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时,临行刑前,犯人有哪几种方法可免于一死?劫法场不在其列

 思明居士 2017-12-12

古代之时,历朝历代总会有穷凶极恶者,或犯下滔天罪行,或行谋逆之事,被下到牢狱,从而处以极刑。反之,也有被冤枉者,却被下到牢狱,刑罚亦如前者。中华古代数千年历史,此种事情,数见不鲜。只是,若换个角度来看此事,正如标题所示,在临行刑之前,是否有犯人能够逃出升天?若真有,他们能够活命的方式,又有几种?

古代时,临行刑前,犯人有哪几种方法可免于一死?劫法场不在其列

其实,对于第一个问题,不必多想,肯定有这样的案例存在。直接跳过,咱们来说第二个问题,这些死囚犯,是如何活命的?这在笔者看来,大致有以下两种方式。

古代时,临行刑前,犯人有哪几种方法可免于一死?劫法场不在其列

其一,等待皇帝特赦。诸多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将被执行死刑之前,总会有快马赶到,手持皇帝手谕,来一句“刀下留人”。这一点,在真正历史上有真实的案例,却很少。这是因为,皇帝金口玉言,改口的话,势必有损他的威严。但即便如此,在特定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临时改变主意。

古代时,临行刑前,犯人有哪几种方法可免于一死?劫法场不在其列

诸如顺治当政时,吏部有一官员,名叫彭长庚,请求顺治恢复多尔衮的爵位,顺治帝大怒,将其下到牢狱,并处斩立决。但后来,顺治却心有悔意,在行刑的紧要关头,免去了彭长庚的死罪。

古代时,临行刑前,犯人有哪几种方法可免于一死?劫法场不在其列

其二,自我救赎。对于这种说辞,可能会有读者发笑,毕竟,作为一个将死之人,又如何自我救赎?但笔者想说的是,自我救赎的案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有且不单单是个例,方式亦不相同。

古代时,临行刑前,犯人有哪几种方法可免于一死?劫法场不在其列

自我救赎最有名者,当属韩信。那是在韩信离开项羽,转投到刘邦手下之初,因受连坐将被执行死刑。当时,监斩官乃是夏侯婴。当刽子手即将斩下韩信头颅之时,韩信突然面向夏侯婴喊出了那句经典之语:“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侯婴耳听韩信出口不凡,眼看韩信颜值高绝,与他交流之后,认为韩信确实是个人才,便赦免了他。

古代时,临行刑前,犯人有哪几种方法可免于一死?劫法场不在其列

韩信这种自我救赎,算得上是随机应变,用语言来进行自我解救的方式。相比韩信,北宋时的大将高琼,就没那么多弯弯绕了。他在少年之时,因偷盗之事败露,被朝廷定罪处斩。当时,正值酷暑雨季,他在被处斩之前,天降大雨,高琼趁刽子手倦怠之时,便挣断锁钉而逃,“暑雨创溃,伺守者稍怠,即掣钉而遁”。

古代时,临行刑前,犯人有哪几种方法可免于一死?劫法场不在其列

在笔者总结来看,古代之时,能在行刑前逃出升天者,大抵就这两种方式。第一种的皇帝特赦是主要缘由,第二种则是小概率事件。说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说,劫法场不也是一种原因?在此,笔者想对大家说的是,劫法场这种事儿,大体只见诸于小说、影视剧,并未真实存在于历史。即便是笔者大海遗珠,古代时确有发生,但结局大概也只能惨淡收场。在戒备森严的法场,想要把犯人救出去?这玩笑开得是不是大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