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与儒家学说的开创(第十四讲—由“仁”而“德”的追求)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7-12-11

上一讲指出“仁”是孔子哲学的中心范畴。正是从“仁”出发,孔子阐发了自己的伦理观。

孔子认为,对“仁”的追求,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因此,孔子讲“仁”,不仅在于主张一种入世的人文精神,同时也在于提倡一种由“仁”而“德”的伦理追求。

孔子看来,所谓“德”,是基于“仁”的要求,通过自身修养,培养好的道德,并把好的道德外化为政治行为,治理国家,造福人类。孔子和儒家立足于现实的性格,在这里充分得到了体验。

下面我们分三个问题来看由“仁”而“德”的追求:

  1. “言”与“行”

    孔子讲道德,与实践联系;这与苏格拉底不同,苏格拉底讲的是道德,与知识联系。这样的不同在于孔子认为,“行”比“言”重要的多。司马迁记载孔子语“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就是说,孔子重视“行事”而不是“空言”。所以,在俩者之间,他有自己明确的主张。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强调“言”要少,要谨慎。“行”要敏捷,要重视。

    对于说假大空的话的人,孔子是看不起的。《论语》记载“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因此,孔子反对仅从一个人的言论来评论这个人,而强调要通过他的行为来评价这个人。“今吾于人,听其言而观其行。”

    所以,孔子的“仁”立足于人的行为的,立足于人的道德实践的。他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2. “仁”与“德”

    孔子讲的道德,是以他讲的“仁”为出发点。上讲中实际上包含了他对道德的理解,提出了道德意识的基本内容,形成了他的道德哲学。孔子的道德哲学,今天看来,主要有道德的义务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

    道德的义务意识: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从伦理学意义上看,这些都强调“仁”是人自身的义务,是人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外部加之于人自身的东西。

    道德的责任意识: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伦理学看,这所体现的正是最高的责任意识和底线的责任意识。道德责任意识,在孔子那里,并不只是空洞的,理想性的,而且要切实实践可行的。

    道德的自律意识: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要求按照“礼”的要求,自觉的克制人自身的物质欲,实现自我修养,完善人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 “为政以德”

    在孔子看来,“仁”还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上,还应该外化为政治实践,这就形成了他的政治哲学。孔子的政治哲学,实是他的“仁”的观念以及“德”的观念在生活世界中的进一步落实和展开,尤能体现孔子和儒家的实践性格。

    在政治哲学中,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强调统治者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来影响民众,赢得民心,治理好国家。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等言论。

    孔子所讲的“为政以德”,不是要求民众的道德修养,而是强调统治者的道德修养。《论语》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统治者的“修己”,而不是民众“修己”。这在我们理解儒学中“德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本讲结束,谢谢大家。下讲为大家带来“执俩用中”的方法论。求关注!求转发!求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