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史公没错:《左传》开篇五十八字,却暗藏鲁国宫闱一场人间悲剧

 思明居士 2018-01-04

著名的《左氏春秋传》,开篇就有一段不引人注意的话:“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去掉现代人所加标点符号,这段话共计五十八字,主要是介绍鲁惠公三位妻妾及各自所生的儿子。这五十八字,平平淡淡、中规中矩,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异常。可谁能想到,就在这些平淡无奇的五十八字背后,却暗藏着鲁国宫闱内一场让人无比绝望的人间悲剧呢?


公元前723年,鲁惠公去世。鲁惠公原配夫人是宋国之女孟子,没有生育。孟子陪嫁过来的声子作为次妃或者叫继室,生下了鲁隐公姬息姑。由于声子是陪嫁,她生下的庶子鲁隐公在继承国君之位后,颇受鲁国公室轻视。

太史公没错:《左传》开篇五十八字,却暗藏鲁国宫闱一场人间悲剧

鲁惠公

按《左传》之说,宋武公女儿仲子出生时手中就有文字:“鲁夫人”。所以宋国人遵从天命,把仲子嫁给鲁惠公作为续娶夫人。

然而,这是真的吗?

这种出生时手中有文字的传说,在周时屡见不鲜。晋国始封国君唐叔,出生手掌上就有“虞”字,所以取名叫虞;后来鲁国三公族之一的季友,也是因为出生时手中就有“友”字,才被命名为季友。但是,人手中能出现“鲁夫人”以及“虞”字这么复杂的掌纹,可就真稀罕了。然而,杜预却为之辩护,认为“鲁夫人”、“虞”的石经古文写法与掌纹类似,还是有可能出现。

但是,出生手中有文字的传说,在周时出现了三次,其中两次还恰好发生在鲁国,前后相隔不过三十年——如此巧合,实在难以让人信服。所以,杨伯峻先生认为这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传说,未必是事实。

太史公没错:《左传》开篇五十八字,却暗藏鲁国宫闱一场人间悲剧

宋武公

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仲子出生于宋武公十八年,即公元前748年。仲子出生后,宋武公即在当年去世,仲子的哥哥宋宣公即位。古代女子十五岁则可举行筓(jī)礼,即表示女子已成年,可以正式出嫁了。仲子十五岁时,正是鲁惠公执政第三十六年。从辈分上来说,鲁惠公与宋武公几乎是同时执政,极有可能是同辈人;从年龄上说,鲁惠公差不多要比仲子大上三十多岁,此时年纪在五十岁以上。

宋国的领土,并不比鲁国小;宋国的爵位,甚至还高过鲁国。虽然当时诸侯之间政治婚姻居多,宋国在周时也是姬家人重点看管的对象,但在东周初年王室中道没落、天下诸侯离心离德的大环境下,宋国完全用不着以婚姻作筹码来来讨好鲁国。以“亲亲尚恩”著称的宋宣公,怎么会把正处花季的妹妹许配给这么一位“怪叔叔”呢?


《左传·隐公元年》在改葬鲁惠公时说,“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大子少,葬故有阙”。如果仲子在二十岁之前(公元前728年)就嫁入了鲁国,她所生的鲁桓公在鲁惠公死时正常是在五、六岁上下。五岁以上的小孩,在大人的扶持下,主持丧葬之礼是绝对可行的。正因为鲁桓公年龄太小,无法主持丧葬之礼,鲁惠公才不得不重新下葬。所以,仲子不可能在公元前728年前嫁入鲁国。

但是,仲子嫁入鲁国正常也不该晚于二十二岁。首先,仲子结婚年龄再大些,在古代中国就属于不正常的晚婚了。其次,如果仲子二十三岁后才嫁入鲁国,鲁桓公在鲁隐公末年时最大才十三岁。鲁桓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与公子翚商讨决策刺杀鲁隐公的大事吗?

太史公没错:《左传》开篇五十八字,却暗藏鲁国宫闱一场人间悲剧

仲子之子鲁桓公

因此综合判断,仲子嫁入鲁国时大约是二十到二十二岁之间。也就是说,仲子嫁入鲁国的时间最可能是在公元前728年~前726年之间。

当然,也可能确实存在异常。也许仲子就是晚婚晚育的典型,二十四岁(公元前724年)才出嫁,第二年就生下了儿子鲁桓公,可惜丈夫鲁惠公却在这年去世了——这与《左传》记载最相符。

然而,就在仲子嫁入鲁国后,最大的疑点出现了:鲁惠公去世后两年,即公元前721年,仲子抑郁而终,年仅二十七岁;仲子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20年,鲁隐公母亲声子也随之去世。

从公元前723年到公元前720年,短短四年内鲁隐公家中三人先后去世,而且仲子还是在二十七岁盛年,这极不寻常。


鲁惠公先娶宋女为妻,续娶夫人仲子又是宋女,宋女还为鲁国生下了两位国君,照理来说鲁、宋两国的关系应该非常密切才对。

但在公元前723年,宋国和鲁国却突然爆发一场战争,双方交战地点位于宋国的黄邑(今河南民权东十五里)。黄邑之战,最终是鲁国获胜;可这场大胜,却未能给鲁国带来什么好处——鲁惠公反倒在这年去世。

春秋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原本也是平常事,没什么可奇怪的。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鲁隐公执政后,鲁国却主动向宋国求和,并与宋国在宿国(山东东平县东南)结盟而还。打了胜战还主动求和——以此而言,黄地之战确实是鲁国人理亏,所以鲁隐公才会摆出主动姿态。

太史公没错:《左传》开篇五十八字,却暗藏鲁国宫闱一场人间悲剧

声子之子鲁隐公

这更加令人生疑,黄邑之战的起因究竟是什么?


能解开以上种种异常的钥匙,也许就藏在《史记》之中。

《史记·鲁周公世家》:“初,惠公適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於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史记》中说声子的儿子“息”,就是《左传》所说的姬息姑,也就是鲁隐公。

仲子竟然原本是鲁隐公老婆?!

太史公没错:《左传》开篇五十八字,却暗藏鲁国宫闱一场人间悲剧

谯周

《左传》和《史记》,一说仲子嫁于鲁是天命所归,一说仲子是原本嫁给鲁隐公,却被鲁惠公“爬灰”。两种说法哪种更可信?通常来说,人们都认为《左传》成书年代更接近于春秋时期,而且《左传》介绍鲁隐公的家事也更为详尽,所以可信度更高。唐代司马贞就说:“今此云惠公夺息妇而自妻。又经传不言惠公无道,《左传》文见分明,不知太史公何据而为此说。谯周亦深不信然。”(《史记·索隐》)谯周是三国时蜀国著名的儒学大家和史学家,他的弟子就有赫赫有名的《三国志》作者陈寿。谯周曾经搜集旧典,替《史记》中秦、周以前的历史进行全面纠错,写出了一本《古史考》。唐朝人有感于《古史考》的权威性,曾经把《古史考》作为《史记》的附录并行于世。遗憾的是,《古史考》全书在宋、元改朝换代之际亡佚,让后人无法窥其全貌。

既然谯周都对鲁惠公“爬灰”之说深表怀疑,《史记》此说的可信度自然大大降低。


然而,鉴于《左传》记载鲁隐公家发生的异常实在太多,似乎《史记》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这一次,太史公可能真没错。

仲子在花样年华嫁入鲁国,原本是嫁给鲁隐公这样的帅哥型男,却没想到被“怪叔叔”鲁桓公横刀夺爱。这种年龄差距极大的婚姻,对仲子自然是难言幸福。仲子生下儿子后不久,鲁惠公就去世了,这年仲子才二十五岁;两年后,即公元前721年,仲子也抑郁而终,年仅二十七岁。仲子年纪轻轻就不幸过世,非正常婚姻所造成的致命打击就是关键因素。

太史公没错:《左传》开篇五十八字,却暗藏鲁国宫闱一场人间悲剧

更为异常的是,仲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720年,鲁隐公母亲声子也去世了。从公元前723年到公元前720年,短短四年内鲁隐公三位“长辈”接连去世,恐怕就是鲁惠公“爬灰”丑闻给家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所致。

黄地之战的起因,也许就是在得知仲子在鲁国的悲惨遭遇后,以“孝悌”闻名的宋穆公高度愤慨,出兵替妹妹仲子讨回公道。宋穆公派兵攻打鲁国,让鲁惠公“爬灰”丑闻曝光于天下。所以,鲁国虽然反击得胜,但鲁惠公却因此羞愧而亡。父亲过世后,鲁隐公为尽快将这件丑闻消弭于无形,才会急匆匆地与宋国和好。不但如此,鲁国还把仲子所生儿子内定为未来国君,以换取宋国的谅解。所以,鲁隐公在执政十余年后,才会执意要把鲁君之位传给鲁桓公。


不管鲁国是如何取得了宋国的谅解,对嫁入鲁国的仲子而言,这都是一场无比绝望的人间悲剧。被公公强占为妻,还为他生下了儿子——即便是哥哥敢于为她出头,又于事何补?二十七岁的人生,从此终日笼罩在厚厚阴霾之下,完全看不到未来;如此绝望透顶的生活,最终压迫着仲子孤独无助地踏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