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闽仲书院丨孔子的弟子竟然还在淄博办过学校! 【淄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微,你值得关注】 院峪闵仲书院 孔子3000弟子,72贤人,其中闵子骞和子路可谓大名鼎鼎。你可能不会想到,孔子这两个得意门生还在咱淄博市沂源县合办了一个学校,就在今天的东里镇院峪村,而且遗迹尚在。 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闵子骞因不满国君季桓子的所作所为,为潜心修学,公元前495年,他毅然辞去费邑宰,隐居鲁国的浮来山西寺。后又有孔子的另一得意门生仲由 (字子路、季路)来此地,合力创办了闵仲书院,两人在此读书、育人,探讨学问,遗存古迹有:圣人洞、晾书台、试剑石、洗砚池、圣人岭等。并在此地两人主笔撰成《齐论语》、《鲁论语》。后人为纪念闵子骞,多方集资修建闵子祠。明正德八年(1513年),沂水知县汪渊视其破败,出资修复遗址,称闵子书院。至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沂水知县李汝楫因来此瞻仰,发现有子路晾书台,就上表呈请将闵子和子路共同纪念, 于是才将两位古代大贤士一并祀之,为“二贤祠”。此后闵子书院也改称“闵仲书院”。 地址: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镇院峪村。 自明代修建闵仲祠以后,更是名闻遐迩。历来文人墨客多到此凭吊先贤,游山玩水。留下了许多诗篇,现在来摘录几首。 题沂阳八景——闵仲书院 杨光溥 人去多年壁亦颓,空闻德行并颜回。 侵阶有草遗书带,映雪无人拨简灰。 古篆还余幽鸟迹,闲云犹锁故山隈。 当年想避权臣召,特地应从汶上来。 注:杨光溥,字文卿,号沂川,明朝沂水县前杨家庄(今属莒县)人,累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任满回籍,赠太中大夫,二品衔。杨光溥不但为官清廉,而且博学多才,著有《剪灯缫谈》、《沂川文集》、《梅花集咏》、《杜诗集吟》、《月屋樵吟》、《素封亭稿》等诗文集。 谒闵公书院 江渊 德行巍巍首四科,独怜遗址草盈阿。 人游胜地山因姓,书晒高基日尚和。 幽涧派分洙泗秀,群峰势耸泰山峨。 千年仰止重兴复,庙貌从今迥不磨。 注:江渊,即汪渊,明朝上饶进士,正德年间进士,曾任沂水知县,后擢监察御史。 秋祭闵仲书院 黄胪登 捧檄沂水中,悠然见古哲。 山高松青青,盘石傲冰雪。 人道克孝难,菽水未足列。 孝哉闵夫子,弟全母亦悦。 訚訚与行行,意气若悬绝。 胡为鸡冠者,洽比共茅舍。 负米与御车,立爱固同辙。 沂地少见松,兹何独茂杰。 汶水清且涟,仕季尝不屑。 幽光化松石,万年挺操节。 崇德奉豆登,葭苍霜欲结。 注:黄胪登,清代龙溪人。举人,康熙十一年任沂水知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