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梁晓声散文《慈母与我的书》有感

 思南读书会 2017-12-23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老师。通过《慈母与我的书》一文,让我看见他母亲对待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对待金钱的态度。他母亲是令人敬佩的!

《慈母与我的书》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是作者将多余的“小人书”去火车站摆摊买掉,想赚些零化钱,结果被当地警察给没收。失去心爱的“小人书”,他回家后,痛不欲生,一度绝望。母亲知道后,没有责怪他,而与他一起去火车站旁的警所讨要“小人书”,但遭到没收的“葛列高利”的拒绝后。母亲索性与他坐在警所门前,耐心地守候几个小时,终于让这个“葛列高利”有所触动,发慈心地把“小人书”还给了他。还拦车叫人把母子送回家。母亲这种替孩子要回“小人书”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几乎不沟通不交流。父母除了上下班外,就是睡觉。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小孩的事。孩子在学校里,只要有人或老师反映孩子有问题,不是责骂孩子就是痛打孩子。所以,许多孩子在外面受委屈或受伤,从不向父母说。说了反而得到一顿臭骂或挨揍。记得我小时候的同学因调皮摔伤了,不敢问父母要钱买药,而在别人家里要了伤筋膏药贴上,并等父母不在家时用热水敷,生怕父母知道遭训斥。许多父母往往在对孩子的事不问青红皂白,先一顿骂,哪会把孩子的“小人书”当回事?再说,也没这个胆量去索要“小人书”。

而他母亲对待这件事上却与众不同。他母亲没有责骂,而是与孩子一起去警所索要小人书,不给就不走。在耐心地等待中,母子俩紧紧地拉着手,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终于要回他的小人书。这“小人书”的要回,让他看到母亲的坚强和毅力,使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坚强的种子……

另一则故事,是他为了买第一本小说《青年近卫军》,去母亲街道加工厂要钱买书的事。当他一个人来到闷热、阴暗、粉尘飞舞的环境,见到母亲与其它大妈脚踏缝纫机正在忙碌地劳动。他找到了母亲后,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母亲问他要钱干什么?他说要买小说《青年近卫军》书。旁边有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而他的母亲却说:“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他拿到钱,没有买书,而是买食品给母亲,因此遭到母亲的数落,后来才买上了小说《青年近卫军》。

“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这句话,让我感动万分。母亲为了孩子,在苦在累也心甘,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一些父母由于在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后,回家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没有好话。“把你们养活读书已不错了,还要这要那,太不像话,太不懂事了”。这种话常有在耳旁出现,孩子见到父母往往有惧怕感,使得孩子哪敢向父母要钱呢!

读到这篇散文,让我看见一位慈祥的母亲。正是这位慈母,才使得作者在以后的人生的路上,不断成熟和进步,成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成功无不与母亲有关,我为有这样母亲而点赞叫好!7-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