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同学 | 多重宇宙论并接的交互主体性阐释——兼论“做”民族志

 無情360 2017-12-11

多重宇宙论并接的交互主体性阐释

——兼论民族志


 

谭同学

 

《思想战线》2017年第5期

 

作者简介谭同学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广东 广州510275

 

 阐释法曾被用以应对科学民族志方法论危机它取得了部分成功但也给激进后现代主义留下了认识论上解构的后门使民族志变为文化甚至走向不可知论完善它须明确人类学家与田野对象为交互主体语言为介质其本体则是并接的多重宇宙论当代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强调多重宇宙论比较但不能武断异文合并以求纯化阐释实为同一世界多元文化主体的话语权实践仅从认识论上强调裸呈田野对象叙事或不同主体视角并不能消除权力不对等在此意义上民族志并非而是出来的,“得好坏不仅与不同主体的认识角度水平有关更与阐释的权力实践有关

 

关键词阐释交互主体多重宇宙论话语权; “民族志

 

自我与他者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都是被聚焦的关系人类学素以重视他者视角著称并经由百余年探索与尝试发展出了不少方法论以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民族志作为人类学方法论常用的呈现方式随之也受到广泛重视可是人类学本身却曾遭遇过严重的方法论危机而且尽管不少人类学从业者曾尝试革新方法论以解决此类问题但至今仍很难说就已经有了公认无疑的答案本文将结合部分民族志作品分析对此类问题的历史与当前动态作一个简要梳理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对促进人类学尤其是民族志的方法论探讨有所裨益

 

现代人类学基本方法论危机与阐释法的应对

 

以当今的眼光看古典人类学比起现代人类学来显得并不精致更非没有缺陷以至于现代人类学家常批评他们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或者文献民族学家”。可在其内部及所属时代知识共同体中古典人类学却没有遇到方法论的危机就当今人们还熟悉的泰勒弗雷泽摩尔根梅因麦克伦南巴霍芬等古典人类学家而言其观点千差万别但在方法论和基本时空处置手法上却如出一辙他们都坚持用比较法将不同空间的经验材料类型化按照时间进行排列空间的类型差别被当成时间的进化差别这些研究对其研究对象也即他者”,事实上充满了各种误解但通过对他者哪怕是错误的认识来重新认识欧洲也即自我”,则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不仅是他们而且在整个文明欧洲的知识界即便具体观点上有争议但其方法论都被认为是恰当的在此类视角下欧洲是如此的光辉先进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说都应是毫无疑义的中心

 

从维也纳条约到20世纪初近百年大体和平的欧洲被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在欧洲中心的中心大英帝国的知识界开始了现实反思的历程其中也包括人类学新一代人类学家或是出于半自觉如拉德克里夫布朗前往安达曼岛),或是偶然客观原因不得不如马凌诺斯基因战争无法返英),开始基于实地的田野工作撰写民族志在方法论上这促成了人类学的现代转向马凌诺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也被后人视作现代人类学的奠基者这些研究与古典人类学另一重要区别是开始借用他者来反思自我同时以人类学在他者社会文化中的新发现来弥补欧洲知识界的不足

 

不过这次方法论革命却也延续了古典人类学两样东西其一是科学主义的比较法只是主要不再拿澳洲与美洲作比较而是隐性地拿亚拉与西欧作比较而且马凌诺斯基还坚持认为田野工作跟自然科学的实验室观察方法在科学性上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写就的民族志也是科学客观的马凌诺斯基执教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至今还保持着给硕士毕业生颁发科学学位的传统);其二是隐性的欧洲中心论这两者叠加起来使得原本虽然有问题但在古典人类学时代被忽略的方法论在现代人类学中出现了危机危机集中暴露并引起人们注意的标志性事件是马凌诺斯基的田野工作日记在其去世后于1947年面世此前虽不乏学者质疑民族志的客观性但未引起普遍的方法论质疑)。在日记中马凌诺斯基常流露出对田野对象的鄙夷厌恶之心将之形容为”“畜生”,甚至认为该消灭这些畜生”。这与其常宣称堪比自然科学的客观主义观察无疑形成了剧烈反差而其欧洲中心主义也暴露无遗

 

马凌诺斯基的学生辈如利奇曾为其作辩护认为作者写日记时根本没打算出版事实上它也不应该出版并让人无礼纠缠很显然无论就日记事件本身还是就人类学方法论来说利奇的回应都是失败的于前者写日记时没打算出版难道不是更能说明当时作者看待田野对象的真实心态于后者则根本没有方法论反思和创新的意识真正开始系统清理现代人类学方法论并部分成功地解决此问题的集大成者还是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

 

首先格尔茨认为将亚拉的田野对象当成原始人”“野蛮人都是不合适的而在方法上造成此误区的原因乃是人类学缺乏历史的眼光以至于格尔茨虽然没有像沃尔夫那样集中批评欧美人类学将非西方的他者当做没有历史的人民”,但一直在尝试将历史学注重时间变迁的方法论引入人类学为此他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极力推动促进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合作交流这个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混合群体虽然最后因人事纷纭而散伙但在理解社会的共时性与历时性方法论上相互刺激影响还是明显很深的从人类学角度看这既有对此前人类学方法论中科学主义比较法的修正也有对欧洲中心论的否定

 

其次格尔茨尝试重新界定田野工作基础上的民族志依他的界定田野工作并非对他者如自然科学般的观察过程民族志也就不是这种观察的科学客观报告在认识论上格尔茨认为田野工作实际上是人类学家接触田野对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是人类学同行看得懂的语言,“阐释田野对象文化系统的过程也即人类学田野工作是带有主观性的民族志也随之带有主观性不过这种阐释并不能随意裁剪夸张或歪曲事实因为田野对象的文化体系是一个地方性知识整体有其深层游戏规则人类学家用民族志阐释田野对象的地方性知识揭示其深层逻辑可谓深描”。不难看出格尔茨这是以认识论上的相对客观主义区别于马凌诺斯基的科学客观主义),匹配文化相对论

 

阐释作为一种方法论多少回应了人类学田野工作和民族志客观性所面临的质疑它清楚地告诉人们两者都是相对客观的由于阐释要注重田野对象地方性知识的整体也即将田野得到的知识在当地文化体系的上下文当中理解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志摆脱欧洲中心论阐释成为现代人类学方法论的新起点此后即便方法论上有争议也常围绕阐释而展开从这个角度看面对现代人类学的方法论危机阐释法的应对是成功的不过阐释的方法也留下了或者说带来了新的隐患因为它在为民族志保留主观性余地质疑科学客观主义和强调文化相对主义的同时并没有一个刻度或参照系可以让人参照允许主观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合适的并可为知识共同体所接受

 

因为没有这种刻度或参照系一些激进后现代主义者干脆就认为其实田野工作彻头彻尾都是主观的民族志从本质上来说是写文化”。另一些更激进的人则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学家认识他者的可能将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和民族志书写嘲笑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天真既然对田野工作和民族志的基本看法激进到了这个份上田野工作根本也就不必再做而民族志书写也因靠虚构而跟写小说没什么区别显得没有作为科学研究的必要事实上持此类观点的人后来确实要么去了文学艺术界要么干脆放弃了学术研究而格尔茨倾向于认为田野工作和民族志都是在追寻事实”,同时实质上又不可避免总是在事实之后”,因此是努力从大象在我心中留下的足迹来重新建构难以捉摸虚无缥缈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大象”。不同人类学家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包括对其阐释人类学的误解”。以至于格尔茨本人面对此类质疑从未给出过正面回应

 

绝大部分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人类学家当然不可能如以上学者那样天真到完全放弃民族志的地步毕竟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民族志几乎被认为是人类学的基本技艺原本田野工作毫无疑问也是现代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但在当代也面临着越来越多交叉学科学者滥用其名的局面)。此类民族志书写者在阐释他者的文化过程中在极度强调自我主体性的同时当然强调作为田野对象的他者也有其主体性但在方法论上此类阐释强调这两种主体性没有办法进行跨文化的深层沟通只有当研究者和他者具备同样的文化认知结构时才可能真正无障碍地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他者社会文化进行阐释如果二者认知结构不同则他者虽然客观上有主体性但在阐释中却没有方法让其主体性呈现出来实际上只能是被阐释的客体于是由于认识论上极端地滑向不可知论原本旨在克服现代人类学方法论危机的阐释法也就被扭曲得只强调研究者单方面的主体性了从而难免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在当下人类学格局中因从业人员数量话语权力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主要表现为欧洲中心论)。对于这种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式的认识论当代认知人类学奠基者之一布洛克在研究我们如何知道他们如何思考曾批评道:“这类研究失去了人类学这类知识的特殊的丰富阐释学意义其中的研究者不能持续地重新定义自己在研究中的分析工具……在田野调查期间不断通过参与观察反思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在放弃这种独特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之后……将人类学的婴儿和脏水一同倒掉。”

 

当然并非所有人类学家在认识论上都有不可知论的倾向即使在以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从根子上质疑现代人类学方法论的学者中也不乏马库斯这样的标志性学者尝试有限度地进行建构主张通过)”“”(多点多维反思相结合的方法去阐释他者只不过此类有限度的建构性尝试同样也缺乏具体操作方法做支撑以尽可能保证他者的主体性在阐释中得到尊重

 

换句话说若非如激进后现代主义者那样一味消极解构而尝试用阐释的方法积极应对人类学研究中的自我欧洲中心主义还得回到阐释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关键环节其中尤其对那些容易让研究者无意识地忽略他者主体性的操作环节必须进行更细致的探讨

 

多重宇宙论并接的本体论与交互主体性阐释

 

若要完善阐释法则当首先梳理其基本理路择其要者如首先在人类学的阐释中必定有两个或以上的主体其次人类学家不可能从本体意义上变成他者其所阐释的实际上是他与他者——不同主体互动中可交流共通的社会文化特质与逻辑化过程再次不同主体的互动过程并非完全透明无障碍心灵直通而不得不借助于一系列中介首当其冲者则是语言及其关于世界认知的基本格式宇宙观),即使不是访谈而只是观察其思考过程也必定依赖语言及其宇宙观

 

在这里两个以上的主体并非无关的主体相反具有交互关系对这种关系的基本哲理哲学家早有深入探讨只是在人类学中有理论自觉地对它予以方法论上的关照来得较晚其理论前身可溯及笛卡尔针对经院哲学认为有身份的人才有正确认知世界的理性和良知的观点他说:“那种正确判断辨别真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称为良知或理性的那种东西本来就是人人均等的。”也即绝对不存在只有某些人有资格作为完整主体而另外一些人只能作为不完整的主体甚至只能作为客体的事实

 

胡塞尔是首先明确提出交互主体性概念的哲学家如他曾论述道:“内在的第一存在先于并且包含世界上的每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就是先验的主体间性。”不过对其交互关系乃先验的观点海德格尔曾批判它的存在论基础是不充分的”。在海德格尔看来交互主体性不是先验的人的存在乃是他人的共同此在与日常的共同存在”。他在晚年还强调若不注意此点哲学将被逐入人类学之中”。

 

此后加达默尔在注重交互主体性的存在论与阐释学又译诠释学之间架起桥梁他认为主体的存在及其判断力首先依赖于与其他主体的共通感”。“鉴于某种被言说的东西理解为流传物借以向我们述说的语言流传物告诉我们的故事这里给出了一种对立关系流传物对于我们所具有的陌生性和熟悉性之间的地带乃是具有历史意味的枯朽了的对象性和某个传统的隶属性之间的中间地带诠释学的真正位置就存在于这中间地带内。”阐释实际上是主体透过语言时间的中介理解和再述其与其他主体间的共通感”。

 

加达默尔对格尔茨导出人类学的阐释法有重要影响不过在美国文化人类学风格的影响下格尔茨对加达默尔关于阐释中语言的结构性基础不甚关注加达默尔在倡导诠释学本体论转向时指出,“语言观就是世界观宇宙观)”,因为语言会把主体同时引入一种确定的世界关系和世界行为之中”。此外他还有几乎是给人类学量身打造的忠告:“如果我们通过进入陌生的语言世界而克服了我们迄今为止的世界经验的偏见和界限这绝不是说我们离开了我们自己的世界并否认了自己的世界我们就像旅行者一样带着新的经验重又回到自己的家乡即使是作为一个永不回家的漫游者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忘却自己的世界。”换句话说多重宇宙论并非区隔平等并列存在的相反各种文化的人们其实在面对同一个世界也即多种宇宙论实际上是并接结构”。

 

阐释法在运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表明仅将他者的主体性从认识论加以对待很容易从文化相对论滑向后现代主义的不可知论所以对此问题的追问还得重新回到本体论尤其是交互主体性的本体论上来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对注重结构性关系的部分人类学家已经开始重新思考本体论问题

 

言及此处得提到两个带有当代世界人类学话语权力不平等格局印记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学生戴斯考拉曾在巴西亚马逊流域做田野和研究与一个巴西人类学家卡斯特罗过往甚密两人对当地经验的解释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不乏关键区别卡斯特罗认为欧洲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留给当地人包括人类学家用当地话语解释经验的余地很小他以列维-斯特劳斯为靶子批评人类学从认识论上用西方人的宇宙论代替他者的宇宙论而戴斯考拉也结合民族志材料开始反思这一问题他指出在印第安希瓦罗原住民阿丘雅人那里人类社会和文化结构从属于自然结构一元论宇宙观),现代西方人将之看作与自然相分离二元论宇宙观),后者才是异类”。他还详细比较了中国墨西哥非洲古希腊等诸多不同文化的宇宙论他认为古代西方人的宇宙论与其他宇宙论大体相似只是近代以来才有了不一样的二元论自然主义宇宙论因此它只具有相对主义的地位萨林斯在给戴斯考拉的序言中写道:“该书给当前人类学的轨迹带来了一次剧变实乃范式更替。”

 

对此进行深度回应的学者还有霍尔布拉德拉图尔斯科特等霍尔布拉德尝试重新定义人类学的证据”。他认为人类学家关心当地人与神明的道德关系和神启证据”,但其本土的证据观念却与人类学家不同这两种证据需要一个转化过程而此过程本身又是民族志与理论间关系本体的证据同理还需在自我他异性视角下重新定义真实”,人类学的真实不是绝对的神谕而是自我与他者互动之本体意义上的真实拉图尔重申了已有观点,“我们从未现代过”(委婉批评戴斯考拉认为西方人的古代与现代宇宙论有本质区别)。他指出人类学应学会如何从多元存在主义模式中获益尊重表象作为被遗忘的存在”,用他者的语言说话”。斯科特受其师萨林斯影响甚大但他认为萨林斯关于人类学在充当资产阶级化了的犹太-基督教宇宙论搬运工促进跨文化理解)”的论断是原子式的宇宙论斯科特意欲发展一种反向结构的宇宙论范式人类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整体族性和文化将人分开不同的宇宙论同属族群的和文化的杂糅混沌与理性乃同一硬币的两个侧面人类社会和文化结构一直在区分(differentiation)和整合之间摆动此外在这场人类学本体论转向运动中斯科特对它仅强调多元宇宙论及其本土特性的倾向也予以了反思部分针对戴斯考拉)。他主张的改进措施是将一元论作为方法使用在民族志材料理论加工的过程中比较不同的宇宙论但不要进行异文合并”(conflate)并剔除杂质以求纯化”(purification)。

 

同一世界多元文化主体与阐释中的权力实践

 

既然阐释所涉及的乃交互主体关键的中介则是语言而语言又以宇宙论为基石格尔茨提出阐释法并非没有顾及认识论上的交互主体性但对其本体论尤其话语背后的权力不平等则关注不够结果导致他者的主体性在阐释中缺失梳理交互主体性的哲理脉络则不难发现它不仅有而且更为重要的一面恰恰是本体论加达默尔的忠告着重即在此在某种程度上当下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也可谓对诠释学本体论转向的再回应而阐释若以认识论为基础重新回归本体论就需注意交互主体所依赖的多元语言及背后的多重宇宙论

 

考虑到当代人类学主要面对的都是复杂社会地处偏远的所谓简单社会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其他社会影响),斯科特的忠告具有非同寻常的建设性意义客观上当代世界是一个整体不管是哪里的人类学家与其所要研究的他者事实上都处在同一世界包括人类学家在内的不同人群拥有多元的文化人类学家可以从同一世界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但若进行异文合并或将他者原本包含了复杂多元的文化纯化”,则属武断使用阐释权力的做法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多重宇宙论的并接结构要求人类学家有必要谨慎地使用这种权力否则既是对作为田野对象之他者的伤害也无助于人类学家贴近实际地理解他者中肯地撰写民族志更不利于通过他者重新认识自我也正从这个角度说以田野工作和民族志为标志人类学家在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实际上包含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权力实践马凌诺斯基的错误并非在认识论上不知道土著人的宇宙论与欧洲人有所不同而是在实践中滥用了自己的话语权

 

不过似乎值得进一步指出即使在所谓同一种社会和文化中只要涉及不同主体间的解释就不可避免会遇到解释的权力实践问题例如苏力在调查法律实践的过程中曾提及一个案例甲向同村的乙借300元买牛后约定算乙搭伙”(“搭伙在当地文化中有清晰含义乙有权用牛但不拥有增值部分如牛生崽);10余年后双方发生纠纷法庭按照合同法合伙的条款判案意味着乙有权获得增值部分的一半),但为避免甲上诉判定其归还乙300元另将增值部分约三分之一给乙在此案例中法官和稀泥显然是一种不得已的平衡若不让乙取得部分利益则有悖法律法律里只有合伙的概念),但若严格按合伙的法条判案则会伤害地方性知识中的正义而且可能滋生更多案件当地搭伙现象绝不限于此例其他搭伙关系中的一方均可诉诸法律得到更多的利益)。由此苏力赞赏基层法官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态度无疑有其主张实践性法理的缘由但很显然其分析既未深究法律本身的合理性也未对甲在实质正义的意义上遭受不公正判决给予同情更似忽略了以搭伙还是合伙去解释甲乙买牛这一事实本质上是可以影响不同主体利益的权力实践而非仅仅是认识上的概念之争

 

从此案例还不难看出中国无疑是多元文化共生的复杂社会并且几乎其中每种文化又是多层次而复杂的而就人类学而言迄今为止我国的研究大多仍集中在国内其中不少是研究本民族社会和文化但如此案例所示方法论上其实也同样回避不了阐释他者的权力实践由此在中国语境下围绕阐释法对田野工作和民族志进行反思完善或创新就将既要触及中国经验研究的深入程度问题或多或少也会涉及人类学基本方法论问题的思考中国人类学显然不可能独善其身)。

 

围绕此题国内近年关于自我与他者主体地位和关系的探讨有相当一部分确实仍在围绕格尔茨的阐释法展开

 

例如刘珩重申了20世纪80年代反思民族志学者对科学民族志诗性的批判提倡主动反思自我意识情感修辞策略在撰写民族志过程中的作用张小军等人则延续拉比诺批判格尔茨等人的后现代主义路数主张从其摩洛哥田野研究反省中提到的互主体性出发理解互经验”,将ethnography由民族志改译为文化志”。蔡华认为格尔茨将民族志看作文化解释有些消极而若坚持中立立场严守田野工作程式完全可以避免民族志的主观性此外王铭铭曾直接介入人类学本体论转向的讨论他将之与格尔茨及其后的知识论转向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并非完全替代关系由此指出民族志兼具知识和本体探索的可能性同时他还质疑戴斯考拉将二元自然主义宇宙论看作近代西方人独有的观念

 

与以上路径不同朱炳祥沿着质疑和完善阐释法的思路对阐释的主体问题予以了持续关注并尝试提出新的方法论基于互镜概念他提出用相互看主体民族志”“颠覆科学民族志”。他认为,“主体民族志以人类前途的终极关怀为目的自明性基础”,可谓人类志”。而撰写主体民族志的方法是表述者自律表述恒定与开放结合的符号扇面”;互镜”“ 裸呈对蹠主体此后他曾给出一个三重叙事主体民族志样本田野对象作为第一主体讲述其宗教人类学家作为第二主体解读第一主体的叙述民族志评审者读者作为第三主体重新解读第一主体的叙述以及第二主体的解读人类学家再作总结

 

对以上取向迥异的讨论给出全面评判显非本文的主旨这里只能对其与阐释法的具体关联略作分析反思撰写民族志过程中人类学家的自我情感和修辞策略强调互经验”,指出民族志兼具知识和本体探索的可能对于促进民族志更贴近他者的社会经验事实无疑有益处不过其中关键的实践性因素也似乎还有必要进一步理清至于坚守中立立场即可保证客观性的观点则很值得怀疑如马凌诺斯基那样宣称甚至主观认识上的确诚心价值中立而客观上在实践中未能做到者实非鲜见而原本指向解构的互镜概念若用来建构主体”,可能也还需漫长的方法论转化过程不是裸呈”,也非增加解释主体的数量即可简单解决问题

 

毋庸置疑提出主体问题以及表述者自律等方法无疑有其洞见但人类学家所面对的基本局面毕竟是经验不会自动论述理论问题由此选择什么经验引向何种理论分析似乎只能靠人类学家与他者互动撰写民族志时人类学家当然可以先摆出一堆详细的资料优先让田野对象说话”,以示其作为第一主体对某话题如宗教的主体性认识但实际上田野对象的叙述并不可能是裸呈”。作为第二主体的人类学家对田野对象提问题的过程在这里不应被忽略何况田野工作绝不仅限于访谈民族志相当一部分资料来自人类学家无声的观察)。否则我们就很难解释田野对象为什么叙述这些而不是别的什么很难想象一个村民无缘无故或者碰到自己同村的人就会讲起宗教而这刚好是人类学家想了解的内容)。如果人类学家当时给村民提其他问题想必村民给出的答案不会是宗教若从交互主体角度视之所谓第一主体显然绝非不受第二主体影响的孤立主体由此这样的民族志虽不失为一种民族志写作手法但并非方法论意义上的新类型甚至还会让民族志变得更为繁琐增加读者阅读的困难此外唯一的用处似乎就在于可以将人类学家悄然隐藏起来俨然田野对象叙述是孤立主体在不受干扰地说话”)。

 

当然,“主体民族志样本必定还可更详细只是在发表时因篇幅限制不得不舍弃了部分材料但无论篇幅多长也很难想象人类学家能将田野对象所有语言姿态表情都记录下来并写进民族志人类学家无论如何都不得不甚至是下意识地选择性记录材料并在撰写民族志时取舍材料作为第三方的读者当然也只能将就着人类学家经过两轮筛选过的材料来看民族志的分析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此外如果田野对象知道其叙述将变成给更多的人去阅读的民族志其叙述的内容和方式或许也会跟仅限于两个主体的对话很不一样有些话田野对象甚至不介意调查者转述给第三人听但却会介意白纸黑字地让任何人都可以看在此情况下田野对象并不在意有第三个主体知道其言行但却会在意无限顺延n个主体的可能性若我们不可能亦不必建构起n重叙事主体民族志”,或有必要指出第三至n个主体虽对田野对象的叙述和人类学家的分析可能有不同看法但它们首先影响到的是人类学家和田野对象的交互主体关系也即在人类学家和田野对象间的对话和权力实践中双方应当必须也必然事先就考虑到了其民族志将会有其他人阅读

 

从此角度看将田野对象叙述的重要性优先排为第一”,在方法论上不失为洞见但是从根本上影响民族志能否呈现出田野对象社会文化经验优先性的不是多个主体认识的叠加而是人类学家在田野工作和撰写民族志的过程中如何优先尊重田野对象的主体性叙述并谨慎地运用文化解释的权力如在耕牛争议案中优先尊重搭伙还是合伙的解释)。由此从其实践特性来说民族志并非出来而是出来的民族志得好不好不仅与不同主体认识角度和水平有关更与阐释的权力实践有关循此理方不难理解马凌诺斯基的田野工作虽有诸多问题但因他至少在运用阐释权力撰写民族志时尚算克制其民族志得公认不错而不少对田野工作中权力与认识论偏见问题说起来头头是道的激进后现代主义者却因过分看重滥用阐释权力不出优秀的民族志甚至干脆不再民族志人类学研究)。

 

总之就方法论而言将近代以来欧洲自然主义宇宙论相对化强调多种宇宙论的存在有重要意义不过同样需注意多种宇宙论并非平等并列而是权力失衡的并接结构”。其中近代以来的欧洲自然主义宇宙论具有霸权仅从认识论质疑格尔茨及其阐释法或许难以清晰地呈现交互主体就阐释法而言归根结底人类学家是在民族志由此正视并谨慎对待阐释中的权力实践,“好田野工作的同时也好民族志似宜更倾向于以本体论转向为基础考虑操作性措施首先人类学家应当有理论自觉地对待与他者的话语权力关系优先使用他者的话语解释经验材料然后再转译成人类学可交流的语言其次重视多重宇宙论并接结构及其中的权力不平等将他者宇宙论置放在语言叙述的中心位置再次在兼顾认识论的同时从本体论上注重交互主体性两个以上主体分别有自己的主观性是一个客观事实阐释无法绝对消除它而只能在互动中尽可能注重他者自主性以达至实践性客观而非科学主义意义上的客观)。依照斯科特的建议对多种宇宙论应加以比较但不要异文合并以求纯化”。而依照伽达默尔的阐释论则绝对意义上的误解根本就无法避免但无论是人类学家的田野对象还是民族志的读者他们在意的并非这种误解而是本可避免的因为宇宙论和话语权力不平等造成的偏见一句话如何好民族志不仅是个知识认识论问题更是个权力实践论问题

 

(为阅读方便,参考文献从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