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整理 爱上更美好的自己 本文作者张卓 -- 中国第一位男规划整理专家认证 -- “家成长”创始人 -- 家庭情况:跟太太和分别为4岁、7岁的两个女儿,4人共同生活。 从小就是一个喜欢收拾和爱做家务的人。将日本JALO规划整理课程及规划整理师服务体系引进中国。 别再说整理这事儿跟男人绝缘 如果他们把强大的条理性和思考力用在家里 还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我的规划整理原则 ·判断物品去与留的标准是什么? 厨具和餐具是否经常使用, 设计、质量、使用得是否舒心。 食材是否新鲜,以及家人是否爱吃。 ·在整理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视线所及之处给我的感觉是舒服的, 进入厨房就有一种想要料理的冲动。 ·决定收纳方法的标准是什么? 家人可以自主拿取自己想要的物品。 需要的物品触手可及, 无需太长的移动路线。 ·如何整理家人的物品? 先了解太太和孩子的需求, 根据她的料理习惯进行空间规划。 根据需求的改变不断调整, 所有人在厨房都可以 自由拿取物品和使用工具。 ·舒适生活的秘诀是什么? 让每一个家庭成员 不用太花时间寻找物品, 孩子尽可能的能够自主的 满足自己的需求, 不需要总是叫我们帮忙。 更多的时间是分享和陪伴。 事先把厨房的户型图 按照比例绘制出来, 这样就有一种以 俯瞰 的方式来看这个厨房的视角。 我家的厨房是一个长条形的厨房,最里面靠左有一个“小阳台”,开发商在设计的目的可能是一个小储物间。这是整个厨房唯一有阳台和自然光源的地方。 厨房整个操作区域的手绘图, 把每个橱柜画好, 提前规划好每一个橱柜的布局。 (点击图片放大看能看清楚) 通过这样的视角可以更好的让整个做饭(料理)的移动路线更为清晰,目的是减少移动路线,更清楚厨房中物品要如何收纳才能够更为合理(拿取轻松,不必花时间找东西)。 冰箱当然不是越大越好 冰箱是厨房另一个特殊的小空间; 它对于我们家来说不需要“大”, 而是需要它尽量“空”; 尽可能不要存放太多食材, 已存放好的食材要尽快食用。 冰箱的选择并不在于它的容积,我曾经拥有一台博世的对开门大冰箱,用着用着我发现,我家根本就用不着那么大的空间,直到后来我才想明白,越来冰箱并非一定要大,而是要“空”,且无异味!存放在冰箱里的食物都要尽快,至少是要尽量食用完。 我清晰的记得以前我清理冰箱冷冻室的时候,发现有一只10个月都没有吃的土鸡!所以,所谓的0度保鲜我是不会放一条鱼的,买了鱼就赶紧吃了,这才够鲜!同时,刺激性气味的食材尽量不要放冰箱,实在要放,一定要先密封好再放入,并且尽快食用。 图中冰箱内的白色收纳篮是我的必备,一个篮里可以摆放30枚鸡蛋,无需使用冰箱自带的存放鸡蛋的盒子。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看完美的收纳整齐的冰箱,但是对我来说使用方便舒适,符合我们家的生活习惯! 水槽上方的橱柜 最低层右边摆放着咖啡、茶叶等, 左边是洗菜的盆,因为正下方就是水槽, 中间层摆放着没有开封的咖啡豆和茶叶, 收纳筐里是常用中药材和即冲麦片。 ![]() 水槽上方的区域是“湿”区。 上方的橱柜是三层,由于自身海拔的原因,最高层我基本够不着,放置着一些最不常用但又还用得着的物品。底层摆放着经常使用的锅和洗菜盆。开柜抬手整个右半边的部分从下往上基本都是茶叶和咖啡。 ![]() 厨房里的小水吧 因为橱柜右下方(水槽的右边) 就是烧水的电陶炉和咖啡机, 这样使用起来无需移动, 而且,是最靠近厨房入口的位置, 无须进到厨房里面, 也不影响正在厨房忙碌着料理的人。 这是我们家的“小水吧”。 ![]() 小水吧下方的零食柜 这里放着孩子们 爱吃的零食, 方便孩子们自行取用, 她们不必进入厨房 就可以各取所需, 不会打扰正在做饭的我们。 ![]() 水槽橱柜——厨房的肠胃 这里是厨房的'肠胃', 印象中最阴暗潮湿的地方, 是检验是否真爱厨房的区域。 这个区域关键是: 干燥、 无异味。 ![]() 水槽下方的橱柜是最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此处干燥、无异味是非常关键的。此处有厨下净水器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有电源,因此干燥、干燥、干燥强调多次都不为过。另外,下水口要用防水胶封严实,防止异味蹿出。我把常用的洗洁精、抹布、橡皮手套等备用的清洁工具都存放在水槽下方的空间。 ![]() 橱柜抽屉 1 燃气灶右边是一个长条形的抽屉, 用来摆放筷子、勺子等餐具, 孩子和大人的餐具分开, 抽屉距离地面的高度刚好能够 让孩子们自己拿取。 ![]() 橱柜抽屉 2 燃气灶左边的抽屉放着 漏斗、擀面杖、烘焙工具等, 这种设计好“隔断”的缺陷一目了然。 左边的刨丝器就因为太长摆不下。 ![]() 这种有固定隔断的抽屉并不是那么人性化,我更觉得这种抽屉中的隔断最好是自己设计或者做成活动的隔断,这样会比较好。规划整理的目的之一是,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总是喊“妈妈(爸爸),帮我拿这个,帮我拿哪个”,如果要让孩子能做自己做得到的事,物品摆放地点和方式很重要,现在每天餐前孩子们都会抢着帮忙拿筷子拿碗,口渴了会自己到厨房接水喝。这样每天就会变得轻松不少,还能扩大“无问题区”呢。 ![]() ![]() 燃气灶下方的碗柜 洗干净的碗碟都放在这里 家里的洗碗机内置了消毒模式 消毒碗柜就只用来放碗了。 ![]() 调味品抽屉柜 燃气灶右下方调味品抽屉柜。 上层放常用的调料, 植物油、酱油、醋、 料酒、盐、糖等。 下层是八角、桂皮、 生粉、干辣椒等不常用调味品。 根据我家的饮食习惯来安排的。 ![]() 调味瓶不放在台面上是因为中式厨房的油烟太重(尤其是对于爱下厨的我)。并非有个油烟机就能让摆放在一旁的调味瓶不沾染油污,尤其是玻璃和光亮材质的调味瓶时间长了表面会有一层油污让调味瓶看上去像磨砂的感觉,手感则是油腻的。所以,要把它们都“收起来”,但不必拘泥于一定要拉篮,根据自己家里厨房的设计,放在自己方便拿取的地方就好。 ![]() 远离水槽区域是“干”区 厨房的“干区”吊柜上摆放着'干'货 底层区域放薏米、蜂蜜、花生等食材。 第二层放着红糖、枸杞、茯苓等 煲汤用的食材。 ![]() “干”区下方的橱柜 摆放着“干”货食材; 地面上的橱柜会是米、杂粮等 煮粥用的原料的栖息地; 存放小米的容器旁是红枣。 每次煮粥的时候都会让自己有一个 “是否加一点红枣” 的选择! ![]() 带盖的垃圾桶 有两个垃圾桶。 20L的是放非厨余垃圾, 9L的是放厨余处理机 无法处理的厨余垃圾, ![]() 我家是一个长条型的厨房,空间相对比较狭窄,所以,尽量保持不在厨房过道内堆放物品很重要。墙壁上就挂着我们全家人的围群,大人的挂在高一点的地方,孩子们的挂在低一点的地方她们能够自己拿到。 垃圾桶使用带盖的垃圾桶防止有异味窜出,也不容易有小虫子,厨余垃圾桶用小号一点的,一旦装满就尽快丢弃到楼下的厨余垃圾专用回收桶中去。 我曾经做过一件看上去很没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数数我在做一顿饭的时间里有多少次转身仍垃圾或者拿东西。结果是我决定把在下厨的时间里减少移动和少转身作为我家的厨房“规划整理”的原则。同时,我还发现转身过多是厨房地面无法保持干燥的重要原因。 ![]() 厨房的“光线”管理 没有窗户的厨房 固定光源只有吸顶灯和油烟机灯 在厨房工作的时候, 光线总是会被自己挡住。 在厨房的吊柜和墙壁的缝隙中 加了一条LED光带 光线再也不会被挡住了。 ![]() 厨房的光线关系到我的整个料理状态,所以,要很用心的考虑,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有一个有着敞亮窗户的厨房呀。 ![]() 在厨房入口出拍摄的 厨房“全景”照片, 常用的抽屉全部打开, 铁锅平时就放灶台上, 油烟机上有定时器。 ![]() (完结) 面对餐后的一片“狼藉”,怎样在15分钟之内收拾完毕呢? 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分区收拾,集中整理。 1、先把餐桌清理干净,把餐桌上的各种盘子、碗、筷子、勺子等餐具全部都放到洗碗机里(或者放在水槽里),然后用抹布把餐桌擦干净,这样先完成了餐桌了清理,接下来的工作就全部都在厨房了。 2、从距离水槽最远的台面开始清洁起,如果有需要清洗的工具或者碗筷,就全部放入洗碗机(或者放入水槽里),不需要清洗的物品归位,最后,用抹布擦干净台面。 3、依次“推”进,同样的原则清理剩余台面,然后是灶台,先把灶台上的厨具放入洗碗机或者水槽,我会把炒锅放入洗碗机,蒸锅或者砂锅等放入水槽待洗。接下来用专门擦洗灶台的抹布进行灶台和上方油烟机的清洁,通常我会用重油清洗剂将灶台上和油烟机上的油污清理掉,灶台上的每一个部件可以分开的全部都取出擦一遍再放回原位。一定不要忘记把油烟机下方的墙面也要擦一遍。 4、集中清洗水槽中的餐具和厨具。 5、将厨房的垃圾袋取出封口,换上新垃圾袋,并将装满垃圾的垃圾袋放入楼道或者楼下的垃圾收集桶中。 ***因为我使用了洗碗机,因此整个过程15分钟足以。 厨房是生活的“道场”,杂志上、整理书籍上、公众号上的厨房图片,真心不用太当真和模仿,照片是一个刹那的定格,况且没有专业的灯光师又怎么能够拍出那样连影子都没有的照片呢?再加上图片编辑软件的“打理”,一下子就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了。 规划整理专家课程中的理论强调生活是动态的,房间也不可能永远都那么清爽,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生活,所以,一定要以自己喜欢和舒适为中心!而不要被“整齐”,不要被“极简”,不要被“扔东西”这些理念“带走”而迷失了自己。 在经过认真的规划、仔细的测量再经过整理后的房间,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再花太多时间去维持,简单说就是“不怕乱',在经过用心规划后的空间,即使是乱了,也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还原。这是我学习完规划整理专家课程后最大的感受了。 希望我的文字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整理家庭空间的灵感。 E - N - D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