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正文

 昵称39636210 2017-12-30
中国天主教艺术圣像

画家陈路加与北平辅仁大学艺术系
1925年,有一天我在北平参观了陈缘督先生的个人画展。我注意到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在国画方面的着色非常精巧,构图非常坚定,尢可欣赏的:是他的画充分表现了精神与诗意的天才。可说他用的线条成了音韵,他用的色彩成了乐章。

我邀请他来到宗座代表公署,向他谈及圣母,给他诵读圣经,把意大利的几幅初期画图或一些宗教艺术品供他参考。几天以后,他画了一幅圣母朝拜圣婴的绢画,拿给我看。这幅美丽的中国像刊载在各传教杂志上,竟成了中国天主教新画的起程碑。1932年,圣神降临节,陈先生受洗入教,取名路加。

陈路加受聘任北平辅仁大学艺术系教授,他开创了中国天主教“艺术之家”,使中国古风画大放光明;中国艺术宗教题材托出优美的神圣风格,而宗教题材使中国艺术家进入了一个新领域:高尚、光明、有力,并且能使他们完成中国的“艺术复兴”。

西方的艺术,往往使宗教题材显得野蛮而离题,而中国的艺术却能以崭新的姿态,把宗教的思想表现得鲜明而纯洁;对大自然的渺茫而富诗意的情绪,公教化以后,变成了高尚而明朗的宗教诗歌。

1937 年,陈路加先生在北平辅仁大学举办天主教美术展览会,于开幕时曾这样说:“中国绘画的价值,并不在于它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它能表现艺术家的思想。中国艺术是象征的和主观的,这与造型或写实派完全不同。所以中国画是会心的,但是画家能用他的笔,表现出他的风味与技巧,因此画家与画匠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不过一般画家对宗教题材不太感兴趣,因为中国画家多半都眷恋中国历史与小说的题材。但是过去佛教与道教都曾有过杰出的画家和画派,因此我们天主教画家,实可以借鉴这些老前辈”。

辅仁大学的艺术系,很快的便成了新思潮与新活动的中心。上海与北平曾数次举办过基督宗教美术展览会,并且非常的成功。辅仁大学艺术系的作品,曾在各传教杂志上发表过,耶稣教的弟兄们的作品也在他们的刊物上登载过。

除陈路加先生外,我们还可提出两位大画家,就是前清亲王溥雪齐及张善Zi(孑子),在陈路加先生的学生里面,我们得提及王肃达、李鸣远、陆鸿年、徐济华;我们对徐先生抱着很大的希望,但不幸于1937年他竟在年华之龄夭折。

另外也得一提的是E. Van Genechten, de Scheut神父;像郎世宁一样,他深切明了中国绘画的精神,用明洁调协而美丽的手法,绘了一套宗教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