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压力爆表下,从容的生活?

 邱扬捷 2017-12-24





如何在压力爆表下,从容的生活 来自女人课堂 14:35

▲主播|清馨         文 | 清馨,蔓风


 

女人课堂与您共同成长,hi大家好,欢迎收听女人课堂,我是您的朋友清馨。


我们的【闺蜜大会】还有三天时间了开始了。


怎么样亲爱的,你激动吗?


今天已经有姐妹从外地到上海来了,下午我们就呆在一起,说实话,我的心中是既激动,有兴奋,既期待,又同时伴随着一点压力,按常理来说,我做活动策划已经多年了,是不应该紧张的。


但这个紧张,应该不是害怕的紧张,而是因为兴奋,因为在乎,才会紧张,会有压力感。


那么不管压力有多大?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所以就今天这个话题,以及当下的心情,给大家来做今天这期节目的分享吧!




如何在压力爆表下,从容生活?


前两年特别流行一句话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后来变成“逃离北上广”。


我想只有生活在北上广的朋友们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其实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一种经历,每次不管是出差还是休假,车驶出上海的那一刻,瞬间就觉得浑身的轻松,天空也变蓝了,空气也变得新鲜了。

 

而每一次,当车子又从外地驶回上海的时候,就在进入上海的那个界限一瞬间,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又开始紧张起来了。


亲爱的们,你们有过这样的心境吗?你们有过遇到特别大的压力吗?平时的工作压力就有这么大,为什么要逃离北上广?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真的是因为房价真的很高,工作太忙,太累吗?还或者,是因为生活的方式很压抑。

 

其实,想离开并不难,一张机票,一张火车票。但是,我们逃不出我们心灵深处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被统称为压力。压力也分工作压力,生活成本的压力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抗压?如何在压力特别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我们从容的生活状态?

 

什么是压力


在心理学中专业叫法是“应激”。是指由于事件和责任超出个人应对能力范围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


我们常说的工作压力就是当工作要求跟个人能力、资源和需求不匹配时,出现的应激状态。而这样的压力其实是中性的。

 

如果工作完全没有压力,整天做像端茶倒水这样完全没有挑战性的工作,人会迷失目标、斗志;


如果工作压力在可承受范围内,并且让你有种“跳一跳说不定就能够得着”的挑战感,认真对待,还是很好的完成任务,那这就是“良性应激”;


如果工作压力大到让你觉得即使使尽全身的力气都不可能完成任务,从而导致不想起床、消极怠工,那这就是“劣性应激”。

 

区分工作与生活压力,是处在哪个阶段,是可承受的“良性应激”还是在随时崩溃的“劣性应激”边缘。在崩溃边缘的人,更容易被情绪挑动,更容易出现“逃离北上广”的举动,如果是持续时间长,身心不免难以负荷。


长时间的应激,便会有一般适应综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的出现。这种症状的开始,就意味着你开始感觉到压力的存在,而它是压力的缩影。

 

这症状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我们的闺蜜小玲,完美的诠释了这三个阶段。


她是一个三十来岁比较好胜的姑娘,从事设计工作,平时是个很正能量的人,还是执行力很强的人。

 

第一个阶段是“报警阶段(Alarm)”,也是压力的起初,只是身体有反应主动接受。小玲在工作上总是加班加点,自己也定了很多的目标,无形中自己添加了很多的压力。


小玲的身体也出现,心律、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身体的潜能被充分激发起来以抵御威胁,这就是“抵御阶段(Resistance)”

 

她的工作一直都很顺利,直到某一天,工作遇到了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她的精神十分紧张,整个人都很焦虑。她的身体向她发出“我不行了”的信号,出现了“衰竭阶段(Exhaustion)”,最后因极度疲惫出现身心崩溃、乃至各种疾病。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压力折磨得不像样了,压力过大导致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她因为抑郁症无法继续工作而不得不辞去工作。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工作。

 



一位职业技能培训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台下的听众:“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的说半斤,有人说是一斤。


讲师停顿了一下,说:“这杯水的有多重不是关键,问题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可以;拿一个小时,手有点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水的重量没有变,但是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


这就像大家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你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都会感觉压力越来越重。我们需要做的,是适时放下,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才能拿的更久。

 

所以,各位应该学会灵活变通,劳逸结合,让自己走得更远,而不是一味想着如何走得更快。


你真的有好好面对过压力吗?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角色增加,只会越来越重。




《中国人的人生曲线》一书提出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模型:


中国人一生的幸福程度,呈U型曲线。童年与老年最幸福,青春期幸福感开始缓慢下降,青年与壮年到达谷底,中年时又稍有回升。不要幻想命运之神会格外眷顾你,想把自己的U型曲线变成“一”型曲线,默默提升自己的抗压力才是王道。


其实道理我们都懂,我们也知道想“逃离北上广”的病,其实是由于我们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下引起的,只是压力总是客观存在的,要如何更好的处理它呢?我们不妨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待:

 

健康心理学(Nelson & Simmons, 2003;Murphy, 1996) 把抗压技能分为三种:


(1)问题关注的应对,即通过采取具体措施来缓解压力给人带来的问题与困难。如,把所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步骤写在白纸黑字写下,理清思绪。


(2)情绪关注的应对,即通过采取有效的情绪管理来舒缓压力给人带来的焦虑体验。如,及时觉察消极情绪,通过冥想、深呼吸,打破恶性循环。


(3)意义关注的应对,即通过深入的哲学思考来梳理压力给人带来的精神困扰。如,压力能给自己带来的意义就是训练自己从痛苦中汲取智慧的能力,学会怀着感恩之心应对压力带来的成长。

 


身处社会,压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如何对压力进行有效管理,而不是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以下建议,供你参考践行。

 

1. 压力是公平的。真正在人世过活的人,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坚信这一点,不易起怨懑之心。


2. 职场压力和生活压力无法互换消解。因此不要把压力释放错了地方。


3. 做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4. 充分想象最坏的结果,如果认为是无法承受的后果,一定源于自身的贪婪,果断踩刹车。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5. 压力无法被替代,注意力却可以被转移。到难以承受之际,刷一小时消消乐,剧烈运动两小时,都可以回血。问题依然还在。但不妨缓口气再来。


6. 有无话不说且旗鼓相当的朋友很重要。说出来可能是最有效的减压之道,并非有人可以安慰你,而是因为站在别人的视角重新看一遍,问题会变得简单很多。


7. 做不到向朋友倾诉,就试着把压力和问题写下来,只给自己看。然后你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8. 永远用最直接的方式面对压力源。拖延和迂回只会让压力变大。


9. 永远不做任何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决定和交易,无论好处有多大。


10. 不要用血拼、喝酒、嗑药、暴食、滥交来缓解压力,否则一觉醒来你会很难受。


11. 把压力想象成一个具体的形象,比如一只怪兽,每处理一步,就在脑海里给丫一拳。


12.就是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


比如,周日我就开始焦虑,大部分与家人之间的摩擦都发生在周日下午。晚上,焦虑到无法愉快的享受晚餐。


于是,我就开始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焦虑?

答:明天上班要早起,还有上周遗留的工作。


我能起来吗?工作做不完有什么问题?

我不愿意早起,但是起得来床。工作中要去完成多个重要的任务,打几个电话,开一个例会。


周日,下午开始焦虑的时候就想一遍,也就不焦虑了。

 

13.最简单可操作的方法就是运动和力量训练。痛是一种学习,压力也是一种学习。


你需要感受痛和压力的历练,然后你会对痛和压力产生免疫;


心理学给了人很多方向或世界观,即使人看了大量面对压力的心理学书,人并不能变得可以面对压力;


而应对压力能力的提升需要像种牛痘一样先让人在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面对数次真正的压力,这种训练会使你的压力应对机制像练肌肉一样变得强壮有力。

 



好了亲爱的们,今天的分享与大家共勉,生活中有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要不怎么会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


但是如果你能承受压力,跌倒了再爬起来,也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可见压力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保持冷静的心情,审视当下,活在当下,去做就是了。


让我们用坚定的意志,恢弘的气度,博大的胸襟去承受大风大浪,承受磨难挫折,承受生活中的一切压力吧!

 



有一种爱叫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