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时评 | 为何“学”不充实,“行”不踏实?

 李功随 2017-12-1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实践求真知的优良传统,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到新文化运动时期陶行知先生“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虽然时代不同,但都包含了学习场域的转换,即从学校、课堂中解放出来,到大自然、社会中,寻找知识的真谛。“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美国教育家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精辟论述,也可作为这种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这种发生在校外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被称为“研学旅行”“修学旅行”或“游学”。这一寓教于游的学习方式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在德国和日本等国流行,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开展得比较火热。我国大陆地区起步较晚,在2013年之前,更多的是一些旅游机构推行旅游产品,大多以“游”为主,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兴起

2013年2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虽并未对其实施做进一步的说明,但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及“研学旅行”,此后江苏省、安徽省和陕西省率先进行试点工作。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较为详细地对研学旅行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定。在试点试验的基础上,其他省市开始颁布相应研学方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交通部等在内的11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对“研学旅行”做了系统解读,首次为“研学旅行”的内涵正名,即“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困境

尽管我国一直在大力提倡,但在实践过程中,研学旅行却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困境。

一是安全问题。教育为本,安全第一。安全问题历来是学校和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加之研学旅行发生在校外,又是集体出游,不可控因素繁杂,这无疑降低了安全指数。目前研学旅行实践模式尚不成熟,没有一套系统完备的安全出行方案,学校又缺少开展研学旅行的安全经验,出于免责的考虑,很多学校在政策实施面前“裹足不前”。

二是经费短缺。研学旅行是通过旅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交通费、食宿费、景点门票费等。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而且,研学旅行的学习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所以家庭困难的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这种学习机会。对学校来说,负担所有家庭困难学生的出行费用不太现实,特别是在学校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更是捉襟见肘。但市面上各种游学产品的诱惑,又易吸引一批有钱家庭的生源。鉴于此,研学旅行不容易做到全员参与。

三是保障机制不完善。研学旅行表面上只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校外学习活动,实则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出行需要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协调,在外食宿需要旅游部门、食品卫生和安全部门的协调,经费来源需要财政部门的资助,这都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保障一次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而不是学校单打独斗的孤立行为。这种保障机制不建立,教育合力不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校执行政策的积极性,让研学旅行难以为继。

四是研学旅行课程计划不完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作为一种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性应该是研学旅行的应有之义。纵观现今的研学旅行,“只游不学”“游而不学”“游、学不一”的情况大量存在,甚至成为春秋游、冬夏令营、户外拓展、跟团游的代名词。没有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课程设计,研学旅行仅仅是一场走马观花式的景点参观,其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很难凸显。

五是旅游行业研学产品繁杂。研学旅行的推出,对旅游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块美味的“蛋糕”,很多旅行社也“应景”地推出以“游学”为主打的旅游产品或服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旅游网站关于“游学”特别是“境外游学”更是加大了宣传力度。如此繁杂的游学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家长的视听。当教育性主导的研学旅行和商业性目的的游学碰撞时,其吸引力自然比不上名目繁多的商业性游学。

反思

研学旅行之所以不能“学”之扎实,“行”之尽兴,归根到底在于研学旅行的实践主体——学校,缺乏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既包括外在的保障机制缺失,又涉及自身的不足。因此,应对研学旅行进行顶层设计,促成各方通力合作,学生才会拥有这份实践自信,让研学成为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一,完善实施机制。从国家提倡“研学旅行”到现在时间并不长,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实施机制和模式。《意见》的颁布也只是一个建议,具体的政策实施和落实需要一个可操作化的方案,政策实施的监督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研学旅行”涉及方方面面的权利主体,要想把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必须构建完善的组织机制。虽然在《意见》的“组织保障”中提到要加强统筹协调,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这种协调机制并没有被很好地建构、执行和监督。因此,有必要完善这种统筹协调的组织机制。这种组织机制的最高权力部门应该是政策的制定者,由教育部门在这场游戏中发挥主要责任,其他部门扮演辅助者角色,所以可以在教育部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研学旅行的部门,各省市教委、教育厅分别负责各地区的研学旅行事务,包括经费划拨,合作旅行机构资质审查,研学旅行实施细则制定,各学校研学旅行方案审查,学生研学旅行期间和旅游、交通、公安、食品安全等部门的资源协调等。

第二,安全保障。安全无小事,学生出行在外,安全问题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学校在实施研学旅行计划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方案和应急预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也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在出行前为学生购买安全保险,增加随队教师的人数,扩大师生比。

第三,经费保障。国家提倡的是“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因此政府首先要保证研学旅行经费到位,学校要合理利用政府划拨的经费,确保专款专用,对家庭条件实在困难的学生可以免除出行费用。教育部门要和旅游部门协调沟通,旅游景点对学生采取半价或全免的优惠政策。在食宿方面,主管餐饮的部门可以和宾馆沟通,给予学生一定的优惠。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呼吁社会上有责任的企事业单位为研学旅行贡献力量。

第四,完善研学旅行课程计划。研学旅行的落脚点应该在于“学”,而“游”是形式,是服务于“学”的。因此,每次的研学旅行应有明确的研学目标、研学内容、评价方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游玩。与学生在校以书本为学习内容不同,这种学习内容应该更多地体现出实践性和创新性。此外,根据不同学段、年龄特点的学生,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课程计划,学校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研学课程。由于研学旅行属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路径,因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简单地以分数来评价。在整个研学旅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更应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微信编辑 | 吴楠

(全文请移步《中国教师》总第294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