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一朝惊吓成泄泻,十年求医不寻常

 wyfx100 2017-12-23


泄泻,既是中医的常规疾病范畴,也是中医诊治的优势病种,治疗上可谓经验丰富,治法多样,在辩证准确,立法合适,选药恰当的情况下,常能取得确切的疗效。

案例


吴某,男,54岁,2013年7月23日初诊,患者自述,腹泻十余年,一天四五次。92年寒冬的一个夜晚,因惊吓导致大小便失禁一次,后愈,随后身体每况愈下,便前绵绵腹痛,大便不成形,无粘液泡沫及脓血便,无后重感,遇生冷、油腻、生气则频作,现餐后约一刻钟内即行腹泻,时有腹胀、矢气,纳可,舌苔薄白,舌体稍胖,脉沉弦。


陈老四诊合参后认为,患者属中医脾虚泄泻,肝郁侮脾,治以健脾止泻,培土抑木。合用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四神丸加减。

党  参20克  白  术10克   炒苍术10克  茯  苓10克

炒薏米30克  炒山药15克   莲子肉10克  木  香10克

诃  子10克  干   姜6克   生黄芪30克  白头翁10克

赤石脂10克  防  风10克   补骨脂10克  白  芍30克 

肉豆蔻10克  五味子10克   伏龙肝30克  车前子10克


按:《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又云“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之气为最”。患者突受惊吓而成病,惊则气乱,恐则伤肾,遂致气血失调,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积病日久,久病多虚,脾胃虚弱,其运化、受纳功能失常,肝之疏泄条达不利,则横逆乘脾,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故而清气不升,湿不运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见大便泄泻。泄泻一证,通常认为多与感受风、寒、湿、热有关,而轻视了情绪所致的影响,宋代医家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特提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认为泄泻的发生,不仅可由外邪导致,情志失调也可导致泄泻。可见泄泻的发生与脾、肾、肝关系密切,治疗应着眼于健脾益气,温肾固肠,培土抑木,并以此处方立方。


方选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和胃渗湿;四神丸以温肾暖脾,以治久泻,《医方集解》云:“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久泻则脾肾阳虚,温煦不足,运化失常,故可见完谷不化;配以痛泻要方,功能疏肝补脾,抑木培土,方中防风为理脾引经药,味辛能行调肝气,兼以祛风胜湿。然参苓白术散一方,药性平和,惟燥湿之功稍逊,酌加苍术以燥湿健脾,伏龙肝以温中止泻,用车前子分利小便,取其“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意,引其下行,赤石脂、诃子以涩肠止泻,肉桂、干姜以温中散寒,白头翁清肠胃湿热,应“湿胜则濡泄”之意。

作者:陈西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