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线投资社群 1.龙江长线投资观点分享 1、跌停/涨停,市场先生每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给一家企业定价,假如你经营一家实体企业,你会每天给自己的企业一个定价吗?投资是虚拟经济,企业是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这种虚虚实实真是太考验人心了。实业虽难,有条件感觉还是要做点实业,看着一家企业慢慢长大,从亏损到盈利,从净利润几十万增长到几千万,虽然过程艰辛,但一旦实现也是让人挺踏实的。 巴菲特说,寻找"超级明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成功的唯一机会。最近在看一些商业上的书如《竞争优势》、《隐形冠军》、《从优秀到卓越》,在学习什么样的企业才是伟大的企业,在思考未来的投资标的怎么选,还有自己的创业之路怎么走?方向很重要,我们读书学习,研究历史,就是希望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吸取别人的失败教训。要多读书,但请别忘了思考和分享! 2、可以用“七层塔”来概括巴菲特的整体投资框架,它们是:塔层一,将股票视为生意的一部分;塔层二,正确对待股票价格波动;塔层三,安全边际;塔层四,对“超级明星”的集中投资;塔层五,选择性逆向操作;塔层六,有所不为;塔层七,低摩擦成本下的复利追求。“七层塔”的主线或基石就是最下面的一层塔:把股票当作许多细小的商业部分。 格雷厄姆所说,你要买的是企业的一部分生意。这也是他教给我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策略。“在价值投资中间,你买的不再是股份,而是生意的一部分,你买入公司股票的意义,不是为了在下一个星期、下一个月或者下一年卖掉它们,而是你要成为它们的拥有者,利用这个好的商业模式来帮你挣钱。” 2007年巴菲特到访中国,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什么是价值投资精髓的提问时他这样说道,投资的精髓在于:不管你是看企业还是看股票,都要看企业本身,看这个企业未来5到10年的发展,看你对企业的业务了解多少,看管理层是否被你喜欢和信任。如果股票价格合适你就持有。(摘自《奥马哈之雾》) 3、家居用品市场我感觉要出千亿级的公司比较难:首先,衣柜家具制造门槛明显没有空调洗衣机高,最直观的感觉有木工师傅就可以做家具,很多老百姓家里自己就可以做家具,没听说谁自己做空调洗衣机的。其次,美的、格力等海外营收占了非常高的比例,目前净利润也就100多亿,家具能像空调一样大规模做到海外去吗?我感觉比较难。我的意思就是这种行业没有门槛,谁想做只有投资都可以,竞争太激烈,这么多上市公司,同质化非常严重,都登陆了资本市场,都有融资能力,未来我想竞争将是异常激烈。我相信物以稀为贵,我宁愿选择主营业务比较稀缺有竞争壁垒的上市公司来投。 4、周末了,再和大家探讨一下我们选股要考虑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我现在的理解是:低估值+高成长+高确定性(隐形冠军、行业龙头、最好是超级明星企业)+股价强度(强度高,说明被市场主流资金看好),还有大家的以下几点补充:①公司的行业地位突出、行业前景看好,产品或者服务要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②专心致力于主业,有持续的创新能力;③净利润要在未来几年呈逐年递增的态势;④现金流充沛;⑤筹码集中度高,有大机构驻守其中;⑥管理团队优秀;股价没有被严重透支。 我们知道,市值=估值*净利润,低估值带来的是安全边际,净利润高速成长带来的是市值/股价大幅增长的弹性,当然确定性就是净利润高速成长能够如预期兑现,股价强度则反应了市场主流资金的预期,实际上反应了市场主流资金的偏好,在今年的这种行情下,大盘股也有弱的,小盘股也有强的。 5、最近群里说上市不满3年的次新股不能买,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不能买,无非是怕造假或者估值高。造假涉及到诚信问题,上市多年的股票如尔康制药这样曾经公认的绩优白马也被爆出造假丑闻,想完全靠回避一类股票防范造假也是不太可能的,我想随着监管和严厉惩罚措施的出台,造假的事情应该会越来越少。至于估值的问题,也有很多好股票在熊市被错杀的。不买3年以内的次新股,你就会错过先导智能、万孚生物、飞科电器等的最佳买点。 很多高手喜欢在次新股中掘金,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很多公司在上市前的几年营收和净利润持续高增长,说明企业经营和市场开拓都不错,上市后拿到了大笔资金,理应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上市2~3年,业绩没做上去,反而下滑了,建议将这样的企业永远PASS,没钱的时候企业发展受限还可以理解,有了钱反而更差了,只能说明这样的企业根本没前途,上市就是来借各种名目圈钱的。 2.群友之声(优秀公司研究和分享)
一、群友投资观点分享
@穿石: (1)手持优质资产要坚定信心,价值投资就是追求这种淡定从容,股价跌了股数又没少。 (2)如果拿茅台的尺作比较,长期看A股无一家公司可以相提并论。但短期比如2~3年之内,金牌定位高端并且业绩增长速度远超茅台,动态估值也低于茅台,所以西湖才适当配制,换句话西湖可能认为三年之内金牌会大幅跑赢茅台,但茅台还是他第一重仓股。永远只买自己看的懂的。 (3)十年之后一定会有千亿营收的家具公司,现在看应该是欧派和索非亚。定制家具中最具龙头像的是欧派橱柜。 (4)真正的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的践行者,将选伟大公司作为资产配置,只买不卖。投股票如果只学一招,就学这个! (5)我因为要重仓金牌,所以把老板的大部分仓位调整到了金牌。老板本身没什么问题,唯一担心的是洗碗机和嵌入式设备推广不及预期,造成增速放缓。关键是要持续高增长。 @疯狂的里海: (1)深研个股,逻辑未变持有;对于中小盘成长,为了预防黑天鹅事件,分散投资,不过对于深研的股票,其实黑天鹅事件毕竟还是少数。我的逻辑就是,对自己深度理解的票,其操作思路就是持股逻辑不变,坚决不出来,力争每笔都赚钱出来,这样积少成多,大赚小亏,不管中间浮亏多大。 (2)对于新股,我认为还是等等再看,技术优势是一方面,实际控制人的理念和格局很重要。如果不具备资本市场思维,企业很难做大。我上上周去过一家今年上市的公司,通过交流发现完全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这些才上市是完全看不清楚的,不管招股说明书写得再好,只有多接触,多跟踪,久了才知道这个上市公司的基因。 (3)还是回归基本面,不在乎大小,还是看业绩增长和估值。对于没有增长的蓝筹,今年是赚的估值回归的钱,如果明年没有增长也应该堪忧。大市值没有增长,估值很快就从PE变成PB。没有什么增长的蓝筹,最好用PB估值。所以,低估值高增长是硬道理。对于在300-500亿市值区间的股票,要突破500亿市值的魔障,必须高速增长,最好100%增长,再差也要60%,才能成为真正的白马。如果高速增长突破500亿元,基本就成了该行业具有一定护城河的寡头和龙头。阿里和腾讯的生态链已经贯穿人的所有需求,并且在向全球扩张,支撑他们继续高速增长。 (4)其实,实际控制人减持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区分的是小额减持和大额减持,如果是大额减持的话,就不可原谅,小额减持可以理解,有些上市公司老板真的很穷,一年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 (5)价值投资知易行难!多少人嘴上挂着格雷厄姆,巴菲特,实际上都不敌几根阴线! (6)说到职业投资,其实我觉得职业投资真花不了多少精力。例如群里一些前辈,就一直拿着茅台,平时未必天天去看茅台?我认识另外的一个投资牛人,拿着平安和腾讯5年了,我看他根本不看也不关心股票,只搞自己的本职工作(律师),所以其实投资根本用不着多少精力,一辈子能有几只股票大赚就可以了,用不着天天研究天天看,所以还是得折腾点其他事情。 (7)多元化的并购我不看好,要基于自己的核心优势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并购,这种才有协同效应。反正脱离主业的并购我是不看好的。基于自己生态链的并购,我觉得这种就协同效应很有可能产生1+1大于二的效果。有些公司本来是搞建材的,突然去并购一个搞医药的企业,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可能剑走偏锋会成功,但是不是我的菜。 (8)我认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影响到你对投资公司的看法,持股的定力,看问题的格局。我有一个毫无研究功力赚了十倍的兄弟,他就只认一个理,看多中国,拿住中国最优秀的公司。苍老师说投资突破就是一层纸,有些人突破就一瞬间,有些人一辈子也突破不了。我现在算是有些明白了。这就是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人困在里面一直出不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从未否认投机不能赚钱,我只是认为价值投资是最适合散户,所以我大力宣传价值投资。 八万顷: (1)我最看重的还是成长股的确定性,今年8月份重仓信维通信,就是因为那时候信维比利亚德的确定性更好。利亚德成长速度确实降下来了,明年增速保守50%吧。信维未来3个季度高速成长是确定的,公司的高管是未来6个季度的成长是高度确定的。信维仓位重!但是信维也减了一些,开始为明年布局了。信维和利亚德有很多共同点:基于无线充电的爆发,苹果X的热卖,双摄支架,甚至LCP天线已经送样,从各种渠道得到各种信息,公司的业绩已经在爆发,3季度的毛利率大幅提升就是一个证明。18年就会2元,用不到19年。请看下表,信维几年的利润预测已经在里面了。 
18年的增速高,19年的增速自然是降低了,毕竟过去几年的成长太高了。公司的成长是有客观规律约束的,但是并不排除19年业绩比我预估的更高。即使这样,18年的动态估值还不算太高。我个人喜好高成长,爆发性强的股票。 利亚德股价走势低迷。我个人的看法是:利亚德受了乐视神雾三聚等的拖累,加上本身的现金流确实不好。市场的情绪影响了它。整体市场给这类所谓工程类或者ppp行业的估值都降下来了,东方园林、岭南园林也是一样。利亚德还有一个不利因素,就是解禁,增发等等,都制约了股价。我手里已经有了利亚德,对于其他的PPP就没有兴趣了。而信维的确定性非常强。我们从业内了解到很多的信息,而这些订单是长期订单,不是像利亚德一样,一单做完,下一单就可能没有了。信维的在手订单对于估算6个月到1年的业绩,可靠性非常强的。也就是说未来6个月的业绩基本都确定了。很多机构也都知道了。加上信维的一些新的成长点。未来5G的预期,天花板很高。市场是认可的。在中国,消费电子给的估值一直都很高,这个赵晓光说过的。他说只要消费电子出大牛股!出的牛股最多!我明年的重点,除了信维和利亚德外,主要还是电子行业的。 (2)对洲明我没有特别的研究,但是每个季度还是要对比分析,展会上也经常去洲明看看。洲明的战略是学习利亚德的,但形似而神不似。我更看重利亚德的幸福城市战略,可以真正把4个板块协同在一起发力。总之,我更看重行业老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高管团队,而利亚德的文化和VR板块才是真正提升价值的看点。 (3)我看到MLCC爆发了,无线充电在爆发。集成电路和芯片肯定是国家的战略方向,一定会有一些公司脱颖而出,就像今年的京东方一样,但是是哪一家,恐怕还有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个需要长时间的跟踪研究。 (4)上市公司现在收购的时候,多数都是有承诺利润的。谁会去收购一个不赚钱的企业?而且,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自己的市盈率会高,收购的公司市盈率低,这样总的估值水平会降低. @陶博士: (1)净利润惊喜造成的股价缺口。今年的大族激光、飞科电器、精测电子、金牌橱柜都是这样的模式。业绩超预期的股票总是相似的,垃圾的股票各有各的垃圾。不妨看看下一季度的业绩会不会继续惊喜不断啊,这样的模式有可能会买到市场上最强势和最确定的股票。 (2)其实,大盘与小盘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带来市值的提升,与企业成长才是王道,至于市场先生今年喜欢大盘,明年喜欢小盘,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3)消费升级背景下,家电智能化、节能化、美观化的趋势增强,内在价值的提升,消费者对家电更新换代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企业内在价值自然也就提升了。为什么海尔常开不败呢?市场是残酷的,唯有明确立场、守住底线、日益进取以及不断顺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才能守护和捍卫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方天地。 @湖湘欧阳子: 我更想思考的是:这轮大行情的主线是什么?行情如果还要贯彻两三年,那么过去的一年,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启示作用?抓住时代的主线,才有超额收益。行情的主线不是大小盘,而是中国经济体系发生的变化,大的公司从优秀到卓越,主线还是业绩的超预期成长。我个人觉得当小盘成长股比大盘成长股便宜的时候,才会有明显超越的表现。事实上,今年一些超预期的次新股表现都是非常不错的。 @勇者无惧: 择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你一旦决定买入某只股票后,只要投资逻辑没有改变,只要基本面没发生重大变化,只要估值不至于变得离谱,就一直持有,不要轻易换股。看到格力电器涨得好,信维通信在震荡,于是卖掉信维换入格力,买入格力后长期不涨,方大炭素涨得很好,于是追入方大炭素,后面方大也熄火了,看茅台涨势如虹,于是乎又卖掉方大买入茅台,追来追去,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jane: 我在做公司研究的时候,基本会把行业内的竞争对手都做个比较,尽量客观的评估是否是一个未来十年可以发展甚至生存下去的企业。我的投资选择可能会立足于可以持有10年的标的,因此需要看到更有确定性的发展前景。 @梦回唐朝: (转发一段话):投资的本质:分析企业,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赚取企业发展的钱,顺便赚一点市场奖励的钱,切忌本末倒置,而绝大部分人都在做本末倒置的事情,所以投资赚钱的都是少数人。 @一米阳光: 昨晚再读魔法师,对其蟑螂效应印象深刻:如果你看到家中有一只蟑螂,就该认为家里已经有很多蟑螂了,同样的思路可以应用在报告出净利润惊喜的公司中,如果一个公司公布了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净利润,很有可能未来的几个季度仍有惊喜,如果一个公司报告的净利润惊喜,在一个行业中的公司可能随后也会公布惊喜。因为净利润惊喜具有持续性,我们需要关注那些具有惊喜的公司,并躲开那些利润让人失望的公司。 @Newway: 对标茅台,未来最具确定性增长的行业确实是家居和家电,怪不得茅台大咖们除了持有茅台,现在开始入手的只有家居、家电,而且天花板足够高。尤其家庭生活的智能化大多数是在家电、家居上附加的,这两个行业除了是必须品外还有极大的想像空间。 @john董: 投资的八字原则,即:低估、优质、分散、长持。要注意ROE的质量,根据杜邦公式的分析,ROE可以有三个主要因子: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债务杠杆。巴菲特熟练的运用杜邦公式,指出提高ROE的5种仅有的方式:提高周转率,也就是销售额与总资产的比;廉价的债务杠杆;更高的债务杠杆;更低的所得税;n更高的运营利润率。 (1)股票的价值在于存留收益的复利增长;(2)ROE决定了复利增长的速度极限;(3)ROE体现了一个企业内在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4)通过增发的方式提高盈利增长速度不可持续,代价高昂;(5)通过增加债务杠杆的方式提高ROE会带来风险,造成ROE的质量下降;(6)练好内功,才能真正提高ROE,提高盈利增长潜力,给股东带来更好的回报;(7)高分红可提高ROE。 @远航: 投资就是投资价值,最大的价值在于成长,所以,我主张接下去的几年以次新为主,次新里有很多垃圾,也有黄金,也会牛股辈出,我们需要有淘金的眼光和能力。次新来说,首先选择高景气行业,放弃大多数蓝筹白马股和周期股。选我认为好的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健康,它们产业链的公司,选大概率,押重心。 @小蜂子: 医疗股票具有双重属性,即消费属性与科技属性两者的统一。而巴菲特排斥科技股,拥抱消费股,所以医疗股票投资起来比较尴尬,有点鸡肋。因为医疗行业水深且浑,个人觉得比较难把握,就是行业内的人也说不清。现阶段我就瞄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两个行业。 二、个股交流 大博医疗 天山龙江:大博医疗2004年注册成立,2008年才开始有销售,到2016年营业收入4.6亿/净利润2.2亿,发展也是非常快啊!看到大博医疗董事长的林志雄1973年生,出身山区农村,是一个特别喜欢做慈善的人。他们兄弟合计持股近90%,让我想起飞科电器董事长李丐腾,1972年生,持股近90%。都是年轻有为,目前的年龄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 大博医疗调整到了低点,最近又看了一些大博的资料,特别是它的四化目标让人觉着这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企业。来看看大博医疗的四化:专业化(只做医疗、只做前三);多元化(在医疗领域实现多元化);国际化(生产、研发、销售国际化);创新化(战略定位创新化、产品研发创新化)。大博医疗董事长林志雄说,大博医疗实行“专业化、多元化、创新化、国际化”的品牌战略方针,从研发、教育推广两大方面着手夯实大博医疗品牌大厦的根基,立志成为国内最优、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医用高值耗材供应商,铸造一个极富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为什么我们要在新股刚上市的时候研究它们,我想就是想在成长的早期发现它们,如果等上市三年后再研究,我想很多的大牛股都会与我们失之交臂。先导智能2015年5月18日上市,上市以来净利润持续高增长,股价距离开板回调的最低价已经涨了5倍了。飞科电器2016年4月上市,上市以来净利润增速也是非常不错,股价距开板以来的最低价已经涨了近一倍。大博医疗只是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次新股之一,从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本身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发展战略来看,都是值得期待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很多中国企业都在各自的领域打败了国外的竞争对手,占据了市场的头牌,如果在骨科耗材领域中国有自己的“强生”,那么会不会是大博呢?值得持续关注! @永恒的东风:国际上大的骨科耗材公司的产品现在都在大幅降价,这个行业的市场竞争还是挺激烈的。现在大博的估值还是挺高的,等到估值回归后再分步往下建仓。 华天科技/士兰微 天山龙江:9月份的时候谈到华天科技,当时说这个股可能会创历史新高,即到达11元左右,最近2个多月,华天科技都以横盘震荡为主,从估值和量价关系看,我依然维持之前的判断。当时因为华天科技,我们又研究了士兰微,士兰微是行业龙头,但是估值很高,所以并没有太多关注。从最近几个月的走势看,士兰微走势严重超预期,离低位的启动点涨一倍多了。 @老鲍:我一直在关注士兰微,说一下我的体会:士兰微自身的积淀很深,股价的上升有这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半导体板块的上涨由于国家大基金的政策的影响。但是士兰微有以下潜在风险:①士兰微的市盈率很高;②士兰微管理层的年龄都不小了,不会去做冒险的事情但是也缺乏开拓精神;③芯片行业要赚钱真的很难;④买盘好像主要来自杭州的营业部,个人认为有很强烈的炒作嫌疑。 @harry黄海:士兰微是国内唯一的半导体IDM,算是在稳步发展,建设的8寸线开始释放产能。它做的东西不是很高精尖,需求是有的,明年30%增长很有可能,但对比现在的估值,没有吸引力。 天山龙江:看看士兰微这走势,这量价,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股票启动初期发现它们。最近大盘走弱,个股普跌,但是也有很多股在走强,就看大家有没有用心去寻找。看看风华高科,启动时估值不高,量价配合也很好!我们组建这个群,就是想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这样 基本面很好,估值不高,量价配合又非常理想的个股。 洲明科技 天山龙江:从我的周线技术上看,洲明科技均线已经收敛,趋于稳定,如果明年业绩能够持续增长,向上突破应该可以期待。我目前也在跟踪观察,如果走出向上突破行情,我会介入。 @星星-奶爸:我认为18年业绩4~5亿还是比较确定的,因为洲明的几个细分领域都在快速成长。小间距这块,林总说三年保持80%没问题,前三季度是79%,18年小间距这块80%的增速应该问题是不大的。雷迪奥的话,洲明收购了以后,目前是全球租赁应该是第一了;16年出现负增长之后,17年开始恢复性高速增长;今年雷迪奥增长70%以上问题不大。兰普今年,30%多,应该也问题不大。重要的是18年照明这块会爆发,因为17年连续收购了五家,林总的预估是照明这块18年会有10亿左右的收入,反正洲明的两个细分,我主观认为目前行业景气度是非常快的,而且近期又发布了可转债,亚湾二期也开始开工了,未来产能会倍增,而且还有二级市场被收购公司1.6亿资金的股份买入。 仅从小间距这一个板块来看,洲明跟利亚德的差距是在缩小,而不是扩大的。估值的话,因为毕竟洲明是只目前仅80多亿,而整个小间距和景观照明的天花板市场还是比较高的,同时两个细分行业目前都是高景气,预估几年增长50%以上还是大概率的。所以,我认为给18年30到35倍,估值是理性的。 信维通信 @寻路者:公司公告称公司拟实施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上限为33亿元,其中员工自筹资金不超过16.5亿元。 @八万顷:又放大招,信维推出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再次践行合伙人思想,推动公司持续成长。【国信电子欧阳仕华观点】:员工持股计划预计一倍杠杆,员工自身预计出资16.5亿元,总规模合计33亿元,覆盖人数不超过75人,主要为核心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这是公司又一次践行一直倡导的合伙人思想。员工持股计划让每一个合伙人有动力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不断突破,寻求可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同时又有机会分享公司的成长果实;2017年2月的13亿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及本次第二期的33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的利益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以及公司的发展长期绑定,体现了核心管理团队对公司持续增长的高度信心,也贯彻合伙人团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核心理念。信维通信作为符合未来产业趋势的A股射频行业龙头,持续推荐。 现在看我上次的预测是保守的,能够出台33亿的持股计划,说明公司已经很确认拿到了苹果很大的订单。 迪安诊断 @阿元:迪安诊断再次迫近股权激励价格了,股权激励授予价格25.8元,员工持股价格26.78元。按照股权激励条件推,明年业绩最少4.8亿,如果说按照明年PE,30倍真说不定可以买到。目前143亿市值,今年业绩预测3.5亿,目前40倍PE水平。 @驴子和狗:我个人给出两个思考关键点:第一是扩张的持续和扩张的停止;第二资本的跟进和资本的断流。这两点是迪安持续有高速度的增长的前提。迪安分析的难点在于收购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不过,我看中的是它有一个广阔的空间,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诊断合作和医疗仪器设备耗材)的网络渠道与壁垒,一个好的管理层。 john董:对于迪安这样的成长股可以适用peg,就是这个g的把握了,给30%~35%我觉得有希望,40%以上难了,那么安全的建仓市盈率区间应该在35x0.7=25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