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摘要与学习体会30-1:缠中说禅理论的绝对性

 Biao 2017-12-27

   

       市场价格是否完全反映所有信息,可以随意假定,无论何种假定,都和实际的交易关系不大。交易中,你唯一需要明确的,就是无论市场价格是否完全反映信息,你都必须以市场的价格交易,而你的交易将构成市场的价格,对于交易来说,除了价格,一无所有。这一切,和市场价格是否反映所有信息毫无关系,因为所有价格都是当下的,如果当下的信息没被市场反映,那他就是没被市场当下反映的信息,至于会不会被另一个时间的价格反映是另外的事情。站在纯交易的角度,价格只有当下,当下只有价格,除了价格与依据时间延伸出来的走势,市场的任何其他东西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市场永远是对的!)

价格也和人是否理智无关,无论你是否理智,都以价格交易,而交易也被价格,这是无论任何理论都必须接受的事实:交易,只反映为价格,以某种价格某个时间的交易,这就是交易的全部。至于交易后面的任何因数,如果假定其中一种或几种决定了交易的价格,无论这种因数是基本面、心理面、技术面、政治面还是什么,都是典型的上帝式思维,都是无聊勾当。

(所有上帝式思维下运用技术无所谓理性,分类思维下运用技术才有理性,在其位,谋其政。)

交易,当然是有规律的,而且这规律是万古不变的,归纳上述就是:交易以时间的不可逆为前提完全等价地反映在价格轨迹上。以前所有市场理论的误区都在于去探讨决定价格的交易后面的因数,交易是人类的行为,没什么可探讨的,人类就像疯子一样,其行为即使可探讨,在交易层面也变得没什么可探讨的。

(这一点认识的差异决定了缠论与以往任何理论的本质区别。技术不是拿来预测未来的,而是用来分类的。之前的走势并不决定当下的交易,而当下的交易决定了当下的走势。)

所有企图解释交易动机、行为的理论都是没有交易价值的,不管人类的交易有什么理由,只要交易就产生价格,就有价格的轨迹,这就足够了。站在纯交易的角度,唯一值得数学化探讨的就是这轨迹,其他的研究都是误区,对交易毫无意义。

(注意这里说的是“数学化探讨”,其他东西不值得数学化探讨,但不意味着在交易中没用。)

那么,价格是随机的吗?这又是一个上帝式的臆测。决定论和随机论,其背后的基础都是一个永恒因数论,一个永恒模式论,也就是,价格行为被某种神秘的理论所永恒模式化。无论这种模式是决定还是随机,这种假设的荒谬性是一样。交易,只来自现实,因此,价格是被现实的交易所决定的,相应,上面的规律就可以扩充为:交易是现实的行为,交易以时间的不可逆为前提完全等价地反映在价格轨迹上。

(价格既不是被某种永恒模式决定,也不是随机变化,而是由当下的合力决定,而当下的合力由当下的复杂因素决定,这些复杂因素有的是可知的,有的是不可知的。)

交易的现实性是交易唯一可以依赖的基础,那么交易的现实性反映了什么,有什么可能的现实推论?首先,人的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就算是脑神经的传输,也是需要时间的;其次,社会结构的现实多层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任何的群体性交易都不具有同时性,也就是说,即使是相同原因造成的相同买卖,都不可能同时出现,必然有先后,也就是说,交易具有延异性,不会完全地趋同,这是交易能形成可分析走势的现实基础。

(这也是背驰产生的根源所在。多空力量的逆转不是突然发生的,这就造成虽然方向还是延续,但是驱动力量却在逐渐逆转。)

而更重要的是,本ID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操作,都是永远建立在当下之上的。例如,一个日线级别被判断进入背弛段,由于某种当下的绝对突发事件,例如突然有人无意按错键又给日本捎去一千几百颗原子弹,使得小级别产生突发性结构破裂最终影响到大级别的结构,这时候,整个的判断,就建立在一个新的走势基础上了。

(标准趋势背驰必然回到最后一个中枢范围内,这个“必然”似乎也误导了不少人。假设一个标准趋势背驰的那个点,忽然来一个大利空,大家都撒腿跑了,那那个标准背驰也无法回到中枢区间。或者哪个主力哪天忽然缺钱,再不筹钱身家性命难保,那背驰也就没啥鸟用了。)

一般人,总习惯于一种目的性思维,往往忽视了走势是当下构成中的,而本ID的理论判断,同样是建筑在当下构成的判断中,这是本ID理论又一个关键的特征。

(所谓目的性思维,应该指的是很多人总是在想政府想干嘛、主力想干嘛,这些目的性的想法有时蒙对,但大多数时候只是YY。你猜对了,只会助长你瞎猜的毛病而已。无论是否有主力,无论主力想干嘛,关键是当下的走势如何,依托某一个指标,现在是牛还是熊?当下性是缠论的关键特征!其理论基础就是论语的:和为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