为日常保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