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肾气不固证 概念:是肾的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年幼肾气未充;年高肾气亏虚 临床表现 固摄失司+肾气亏虚 肾亏-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 失固摄-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滑胎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五)肾不纳气证 概念:是肾气亏虚,纳气无权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咳喘,肺虚及肾 年老肾亏 临床表现 肾虚+虚喘证 虚喘-咳喘无力,动则尤甚,呼多吸少,甚则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 肾虚-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
(六)膀胱湿热证 概念:是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感受湿热 饮食不洁,湿热内生,下注 临床表现 尿道症+湿热证 尿道-尿频急、剌痛,或尿血,或挟有砂石 湿热-发热,腰部胀痛或腹痛,尿黄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第六节 脏腑兼证辨证 概念:临床表现涉及到两个以上脏腑的证候称之为脏腑兼证 机理:各脏腑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通过五行和气血经络来反映。如:
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肺:同居上焦,肺气助心行血 肝:心主血,肝藏血 脾:心火下温肾阳以暖脾 肾:水火相济,君相之火相助 肝-肾:精(肾藏精,精生血以养肝) 脾:肝主疏泄以助脾运化 肺:克与反克
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脾-肺:肺主气,脾土生金,为气血生化之源 肾:土克水,肾主水;肾火温暖脾阳 肾-肺:肺为水上之源,肾主水,金水相生;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共同完成呼吸运动;
(一)心肾不交证 概念:是水火既济失调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思虑劳神太过 久病肾阴亏耗 临床表现 肾亏+心火 肾亏于下-腰膝酸软,遗精,口燥咽干,或五心烦热,潮热 心火亢于上-心烦不寐,心悸,或口舌生疮 舌脉-舌红,脉细数
(二)心脾两虚证 概念:是心血虚与脾气虚证同时出现 成因:思虑过度 慢性失血,久病失养
临床表现 失眠证+气血虚证 失眠-浅睡眠,易醒 气血虚-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舌淡脉弱 心-心悸;脾-腹胀便溏
(三)心肝血虚证 概念:是心肝两藏血虚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思虑劳神,暗耗心血 失血过多,心肝失养 临床表现 血虚证+心肝失养 血虚-面白无华,头晕目眩,爪甲色淡 心-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肝-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
(四)心肾阳虚证 概念:是心肾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心阳虚衰,久病及肾 肾阳虚衰,水气凌心 临床表现 阴水证+心衰 心-心悸怔忡,朦胧欲睡,唇甲青紫 阴水-肢体浮肿,尿少,畏寒,小便不利 舌脉-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
留言默写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功效
复习: 第一百二十二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