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哲学不是科学?

 Wdjljjfj 2017-12-25

先看一下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架构组成:

哲学的三大类:本体论、方法论和逻辑学(其实数学也可以归到这一类中)、伦理学

科学:经验(感应信息)+数学、逻辑学、方法论

哲学的基础是本体论,无论将世界的本源认为是唯物还是唯心,都是“先验”的确定本源(有人说先验的将世界本源确定是唯心的是错的,那么先验的将世界确定本源为物质就一定是对的吗?),这样的模式本身就存在不可靠。也就是说无论何种哲学体系,其基础都是基于抽象的观念。不仅唯心是一种观念,唯物也是一种观念,所谓唯物世界观。

科学理论构建的基础是经验认知、感应信息,经验认知是感应信息的群体性共同认可。就像现在科学共同体共同认可某个观测、某个实验数据那样,共同认可的感应信息就是经验认知。所以说科学是基于感应信息而建立的,但科学不仅仅是感应信息,更有上面的数学、逻辑学和方法论,这些都缺一不可,方法论对科学理论的方向和前进动力有巨大作用,如还原论推动着物理学发展,数学更是使得人类意识工具化对经验的放大更加可靠。

相反的,宗教或者原始巫术对经验的放大远远不如科学可靠。

所有认知模式,都是对感应信息的“放大”,无论从原始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是如此,只是意识处理逐渐朝着“工具化”发展,即朝着建立数学、逻辑学、方法论等工具化发展,使得意识处理越来越可靠。

而且我认为,逻辑学和数学也是一种特殊的方法论,都是源自经验,源自感应。数学,无论是从发展出高度抽象观念下建立的抽象数学,其逻辑的基础还是和最简单的数学逻辑是一样的,逻辑的基础规则没有变,这个逻辑的基础规则源自经验,源自感应。

通过上面的分析,哲学肯定不是科学,但哲学和科学却有相通之处,就是“意识处理工具化”。因为所有思维和认知,包括宗教、巫术,都是对人类感应信息的再处理,所以意识处理的可靠性才是关键,哲学使用意识工具,意识处理的可靠性可以说相对完美,但仍然无法和科学相比,就是因为哲学体系建立的基础不是“感应信息”,而仅仅是来自抽象。

进一步的,科学也未必是人类终极的认知模式,科学中同样有观念,科学观念,包括科学概念等等。包括数学、文字等这些是人类“可结构化意识”的能力的结果,从人类意识的角度讲,人类还有未开发的“不可结构化意识”的能力,这其实也有国外学者在研究。未来的人类认知,或许还有今天无法想像的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