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气法

 lqw11 2018-01-02

行气玉佩铭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京黑先生行气法

正偃卧,握固(如婴儿之卷手),两足间相距四五寸,两臂相距亦四五寸,去枕。

微息,四九三百六十息。如委衣,骨节皆解。初为势三十息,后自转易。觉气如云行体中,经营周身,濡润形体,浇灌皮肤,五脏六腑皆悉充满。

旧疾皆散,为之不止,则康壮矣。

 

胎息经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行气法,运行的非呼吸之气,却赖呼吸运行。

其运行之物有二:

一为血。常人看来,心脏射血经动脉输布周身。然而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周身毛细血管均供血不足。事实上输布血液的还有一脏,通过胸腔内压的变化,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后者即可改善毛细血管微循环,又可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

二为,笔者感觉确切讲是一种热感。上腹部中脘附近会产生热感,通过呼吸运动和意念,使热感运行至脐,再至小腹“丹田,待阴茎勃起,提会阴使热感经会阴延脊柱前向上至脑。

 

呼吸方法非常简单:松静状态,深、长、匀、细、慢、微呼吸即可。

几分钟后即可感受到血液在四肢末梢随呼吸涌动,而后头脑清净、耳聪目明,全神舒适。

 

笔者感悟:

延年九转功在中脘部产热更快,所以行气法配合延年九转功,热感更强。

不建议追求热感,最好顺其自然。

必须处于松静状态,饱腹时不要练。

胎息不是闭气,只是外观呼吸幅度微弱而已。

附《行气玉佩铭》百度结果

《行气玉佩铭》所载方法(行气),开始意念集中于中焦——中脘部。中焦是气血生发之所,通过细而深长的呼吸运动,可以激发中焦的功能,如是气血的生发必然旺盛,中焦产生了热感,说明真气已温煦充沛于中焦,这就为练气功奠定了气血的基础。尔后,呼吸运动逐渐加深,热感也逐步下降,延伸到下焦。下焦是真气发生之所,不仅供给、调剂真气的运行,而且对真气有翕摄作用(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此段时间,意念集中于丹田、气海处。该处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难经)。神定于此则精不摇而固,精固则化生真气使之日充,于是小腹部热感逐渐形成热气团,气团日益增大,内压亦日趋增长(下则定.定则固.固同萌.萌则长)。气团增长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沿任脉下行,冲开阴蹻库——会阴穴,而后退行督脉,撞开三关,上达于脑(长则退.退则天)。如是则精化气,气化神,神位于上元脑海,主宰一身之生生化化。而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则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存于下焦而为生身之本,这一规律顺之可以长生,逆之则中寿而死(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