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镜中我”理论?

 伟天英 2017-12-19

镜中我理论的主要内容

“镜中我”理论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首次提出来。库利认为,对自我的想法看起来具有三种元素: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可以反观自身,形成自我的观念

在想象别人对自己估计是好感还是恶感,认为自己是骄傲还是谦卑时,他必然会做出改进,以期达到与别人的评价协调一致。“镜中之我”标志着一个人能够把自己视为一个对象,站到别人的角度看自己。自我判断、评价与别人的评价越接近,说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

按照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一个人所具有的自我感觉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而不是自己单纯所认为的那样。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深刻了解自己,必须融入社会,与他人互动,在互动中,他人会对你有一个或好或坏的态度,这个态度决定了你的自我感觉是否良好,通过他人的态度,你可以了解自己;同时,你的自我感觉也决定了你对他人的态度。这样,相互之间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人们之间的交际与关系。

镜中我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镜中我”是建立在“社会自我”这个概念基础之上发展而来。

最先提出自我概念的社会科学家是哈佛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他认识到,人类有将自己看作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他发展了一套“自我”的类型学,将自我分成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指由于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关于自我的感觉。

而美国人米德则根据“镜中我”理论,发展了主我客我理论。他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镜中我理论的现实意义

镜中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需要有一定的镜中我意识,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与想法,帮助我们展现想展示出来的方面。但该理论过于顾及周围的想法,而忽略自我内心的声音。一个过于重视镜中我的人,总会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很少表达自己的内心;而一个不重视别人的看法的人则容易我行我素,天马行空,他的镜中我的部分是缺失的。所以,我们要在社会期望、别人的评价以及自己的真实想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利用镜中我理论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达到自我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